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對應的公歷年份是1992、2004、2023、2028、2040。
猴是中國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動物,對應地支為“申”。我國農歷采用干支紀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間俗稱猴年;天文專家表示,農歷丙申猴年是一個平年,包括7個大月(30天)和5個小月(29天),有355天。
擴展資料:
猴入選生肖,有個民間故事說是老虎向天王引薦的。那時,老虎早已經入選生肖,一次老虎誤入獵人的網,猴子解救其出來。老虎心存感激,應猴子要求舉薦其為生肖。
根據明代李長卿的觀點,十二地支與十二個動物的性格有關。他在《七修類稿》中對申猴的解釋是“申為三陰,陰性則黠,以猴配之,猴性黠也”,認為猴子聰敏、狡猾的性格造就了它成為當值日落之際、‘三陰”時辰的生肖。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猴年
屬猴的年份有:1920,1932,1944,1956,1968,1980,1992,2004,2023年,每12年為猴年。
“猴為人祖”的傳說頗多。《山海經》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可見夸父(即舉父)形象實乃猴子。成都地區神話認為盤古開天地,猴群中的伏羲女媧繁衍出人類。古吐蕃在《西藏王統記》中載其先祖系猻猴所變。羌族神話《木姐珠和冉必娃》,冉必娃用火燒掉全身猴毛成了美男子。
《西游記》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是猴形象的光輝代表。孫悟空的原型,有說取自印度神猴哈奴曼;也認為是神話形象無支祁。宋代《太平廣記》描繪無支祁,”善應對語言……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蹲疾奔“,與孫悟空的武藝本領相似。孫悟空被封為弼馬溫,源于古人認為猴子能”避馬瘟“,在馬廄里養猴能及時發現病馬擴散,陜西渭南很多拴馬石樁上也雕石猴。
猴與”侯“同音,猴子騎馬寓意馬上封侯;猴向楓樹上掛印寓意封侯掛印;一只猴子騎在另一只猴子背上寓意輩輩封侯。 猴愛吃桃,桃子象征長壽,民間剪紙也常見“猴桃瑞壽”圖案,取長壽之意。
四哥回答:今年是猴年,往前推十二年屬猴,每十二都是猴年,如:56年68年80年92年04年16年28年等等,中華民族用“天干,地支“計算,六十年一甲子
最近幾個猴年對應的公歷年份是1992、2004、2023、2028、2040。
猴是中國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動物,對應地支為“申”。我國農歷采用干支紀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間俗稱猴年,
中國正式使用干支紀年始于東漢時期,以十二生肖指代地支并聯系人的生年最晚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天文專家表示,農歷丙申猴年是一個平年,包括7個大月(30天)和5個小月(29天),有355天。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們喜愛的猴子。在中國古代,常將猿猴連稱,人們喜愛猿猴,還因為古人將它視為長壽的象征。《抱樸子》一書中就有“猴壽八百歲”的記載,伴隨長壽的自然是安詳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長壽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長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還被賦予更為神奇的色彩。最膾炙人口的故事,當屬《吳越春秋》中所記越女和袁公比劍術之事,當對搏三擊之后,袁公飛上樹梢化白猿而去。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異造型以外,中國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寫實的猿猴造型藝術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史前的原始陶塑。在湖北天門市石河鎮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動物中,有高度不及5厘米的小陶猿猴。由于形體很小,史前藝術家只塑出它的大輪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的體質特征,極為古拙傳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猴年
參考資料:人民網-猴年說“猴”:長壽的象征 有官場升遷寓意(圖)
屬猴的年份都有哪些----------
1932年02月06日 - 1933年01月25日
1944年01月25日 - 1945年02月12日
1956年02月12日 - 1957年01月30日
1968年01月30日 - 1969年02月16日
1980年02月16日 - 1981年02月04日
1992年02月04日 - 1993年01月22日
根據每個屬相,由下一個年份是由該屬相的上一個年份在加上12所得出來的法則。我們得出屬猴的出生的年份分別為:1920年,1932年,1944年,1956年,1968年,1980年,1992年,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