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前世積了德,行了善,今生就健康,平安,富貴。前世做了惡,今生就窮苦,多病。今生感到幸福多于痛苦,那說明前世善多惡少,今生感到痛苦多于幸福,說明前世惡多善少。
所以,為了將來的幸福,我們要能改正自己的過失,并多多行善積德。
建議你可以開始學習,接觸一下佛法,佛法很能滿足我們的求知欲,增加我們的知識。佛法講明了我們這個世間的起源,人生的歸宿,意義,我們如何離痛苦得幸福如意之道。很是值得我們學習。推薦凈空法師著的《認識佛教》,這本書寺廟里有請。
那得先知道您前世是什么再說
從六道中轉生為人,各有什么樣的習氣?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
高齊北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遮羅迦波利婆羅阇迦外道品第二十四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聲嘶破,騾聲、匆急聲、怖畏聲、高聲、淺聲,小心常怖,數數戰悚,其毛數豎,夢中多見大火熾然,或見山走,或見火聚,或見釜鑊沸涌,或見有人執杖而走,或見己身為鉾槊所刺,或見羅剎女,或見群狗,或見群象來逐己身,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其心少信無有親友。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此智所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闇鈍少智,懈怠多食,樂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語不辯,樂與癡人而為知友,喜黑闇處,愛樂濁水,喜嚙草木,喜以腳指剜掘于地,喜樂動頭驅遣蠅虻,常喜昂頭、欠呿、空嚼,常喜拳腳隨宜臥地不避穢污,常喜空嗅喜樂裸形,常喜虛詐異言異作,多喜綺語,夢泥涂身,或夢見己身于田野食草,或夢見己身為眾蛇纏繞,或夢見己身入于山谷叢林之中。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頭發黃,怒目直視,常喜饑渴、慳貪、嫉妒,喜饒飲食,喜背說人,身體饒毛,眼精光赤,多思眾食,貪樂積集不欲割舍,不樂見善人,所見財物其心欲盜,乃至得其少許財物即便欣喜,常求財利樂不凈食,見他資產便生妒嫉,復于他財生己有想,見他受用便生吝惜,聞說好食心生不樂,乃至巷路見遺落果及以五谷,便生貪心采取收斂。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阿修羅終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高心我慢,常喜忿怒,好樂斗諍,挾怨不忘,起增上慢。其身洪壯,眼白如犬,齒長多露,勇健大力,常樂戰陣,亦喜兩舌破壞他人,疏齒高心輕蔑他人,所造書論他人雖知語巧微密,亦有智力及煩惱力樂自養身。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阿修羅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所測。
“外道諦聽,若從人終還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人賢直,親近善人,毀呰惡人,好惜門望,篤厚守信,樂好名聞及以稱譽,愛樂工巧,敬重智慧,具慚羞恥,心性柔軟,識知恩養,于善友所心順無違,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觀前人有益無益,善能答對領其言義,善能和合亦能乖離,善能作使宣傳言語,于種種語能善通達憶持不忘,亦復能知是處非處。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人中終還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為人端正,樂好清凈,喜著華鬘及以香熏,樂香涂身,常喜洗浴,所樂五欲簡擇好者不喜于惡,喜樂音聲及以歌舞,純與上人而為交友,不與下人而為朋黨,好喜樓閣、高堂、寢室,樂慈為道,含笑不瞋,吐言柔美,言語善巧令人喜悅,喜樂瓔珞及好衣服嚴身之具,常樂出入行來暢步,所作精勤終不懈怠。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天中終生于人間,此智能知,非愚能測。
一般人是流轉于六道輪回中,唯有學佛才能脫離輪回。
百度:六道輪回是怎么形成的?
人死后若有來世,為何不見有人回來報告?(請聽佛陀的回答) 地藏論壇
為什么我們不知道前世(看看佛陀前世是怎么開玩笑的) 地藏論壇
找個已經證得阿羅漢的人
你上一背子一定是他的爹,因為你經常打過他,所以現在你成了他的學生,他是在報復你,說不定你上一輩子都是他沒有給你吃的東西被餓死的
那我說你前世是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也無從考察。
佛說:要知前世因,現在受者是。你現在做遭遇的一切,就是前世你的受報身,所以前世是什么餓樣子,你該知道大概了。
另一種,算命掌經三世說:
佛道 天道 人道 修羅道 畜生道 餓鬼道
所以還可以從一掌經推算出來前世是哪道。
想要知道前世的具體情況,這需要找得道高僧才可以,得道高僧可遇不可求。但是,我們可以從今生今世的境遇,來大致推測出前世的一些情況。
理論依據就是佛法中的因果規律,即善惡有報。比如說,我們今生有很好的財運,這就說明我們前世,有布施行為,曾經用自己的錢財,幫助過窮苦的人,此行為的果報就是今生的好財運。
再比如說,我們今生總是身體不好,病痛多,這就說明,我們前世,有殺生的行為。殺生有很多惡報,之一就是疾病。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朋友,我們欲求將來的幸福,還需要多多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哪!
如果對佛法有興趣的話, 可以請一些佛法書籍來看下,佛法書籍寺廟里有請,新華書店也有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