【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周易》和《洪范》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從河圖洛書的數理可以明白河洛是一體,先后天八卦也是一體。
一、河圖十字布兩儀,洛書圓形布兩儀
1、河圖(以十字看)河圖以十字來看(除掉中五十),中間橫向一行數字為9438(古代書寫順序從右到左),這是陽儀,數字順序陽始陰終。從河圖十字豎向來看,中間一豎數字為2761。這是陰儀,數字順序陰始陽終。九四相合為太陽,三八相合為少陰,二七相合為少陽,六一相合是太陰。這是四象。
2、洛書(以圓形看)按河圖十字一行的數字9438布置在洛書的左側(按逆時針),這是洛書的陽儀,表示左邊陽逆。按河圖十字一豎的數字2761布置在洛書的右側(按順時針),這是洛書的陰儀,表示右邊陰順.
二、先天八卦的布置規律同洛書一樣1、先天八卦按兩儀、四象生成的卦數和先天八卦卦序數是不一樣的以前文章說的乾始坤終,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只是卦的對應順序,占卦有用。真正先天卦生成的數叫:乾為父得九,震長男得八,坎中男得七,艮少男得六,坤為母得一,巽長女得二,離中女得三,兌少女得四,
2、先天八卦按陰陽儀橫列排法上圖橫列八卦從右到左,前四個是陽儀:乾兌離震(九四三八),后四個是陰儀:巽坎艮坤(二七六一)。3、先天八卦按圓形布置,陰陽儀位置、數字和洛書布置一樣跟洛書一樣,把9438逆時針布置在左邊陽儀,把2761順時針布置在右邊陰儀,就成了現在的先天八卦圖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這兩幅圖中蘊含著的奧秘,吸引了無數后人為之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雖然各有說辭,但是依然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結果。那么“河圖”“洛書”是怎么一回事,其中又包含了怎樣的奧妙呢?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這就是后來《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島島,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
《周易·系辭》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
現在很多人認為“河圖”、“洛書”是《易》經的起源。西漢孔安國說:“‘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于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西漢古文經學家劉歆亦云:“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九疇是也。‘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里”。
然而事實上,“龍馬”、“神龜”從黃河、洛水中馱出來的“神物”只是傳說而已,“河圖”、“洛書”在歷史上有詳細的記載,它們其實是周成王七年三月乙卯日周公決定營建洛邑的地圖及占卜卜辭。
洛邑地處“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左傳》記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周武王這時候就已有定都洛邑的想法,后周成王繼位,也將營建洛邑作為一件大事,與周公、召公進行策劃實施。
《尚書·周書·洛誥》中是這樣記載的:“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東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師。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e水西,惟洛食;我又卜?e水東,亦惟洛食。’?壤矗?醞技跋撞貳!?/p>
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河圖”是周成王營建洛邑之時,由周公旦實地察看后繪制的洛邑城址及其周圍的河水、洛水、伊水、黎水、澗水位置圖,故命之曰“河圖”。它是洛陽市最早的市區地理圖;而周公旦為選定城址卜筮的卜辭,也就是后世所謂的“洛書”。此后不久,就將這“圖”、“書”刻之于美玉之上,稱之“河圖”,是為周室之寶,康王即位時曾被作為國寶陳列。
那為什么《周易·系辭》中有“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這句話呢?在今本《周易·系辭》這樣記載,“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這其實是鼓吹神道占卜之辭,按照行文用語所觀,其中的“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與前面文字不是一人所寫,明顯是后人在前文的基礎上增添之句。
到了宋朝,世人圍繞“河圖洛書真偽、八卦是否據河洛而畫”等問題展開了一場論爭。
《周易·系辭》提出“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之說,先秦兩漢至唐代文獻基本持此觀點。然河洛圖式早已失傳,至少唐末已不可見。宋初陳摶以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太極圖傳世,于是引起肯定派與疑古派的論爭。
這兩派均堅信“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而畫卦”。所不同的是,疑古派則視“河圖洛書”為怪妄,并大肆攻擊。其先驅為北宋歐陽修,其《易童子問》否定伏羲授河圖畫八卦,認為“河圖”不在《易》之前。清朝黃宗羲《易學象數論》、黃宗炎《圖書辨惑》亦認為“河圖洛書”之說,實由道家而來,與《易》經無關。
與此同時,肯定派則極力崇尚河圖洛書,不僅反駁疑古派言論,而且在河圖洛書研究、破釋方面取得不少成果。王安石、蘇軾等人均不贊成歐陽修的觀點。到了清代,解析河圖洛書的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書》、江永《河洛精蘊》均為上乘之作。
民國至解放后,兩派斗爭依然持續不斷。近代疑古派則以顧頡剛為代表,在其《三皇考河圖洛書的倒墜》中徹底否定河圖洛書。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陽縣雙古堆發掘的西漢汝陰侯墓出土文物中,發現“太乙九宮占盤”,其圖式與洛書完全相符,說明宋人圖書,絕非臆造。
到現在一般認為“洛書”至遲于西漢初年已經存在,然對“河圖”的來源及“河圖洛書”與《周易》誰先誰后等問題仍有爭議。
“河圖”、 “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這個圣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后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別寫了卦辭。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
年11月11日,河圖洛書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圖”、“洛書”最初的形狀是什么樣子?隨著世紀的流轉,今天人們已經難以尋覓其真相了,但從一些史籍殘留記載看,它的慧根是很古遠的。在人類初始時期,圣人依據自然物象的一些特征,模仿刻在龜背和獸骨上,以作為經驗對人們的生存起到一種警示作用。因為它是經驗所積聚,所以往往比較靈驗,一定程度上能使人們逢兇化吉,后來逐漸被人們視為神靈祥瑞之物。我們從已出土的商代大量的甲骨文多刻在龜背和獸骨之上,內容又多為占卜之辭可以得到印證。中國遠祖先民對龜和龍都很崇拜,在流傳下來的遠古神話和先秦典籍中,多見記載。如《莊子·逍遙游》就寫到:“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這里的“冥靈”多數學者都認為是指神龜。在《莊子》一書中不止一次提到神龜,而且也多和長壽、吉祥有關。神龜和龍馬以及蛇、鹿、熊、羆、貔、貅、貙、虎,還有一些飛鳥,如燕子等,可能都是早期不同部落先民的圖騰崇拜,是不同部落民族的徽標。司馬遷在其著作《史記·五帝本紀》中有一段記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猿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這是中國歷史上炎帝和黃帝在阪泉開展爭奪中原的一場大戰,戰爭打得很激烈也很殘酷,《新書·益壤》稱當時的戰場是“流血漂杵”,雖有夸大之處,但可以說明當時這場戰爭進行的確實很激烈。在這場戰爭中,黃帝居然能驅使熊、羆等猛獸參加戰斗,為這次戰爭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這些猛獸實際就是當時一些部落的圖騰崇拜,不同的部落以各自鮮明的族標跟隨著黃帝參加戰斗。阪泉之戰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它導致了炎、黃兩大部族的融合,華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成分。而黃帝族則是以龍為族標的部落。所以,后來龍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阪泉之戰”的神話實際是對當時炎、黃兩個部落大戰歷史事件的記錄和解釋。
二、“河圖洛書”圖式反映出中國人對數字的崇拜和時空觀念
數字是人類最初從動物界分離出來而成為人的重要標志之一。數字的出現使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聰明,并為進一步開發智慧奠定了基礎。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家菲洛勞斯曾說過一段著名的話:“龐大、萬能和完美無缺是數字的力量所在,它是人類生活的開始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的參與者。沒有數字,一切都是混亂和黑暗的。”因此,遠古時期的人類一開始就非常崇拜數字,這是世界上各個民族在文化啟蒙之初的共同特征。中國古代先民對數字的崇拜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表現了遠古時期的先民所具有的天文、地理、人倫、哲學、藝術、原始宗教、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我們從宋人對上古圖書“河圖洛書”的圖式理解,便不難理解這一點。
中國古代先民的數字崇拜,主要表現在對一至十這十個基本數字的崇拜,以及對十以后的由基本數字生發出來的一些數字的崇拜。十以后的某些數字如由二、二、三相乘產生的十二,由二、三、四相乘產生的二十四,四七產生的二十八,六六產生的三十六,七七產生的四十九,八八產生的六十四,九九產生的八十一,由十產生的百、千、萬等。在古代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中,一至十這十個基本數字都不單是數學意義的數字,它們還具有美學意義、祥瑞意義、世界觀及宇宙觀意義等,每個基本數字都是完美數、吉利數、理想數、大智慧數,細說起來都含義無窮。
三、 “河圖”、“洛書”與八卦之起源
千百年來,人們總是把“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以及《周易》聯系在一起,朱熹更是把河圖洛書置于易學著作卷首,大加推崇。中國古代的學者大多認為是伏羲受河圖啟發而創立八卦,《周易》又源于伏羲的八卦。那么八卦又是怎么回事呢?
從今天看,八卦不過是一些長線和短線組成的占卜符號,那么,是誰最早發明了這些符號?史書多稱伏羲發明了八卦。關于伏羲制作八卦,《易經·系辭下》有較為詳細地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在那個天地洪荒的時期,伏羲常常站在黃河邊的坡地上,凝神觀看黃河和洛水交匯處形成的激流漩渦,河出圖,洛出書,天上的彩霞,地上的黃土,都能引發他的思考,天為什么是藍的,地又為什么是黃的,天、地和人、花草、蟲魚又是什么關系?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用12條長線和24條短線進行排列組合,構成8種圖形,這些用長短不同的線條構成的圖案,就是八卦。伏羲氏又結繩制作網羅,用于和狩獵。這大概是從《離》善于附著像中得到了啟示。漢代學者劉歆在《漢書·五行志》中亦稱:“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圖之,八卦是也。” 漢代學者多宗從劉歆之說,認為伏羲創立八卦是受了河圖洛書的啟發。如孔穎達著《周易正義》稱“伏羲得《河圖》,復須仰觀俯察,以相參正,然后畫卦。” [4]宋代大儒朱熹不僅認為河圖洛書是河洛龜龍所獻,圣人所畫,是《周易》之源頭,而且把河圖洛書的圖式置于卷首。元代學者王申子在《大易緝說》也說:“伏羲之易本于河圖,河圖中宮天五地十,太極也。”至少自漢代以下多數學者都認可河圖是早在伏羲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圣人依此創立八卦。于是,人們便把河圖洛書與八卦、八卦與《周易》緊密連系在一起。為什么呢?這主要是因為八卦源于河圖洛書。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河圖洛書所表達的是一種數學思想。只要細加分析便知,數字性和對稱性是“圖書”最直接、最基本的特點,“和”或“差”的數理關系則是它的基本內涵。完全可以用數學方法證明或推導出河圖、洛書,并證明河圖與洛書同出一源。還可以發現,河圖、洛書與算盤”和“萬字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系。
河圖、洛書是以黑點或白點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構成若干不同組合,并整體上排列成矩陣的兩幅圖式
八卦圖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國古代儒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周易》中用的八種基本圖形,亦稱八卦,用“-”和“--”符號組成。名稱是: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太極和八卦組合成了太極八卦圖,它又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鎮懾邪惡。
科學太極八卦圖與技能互相轉化原理
科學太極八卦圖,描繪了《易經》陰陽理論中陰陽交感生萬物的道理;質能互相轉化原理闡述了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的原理。二者經過比照輝映確是驚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證明了同是真理必然產生殊途同歸的結果。在這里,將《易經》中的陰陽兩儀與質能轉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較,可以這樣認為:陰儀即是基本低能位,陽儀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稱為一個階能位。單一陰儀和陽儀的結合形式是少陽與少陰,也就是單個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構成基本能量系統,平衡后創生了基本物質粒子--質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導致質量子有兩種形式,就是極性不同的正反質量子,如若視少陽為正質量子,少陰就是反質量子,它們是最簡單的第一層次物質,稱謂一重物質。假若宇宙間只有一階能位和一重物質,那么宇宙的具體模式將是少陰和少陽構成的兩儀整體結構,上下為少陽,右左為少陰。
陰儀和陽儀的二重結合有四種形式,即《易經》中的四象。老陰和老陽不是物質是二階能位,少陰和少陽是一重物質。四象整體是二階能位一重物質的混合系統,平衡后創生了第二層次物質系統,稱謂二重物質系統。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質所構成,宇宙的具體模式圖象將是四象的整體結構圖示。
陰儀和陽儀的三重結合有八種形式,即《易經》中的八卦,八卦的整體圖示如前所描繪的科學八卦圖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別是三階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階能位一重物質的離子態物質,兌、離、巽是三種形式的三階一重陽離子,震、坎、艮是三階一重陰離子,其中兌與巽都是陽離子,震與艮都是陰離子,但它們的爻位不同互為同性反向的離子。八個卦對稱比較,乾和坤不是物質是兩種異性無形的三階能位,兌與艮,震與巽,離與坎都是異性反向的等離子。八卦的整體是十二塊陰和十二塊陽的三重結合,構成了三階能量系統,平衡后創生了第三層次物質系統,稱謂三重物質系統,如若構成宇宙,其具體模式將如科學八卦圖所示。當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與質能互相轉化原理一一對應,并且高層次物質系統是低層次物質系統經過高層次能位作用達到平衡而創生。例如太陽系就是太陽本身與行星系統之間的能位差構成了太陽系級的能量系統,它們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達到平衡創生了太陽系物質系統。
從兩儀、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陰儀、陽儀、老陰、老陽、乾、坤都是不同階次的高低能位,分別可以構成由低階到高階的能量系統;少陰、少陽、整體兩儀、整體四象、整體八卦是由簡至繁的物質系統;兌、離、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質相混合的陰陽離子態所構成。科學太極八卦圖,圖示了質能互相轉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奧的大自然發展莼?淖芊ㄔ蠔妥芄媛桑?親勻皇瀾繽蚴巒蛭锏淖芡計住?br> 前邊引言中提到,現代科學宏觀理論和微觀理論還未完全整合和統一,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都在探討大統一論、大統一力,大統一模型,以此求得適合兩者的統一答案,但時至今日還沒有最終的理想結果。筆者認為易經陰陽理論與質能轉化原理的融合體現了上述問題的統一性。
質能互相轉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物質失衡轉化為能量,這是《易經》中無極生太極、太極還無極的過程。特別是各階能量系統的平衡,創生了質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質系統,這一過程密切符合了太極生萬物的道理。這種創生物質的陰陽論和能量平衡論,是創生微觀至宏觀所有物質的大統一論。兩種理論的結合更加完善了這一理論。
在科學太極八卦圖中,將陰儀視為基本低能位、陽儀視為基本高能位,因此陰陽魚描繪了能量平衡創生萬事萬物的總法則,八卦象則描繪了,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的具體結構的總規律,所以科學太極八卦圖是描繪微觀至宏觀所有物質創生的大統一模型。
關于四種基本力,電磁力、弱作用力、強作用力和萬有引力。這四種力在科學太極八卦圖中的具體表現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陰一陽組成的少陰或少陽。少陰或少陽都是單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間的平衡力結合而成,這種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極性,所以它是有極性的電磁力。八卦圖相鄰卦之間如乾兌、兌震、坎坤、坤艮、艮巽、離乾六對卦間都有單一的陰陽結合力,這個力是構成同一物質相鄰離子間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圍小,作用力度不大,應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與電磁力都是單純的陰陽之間或者說基本高低能位之間的基本結合力,故性質相同,現代科學也已證明二者是統一的電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對稱卦間,如乾坤、兌艮、震巽、坎離四對卦之間,還有四陰卦與四陽卦之間,四陰儀卦與四陽儀卦之間,都是互有陰陽全部對應緊密結合的合力,或者說是構成物質正反離子間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這個力平衡范圍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強大應是強作用力。強作用力因是離子間互有陰陽的合力,故不顯示極性。另外兩儀整體物質之間,四象整體物質之間,八卦整體物質之間,還有兩儀、四象、八卦各層次物質之間都互有陰陽的結合力,這種自成系統相互獨立的所有物質間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應是萬有引力。這個力的作用強度和作用范圍隨著物質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質間互有陰陽結合的合力,故而是長程的無極性的力。
以上四種基本力雖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說是陰陽結合力,因此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力應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歸根結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當然,陰陽理論和質能互相轉化原理還可以解釋更多的科學難題以及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不明現象,例如測不準原理為什么是自然法則;光速在物質世界中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為時空;宇宙的有限與無限等難題。還有人體特異功能、氣功、飛碟等不明現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圍,故不在此贅述。
“太極”是由紅黃藍三種基本粒子組成的統一場,是萬物所從一而出的“眾妙之門”,是終極的宇宙本源。雖內涵陰陽能量子,但總的本體、本質、本理是“○”。為了表示其“○”中涵陰陽正負能量,亦用“○”表示“○”,謂之“無極而太極”。
“八卦”是由紅黃藍粒子組成的太陽光子(即紅、橙、黃、綠、藍、靛、紫、紺八色光子),太陽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組成電子、質子、中子、原子、分子、天體、人體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組成的宇宙萬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萬物通過E=mc2 公式互相轉代。
太極生八卦,八卦歸太極。宇宙就是這樣一個物質化、生命化、陰陽化、辯證化是太極八卦圖。
八色光子是太極八卦圖,由此組成的電子、原子、天體、人體是太極八卦圖。男女是太極八卦圖,人體之左右兩半是太極八卦圖,地球之東西兩半球和人體之左右兩半一樣,是一個典型而美麗的太極八卦圖。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補的,地球東西兩半球的人類,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產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補的。二者如同人的兩半身、兩半腦一樣,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現代科學是西方科學。西方科學和東方文化一樣,都是局部的、地區性的、片面的、狹隘的、殘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對方,都不是包羅東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現在一般都用的是后天八卦了,就給你張后天八卦圖吧。注意八卦圖和我們平時的地圖是不一樣的,八卦圖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