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物品開光是什么意?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時,所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禪林象器》上說:“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水明。”在佛教中,經過開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將佛像安好,先誦經及咒語,奉請佛菩薩安座,然后才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其實開光就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的儀式,其具體的儀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贊頌佛菩薩的功德,此謂開眼也。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筆,再說一首偈語,然后將朱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經過如上的一番儀式,開光才算完成了。<BR> 開光時,由于佛菩薩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鑒三世群機。 <BR> 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于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規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后,就要舉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置伴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后合掌作禮,瞻仰圣容,以凈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離疑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復次,安置佛像坐西向東,并用黃布覆蓋。阿諸梨作觀想佛如一聚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頂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銅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凈,然后用歌舞妓樂贊頌,僧人復頌香油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藥花果的凈瓶,灌浴佛像,僧眾齊誦偈贊,并作歌舞妓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種凈火涂于鏡,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發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須真言、獻涂香真言、安莊嚴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頂儀規將佛像置入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養儀具足后,開眼師用筆作點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再誦開眼光真言三遍。<BR> 這時,佛像即已開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羅,齊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諸梨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布施。復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規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開光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時。所舉... 實際上。開光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義。就是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
去寺里詢問一下,讓他們幫你開光
【釋義】
1.猶通光,使光線射入。
2.佛像、神像塑成后,擇吉日舉行儀式,畫眼點睛,開始供奉。 宋 黃庭堅 《南康軍開先禪院修造記》:“然其主僧率常以行義耆老。至 善暹 時,乃有眾數百人,所謂‘海上橫行 暹 道者’也。於是開光,始為禪林矣。”
3.借指人理發、剃頭或刮臉。含詼諧意。
4.裝飾方法之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狀(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間,然后在該空間里飾以花紋。常見于景泰藍、雕漆、陶瓷器皿上的圖案裝飾。
【注音】 kāi guāng
【造句】
圖片所示掛式佛珠,曾經五行導入法開光,有鎮邪魔作用,旅行,遠行,人士必備。
2.這尊佛像是由中央美院的雕塑專家精心雕琢,并經過開光后祀奉于此的。
3.該藏品每個棱面均設藍框白地開光,內繪花鳥圖景,背景的淡藍天空曠遠朦朧。
沒忌諱的,佛門廣大嘛,再說道教也是向善的
和諧拯救危機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805799.html
正信的佛教
http://www.dizang.org/rm/zxdfj/
貔貅是在佛教、道教沒有產生之前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神獸。它即不屬于佛教,也不屬于道教。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共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泄,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結果打到屁股, 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典故。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還是一只就好, 以免打架。
外貌形態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并后仰。(貔貅的體色是根據吞噬金銀珠寶種類來呈現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貓熊(大熊貓),但是從先秦古文看來,這個說法值得商榷。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
分雌雄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
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或兩角的,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貔貅造型多以兩角為主。古代也用貔貅來化指勇猛的戰士,京劇《失街亭·空城記·斬馬謖》中諸葛亮曾有一句唱詞“各為其主統貔貅”,“貔貅”意指雄師。
在南方,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象”等。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的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
怪獸由于是神話中的動物,所以沒有真正的形象可作依據,只能憑畫師及藝術工作者憑空想象,因此怪獸形象各異,千奇百態。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
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或兩角,全身有長鬃卷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卷曲。玉雕的貔貅一般采用臥姿,有口銜著玉錢的,也有趴在玉錢上的。人們喜歡用紅線拴住貔貅口里的玉錢,或是將繩子拴在貔貅的尾巴上,用來佩帶和把玩。
古書記載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此外是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天祿獸”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 “帝寶”。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辟邪”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但也有古代詞人以貔貅喻兇,南宋女詞人徐君寶妻有詞《滿庭芳·漢上繁華》“一旦刀兵齊舉,百萬貔貅”貔貅被說成兇獸,以喻元兵。《新華字典》上貔貅詞條①古書上一種兇猛的野獸②比喻勇猛的軍隊 可見貔貅不一定是瑞獸。
傳說起源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貓熊(大熊貓),但是從先秦古文看來,這個說法值得商榷。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
物種意義
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
佩戴方式
一、佩戴適合自己的貔貅
1、金屬貔貅:大多為銅制品,價格便宜,色澤近似黃金,有生財之用。
2、木貔貅:以前古時的一些名門毫宅,會用上好的木料,雕刻成貔貅放在橫梁及屋脊上,可擋屋外莫名煞氣,去災迎福。
3、玉貔貅或瓷貔貅:瓷制貔貅不常見,大部分是用于埋在地下,有避邪化煞的作用。翡翠、玉本來就擁有萬物的靈氣,以玉石雕刻的貔貅功效更佳,而且一般玉雕品皆為隨身配戴,有護身之用。
二、貔貅的佩戴風水忌宜
1、貔貅男女都適合佩戴,但是72歲以上的老人,不宜佩戴貔貅。
2、女性孕期和經期不得佩戴和供奉,是為血煞和胎煞。
3、佩戴貔貅時忌吃辣椒,因為辣椒會使財氣外泄。
4、貔貅一旦開始佩戴后不要長期閑置不佩戴,因為貔貅通人性,長期不戴會覺得主人不夠善待自己,而對主人日益生疏,招財能力也會下降。不想配戴時,需放在貔貅看的到門口的地方。(將貔貅朝向門口即可)
5、佩戴前及配戴時,須經常觸摸貔貅,讓貔貅知道您是它的主人,只要你好好照顧它,它會百依百順并且幫助您。但是貔貅不能被人隨便觸摸。
6、白天需把貔貅頭朝外咬錢,戴左手,借助貔貅的靈性把外邊的財寶聚攏過來,這就是吞財。晚上休息時戴右手將其轉向朝內表示咬錢回到家中,此時貔貅會將所吞掉的財寶吐向他的主人。
7、屬虎的人不適合佩戴貔貅,白虎和貔貅兩者相沖,虎年出生的人會對貔貅的靈氣有很大程度的削弱。如果屬虎的人需要佩戴貔貅,要格外注意對貔貅的保養,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很有可能與貔貅相克,更加不能在家中或身上存在有關老虎的飾品。
8、對于貔貅吊墜,許多人喜歡在貔貅頭頂上方加點飾物,飾物會遮擋貔貅的眼睛,而眼睛恰恰是貔貅尋財的部位。所以即使是一顆小珠子的裝飾,也不宜過大,一般重量不宜超過一克,直徑不宜超過半厘米。
9、貔貅佩戴時一般認為應該穿在后面,因為貔貅招財主要靠嘴,如果嘴被堵住將影響到它去吸納財氣將失去作用。而且最好用紅色的線,這樣能使其煥發靈氣。
10、貔貅忌強光。如果你要去日光強烈的地方,那就要注意對貔貅的保護了。另外,鏡子的光煞也對貔貅不利,切忌把貔貅頭對著鏡子。也不能把貔貅對著電視和電腦,屏幕產生的光線也是貔貅所忌諱的,長期使用電腦工作的人,最好在工作時取下你所佩戴的貔貅。
11、貔貅包容萬物,可以和任何珠寶玉器等飾品一起佩戴,但要注意盡量不要碰觸,尤其是玉器制成的貔貅,容易受到損傷。
風水作用:
一、黑曜石貔貅有鎮宅辟邪的作用
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貔貅保合家平安。
二、黑曜石貔貅有趨財旺財的作用
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吉昌緣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黑曜石貔貅可以化解五黃大煞
用來化煞鎮宅和旺財,尤其在財運方面,黑曜石貔貅是有較明顯作用的。
古賢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 ”的美好祝愿。
民間藝術
每逢新春元宵佳節或喜慶之日,廣東湛江的吳川市梅菉頭的群眾都要舞貔貅(讀音 píxiū),或配合國技武術隊伍和各式飄色,共同游行表演慶賀節日,以祈福驅邪,保佑平安。這種古老又獨一無二的民間舞蹈,至今已承傳27代人。
貔貅是傳說中的怪獸,獸頭直徑寬1米左右,蒙著黑白兩色為主的薄布,獸身為一塊長約2米、黑白斑駁的長布,尾部為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舞動時,貔貅的眼、耳、口、須能分別作出眨瞼、扇動、開合和拂動等動作。當地群眾告訴記者,貔貅舞類似民間的舞獅子,但貔貅的神態和獅子截然不同,復雜的舞蹈花樣和形式更是獨絕。
經過民間藝人的提煉和創新,貔貅上牌山(又名盾牌疊羅漢)和牌山頂上采青等舞法成為貔貅舞中最精彩的一幕。街道兩旁的住戶和店輔,在貔貅舞游行隊伍經過前用竹竿系根長紅繩,扎吊著紅包和幾片青菜葉,“懸青”以獎贈演員。采青時,貔貅舞的演員數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層人塔。貔貅從人梯登上“塔”頂,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時,人塔隨著鑼鼓節奏慢慢旋轉移動。
貔貅舞采用鑼鼓擊樂伴奏,從貔貅出場、撲食、翻滾、搔癢、戲水到登上塔頂采青等動作,分別為輕、柔、緩、急、強、勁。全套動作包括牌過山、過橋、上小山丘、疊牌山、上牌山等。舞蹈風格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通過人體相疊,高空舞耍,運用了雜技表演技巧,使舞蹈空間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險、趣的特點。
軼聞典故
周武王與貔貅
傳說:貔貅是三百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
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并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
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云”。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后無不爭先恐后,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朱元璋與貔貅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從地下挖出一對貔貅,而貔貅乃龍王的九太子,故命人在靈谷寺的旁邊建立貔貅殿供奉這一對貔貅。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修中山門,但國庫無錢財,丞相建議朱元璋用貔貅來納財,朱元璋聽從在國門放一對世間最大的貔貅,結果兩江士紳紛紛捐款,大動土木,場面宏大讓朱元璋感慨萬分,稱道:大明臣民如此忠心,江山必然萬載。
乾隆與貔貅
貔貅,又稱辟邪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通靈神獸。《小爾雅·廣言》中說:“辟,除也。”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驅走邪穢,破除不祥。《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兇。”唐顏師古注:“射鬾、辟邪、皆神獸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據記載,貔貅其形似獅而帶翼,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鐘紐等物常用貔貅為飾,取其守護避兇之意。今所見最早之貔貅形象的藝術作品上可追溯到漢代,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貔貅的形象變得更加概括抽象,裝飾意趣更濃。從現存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極富曲線美,氣韻連貫,昂首挺胸,張嘴吐舌,氣宇軒昂。
貔貅的形象自唐代以后較少出現,及至清代乾隆年間,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對古玉更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癡迷與喜愛,我們可在當時宮廷所藏的數件古玉貔貅身上看到乾隆皇帝親自授意刻于其上的御制年款及御制詩詞,足可見對其的重視和喜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漢代玉貔貅,其包漿瑩潤,曾經深沁熟盤,貔貅的胸前刻有御制詩。其下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字樣,下層刻有與貔貅胸前相同的御制詩,可見其曾為乾隆皇帝的心愛收藏。另一件漢代玉貔貅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其上陰刻“乙巳年乾隆御題”詩。在欣賞與贊美古物的同時,乾隆皇帝也命工匠參照漢魏及南北朝時貔貅神獸的形象制作新的“仿古”器物。
注意事項
擺放位置
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 因此它成為百姓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除助偏財之外,貔貅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家中或隨身攜帶,固然有趨財旺財的祥兆。古賢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俗語有云,“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所以求財的人,如果配帶貔貅或家中擺放貔貅,可達到令人驚喜的效果。但貔貅的擺放是有講究的。
貔貅不能居天地人三財的位置即不能直接腳站地,不能高過人的頭部擺放的高度;
貔貅要根據全家的生辰八字,地勢朝向很多因素擺放。可以找專業人士為你指點迷經;
貔貅有雌雄之分,兩只貔貅可以一順擺放,或者是成內八字或者外八字擺放;
不要輕易去撫摩貔貅的眼睛,嘴巴和鼻子,眼睛是用來尋財,嘴巴是用來叼財的;
貔貅一旦放好最好不要搬動,如果搬家的時候,用紅布把貔貅的頭包起來,等到新家打開紅布以后,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后擺放好以后就可以。
貔貅擺放有很多的忌諱,一定要切記。不要頭沖正門,許多人把貔貅的頭正對著大門擺放,認為這是招財,其實這就誤解了貔貅的習性了。因為正門是門神或財神執掌的地方,貔貅無權過問;不要頭對著床,這樣會對自己不利; 無論擺放在什么位置,頭千萬不能沖著自己。貔貅佩戴在手上時,記得先將貔貅手鏈放在手背上,讓貔貅的頭對著小拇指的方向帶進去即可。貔貅作為吊墜時,貔貅的頭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不同的只是寓意不同而已,向上寓意步步高升,光吞天下財的寓意,向下寓意拾盡路邊財。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我們還是選擇向上的好些。
謹記貔貅擺放時的一些講究,當你獲得心愛的貔貅時就知道如何使它充滿靈氣了。
如何開光
貔貅是招財靈物,出生以后是需要吸收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滋養以后才能具備足夠的招財能量。路邊隨便找塊石頭刻成貔貅,就說可以招財,實在是對靈物的褻瀆。
貔貅是要開光以后才具有財氣的靈物。
貔貅的開光分兩種,
一是去佛家開光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去寺院開光,
二是道家開光,也就是去道觀或者是找一些道行深的師傅幫著開光。
佩戴方法
貔貅手鏈一般是男帶左,女帶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順其自然帶上就好了,心誠則靈的!男帶左,頭向左邊,女帶右,那么頭就應向右邊。貔貅配帶時永遠是頭向外的,這是為主人納財。至于同時配帶的,那看你自己喜好和方便了。貔貅手鏈的佩戴方法主要講究的是”左進右出”,如果想借助貔貅的靈性,那么選擇一個貔貅開光吉日,將貔貅清洗干凈。 取半桶井水,再取半桶雨水。倒入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這個容器要清潔干凈。將清 潔干凈的貔貅放入容器中,浸泡三天。取出后,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凈。取一些茶油,涂在貔貅的眼睛上,這時的貔貅是最有靈性的,而且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場,貔貅第一個看到的是你,就會始終保佑你。 將這只有靈性的貔貅招財進寶的話,必定讓你財源滾滾。
貔貅是將外面的財要回來給自己的主人,所以佩戴的時候一定注意貔貅頭不能沖著自己,而應該對著外面,另外就是購買時要注意(尤其是手鏈上串的貔貅)屁股處是不能有孔的,因為貔貅是沒有肛門的,貔貅咬財只進不出,要不然就會漏財。平時沒事的時候多撫摸他,他會對你更忠心。
日常生活中貔貅手鏈的佩戴方法講究戴在左腕上,既能讓貔貅招財,又不會傷到右腕,此外,還應該注意,別因戴首飾讓皮膚受傷。在顯微鏡下看,身體戴首飾部位的細菌數量比不戴的部位高出很多,首飾上更是布滿了細菌和臟東西。尤其高溫天氣,出汗多,很容易滋養細菌讓皮膚發生感染。養成經常清洗手鏈的習慣,既可以防止皮膚感染,又可以不讓世間的俗氣污染了貔貅的靈氣,遮住它的眼嘴,阻礙他尋寶吞財,這樣既能讓你身體保持健康又能讓貔貅的靈氣保佑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財源滾滾的運氣。
黑曜石貔貅正面朝外,就可以辟邪擋煞,改變磁場,給人們帶來好運。此外,黑曜石貔貅能夠招財、守財,只進不出,使財源滾滾而來。
貔貅的忌諱
第一,貔貅千萬不能說買,一定要說請,這和許多宗教法物是相同的,因為它們需要尊重和重視,不可有半點的褻瀆或者輕視之意。
第二,貔貅最好是自己請,才更顯誠心,如果你需要將它送給別人,那么,要象征性的收點錢,表明你對貔貅的虔誠。
第三,請貔貅時最好要左右對稱,許多貔貅造型,前爪一前一后,尾巴位置不在正中,牙齒也不一樣大,這時只要系一根紅繩在貔貅的脖子上就可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