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字寓意著潤澤,或受潤澤。苒字寓意著茂盛且輕柔。
一、沐拼音mù
1、洗頭發:沐浴。
2、古代官員休假:沐日,休沐。
3、整治:助之沐槨。
4、米汁。
二、苒拼音rǎn
1、〔苒苒〕a、草木茂盛的樣子,如“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b、輕柔的樣子,如“苒苒之柔莖”。
2、荏苒。
擴展資料:
沐苒漢字筆畫:
相關詞組:
1、沐浴[ mù yù ]
洗澡;比喻受潤澤。
2、沐日[ mù rì ]
休假日。
3、沐風[ mù fēng ]
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4、沐賞[ mù shǎng ]
沐賞時尚女裝的品牌,風格定位,團隊及產品生產工序。
5、沐言[ mù yán ]
為受潤澤,引申為蒙受。
沐苒名字的含義是人心地善良,富有智慧,做事穩健,人緣好。其人意志堅定,為理想能奮斗到底,耐性佳,能忍受艱苦,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人生和事業上的成功。
沐,讀音[ mù ],聲母m,韻母u,聲調4
用于取名寓意良好,其本義為洗頭,后由本義引申為洗滌、潤澤之義。也指水名。即今山東的“彌河”。字義:洗頭發;潤澤,或受潤澤;整治,米汁,休假,用作人名意指爽朗、吉祥如意之義。
苒,讀音[ rǎn ] ,聲母r,韻母an,聲調3
形容詞,原義為草木茂盛的樣子,常見組詞荏苒。表時間漸漸流逝,還有輕柔溫婉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溫柔、美麗女子、溫婉賢淑之義。
沐苒漢字筆畫:
沐,五行為水,字型為左右結構。
苒,五行為木,字型為上下結構。
苒的相關組詞:
1、荏苒[ rěn rǎn ]
(時間)漸漸過去:光陰~,轉瞬已是三年。
2、苒若[ rǎn ruò ]
繁盛貌。
3、苒嫋[ rǎn niǎo ]
輕柔貌。
4、苒弱[ rǎn ruò ]
柔弱的樣子。
5、苒荏[ rǎn rěn ]
指時間逐漸逝去。
“苒"字取名的寓意是:生命美好而繁華。
“苒"的本意是草木茂盛的樣子,用在名字中,可形容女孩子輕柔秀美、氣質溫婉,人生道路精彩紛呈,就如同那枝繁葉茂的草木一般。
“苒”字音為“rǎn”,發音時舌頭微卷,讀起來沉穩有力,本義指草木茂盛的意思,女寶寶用此字取名,寓意生命力頑強、健康平安,含義吉祥,看起來洋氣又獨特。
好聽的名字:
藝苒
“藝苒”兩字都為上下結構,這樣的搭配視覺效果看起來整齊劃一,協調又美觀。“藝”,藝術、文藝,現在對于年輕人的一個美稱為“文藝青年”,寓意才藝卓絕、美麗非凡。
怡苒
“怡”字的音調為“yí”,音調給人之感就是平和的、舒暢的,作為女孩名字,有著沉靜內心的作用,本義表示的是快樂、愉快,象征生活順心、快樂無憂,意義十分美好,“怡苒”結合,溫柔動聽。
敏苒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比較出名的一個女性角色就有“趙敏”,趙敏聰明機靈、明艷不可方物,女孩用“敏”作為名字,有著聰穎、美麗、卓越、閃耀的意義。“敏苒”兩字的音調相同,讀起來很有力量。
苒在取名字時含義:茁壯成長。
苒拼音:rǎn,結構:上下,電碼:5375,區位:6059
簡體部首:艸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8畫
繁體部首:艸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1畫
五筆:AMFF,倉頡:TGB,鄭碼:ELB,四角:44447
釋義:草木茂盛的樣子。
其他含義解釋:
1、長勢茂盛的。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
2、草木枝葉柔嫩貌。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陳詡《龍池春草》
3、氣味或煙塵輕飄的樣子。
木末北山煙苒苒,草根南澗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漸漸地。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
5、悄然流逝的。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柳永《鳳歸云》
苒在取名字時含義:茁壯成長。
苒拼音:rǎn,結構:上下,電碼:5375,區位:6059
簡體部首:艸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8畫
繁體部首:艸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1畫
五筆:AMFF,倉頡:TGB,鄭碼:ELB,四角:44447
釋義:草木茂盛的樣子。
其他含義解釋:
1、長勢茂盛的。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
2、草木枝葉柔嫩貌。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陳詡《龍池春草》
3、氣味或煙塵輕飄的樣子。
木末北山煙苒苒,草根南澗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漸漸地。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
5、悄然流逝的。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柳永《鳳歸云》
苒
rǎn
形
(形聲。從艸,冉(rǎn)聲。苒苒:草茂盛的樣子)
草盛的樣子[flourishing]。如:苒若(繁盛的樣子)
時間逐漸逝去[pass]
荏苒冬春謝。——《悼亡詩》。注:“歲月流貌。”
苒苒
rǎnrǎn
[luxuriant]∶長勢茂盛的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詩
[tenderly]∶草木枝葉柔嫩貌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
冉
冄
rǎn
【形】
(象形。本義:毛柔弱下垂的樣子)
同本義
冄,毛冄冄也。——《說文》
又如:冉弱(荏弱)
逐漸,漸進。常作“冉冉”
老冉冉其將至兮。——《離騷》。注:“行貌。”
冉內,行也。又冉冉,進也。——《廣雅》
又如:冉冉悠悠(行動飄忽貌);冉冉纏纏(慢慢騰騰);冉內趨(指仕宦為政)
用苒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