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脾屬土,腎屬水。
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陰陽在中醫范疇里把人分為二部分,一為陰,一為陽,象氣屬陰,血屬陽,身體前面為陰,后面為陽,五臟屬陰,六腑屬陽。它們是互相制約,互相依存,沒有了陰,相對來說陽也就沒有了,! 熱的為陽,冷為陰,原本是一對的,如果冷的少了,那相對來說熱的就多了,那就表現為熱。這就是虛火
肝木,腎水,肺金,脾土,心火。是五臟五行對應。
和靈根有關系。如果不升仙的話當然是屬性越少越好。這樣你的功法會和你的靈根更有威力。但是想飛升仙界就得要5系靈根了。
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有「木」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系。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系。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系。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系。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的統一性。
1、易經和中醫理論認為,五行對應人體的臟、腑器官。分內五行和外五行。2、如(內五行):(1)金=肺、大腸。(2)木=肝、膽。(3)水=腎、膀胱。(4)火=心、小腸。(5)土=脾、胃。3、參考書籍:易經、
黃帝內經
、
針灸大全
、理療按摩等。自己看看就全都知道了。其實,挺簡單的(指的是,五行對應
人體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