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從下向上數,第五爻稱為九五。就是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個爻的位置
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五居正中,因而以九五象征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
主爻之說是王弼在〈明彖〉一文中所提出的主張。王弼認為每一卦都有一個主爻,該主爻不但治理其他五爻,還決定了一卦的卦義與六爻變化的走向。掌握了這一個主爻,就可以掌握六爻的變化,以及全卦的卦義。
至於如何決定何爻為主爻?王弼舉出了兩個原則。
一、以寡統眾: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治眾者至寡」,以一統眾的原則。具體來說,一卦如果只有一個陽爻,那麼就是那個陽爻為主爻。如果只有一個陰爻,該陰爻就是主爻。如剝 主爻為上九,復 為初九,大有 為六五,同人 為六二。
二、以靜制動:王弼在易經中引進了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是有名的。老子崇尚虛靜陰柔、無為自然的思想與儒家易學陽尊陰卑,「易為君子謀」的有為思想大異其趣。這些哲學問題我們先不去談論,具體來說,以靜制動,其實就是「中爻」,中爻在儒家易中是視為中庸之德性,王弼則將它闡釋為一種「無為」居靜的德性。這個原則適用在三陽三陰或二陰四陽、四陰二陽,以及乾坤兩卦里。以乾卦為例,九五之尊是理所當然的主爻,因該爻處上卦之中,上體符合其尊貴之位。而坤卦則是以六二為主爻,因坤為臣道,以卑下為吉,六處下卦之中,因此為坤卦主爻。但另一觀點也可視六五為主爻,因為不管怎麼說,五是永遠的君位。
如果有第三個主爻的判斷原則,那麼就是以上兩者的綜合判斷。但以這三個原則,實務上還是有很多卦非常難以決定主爻,因此我們就王弼立論的精神,可再推理而自行加一條原則,就是反過來看,能夠決定一卦之義者。例如噬嗑卦 ,三陽三陰,實難決定何為主爻。但九四為噬嗑卦「口中咬物」卦義之所由來,因此取九四為很好的選擇。
以下為六十四卦的可能主爻:
卦序 卦名 主爻 理由
1 乾為天 九五 位中且正
2 坤為地 六二 位中且正
3 水雷屯 九五 位中且正
4 山水蒙 九二 位中而應
5 水天需 九五 位中且正
6 天水訟 九五 位中且正
7 地水師 九二 單一陽爻
8 水地比 九五 單一陽爻
9 風天小畜 六四 單一陰爻
10 天澤履 六三 單一陰爻
11 地天泰 六五 位中,中勝于正
12 天地否 六二 位中且正
13 天火同人 六二 單一陰爻
14 火天大有 六五 單一陰爻
15 地山謙 九三 單一陽爻
16 雷地豫 九四 單一陽爻
17 澤雷隨 九五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18 山風蠱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19 地澤臨 九二 位中且正
20 風地觀 九五 位中且正
21 火雷噬嗑 九四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2 山火賁 六五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3 山地剝 上九 單一陽爻
24 地雷復 初九 單一陽爻
25 天雷無妄 初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6 山天大畜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7 山雷頤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8 澤風大過 九三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29 坎為水 九五 位中且正
30 離為火 六二 位中且正
31 澤山咸 九四 由否卦九五變位而來
32 雷風恒 六五 由泰卦六五變位而來
33 天山遯 九五 位中且正
34 雷天大壯 九二 位中,中勝于正
35 火地晉 六五 位中,中勝于正
36 地火明夷 六二 位中
37 風火家人 六二 位中且正
38 火澤睽 六五 位中且正
39 水山蹇 九五 位中且正
40 雷水解 九二 位中而應
41 山澤損 六五 位中而應
42 風雷益 九五 位中且正
43 澤天夬 上六 單一陰爻
44 天風姤 初六 單一陰爻
45 澤地萃 九五 位中且正
46 地風升 六二 位中而應
47 澤水困 九五 位中,中勝于正
48 水風井 九五 位中且正
49 澤火革 九五 位中且正
50 雷風鼎 六五 位中而應
51 震為雷 初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52 艮為山 上九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53 風山漸 九五 位中且正
54 雷澤歸妹 六五 位中而應
55 雷火豐 六五 位中,中勝于正
56 火山旅 六二 位中且正
57 巽為風 六四 巽之成象主要素
58 兌為澤 六三 兌之成象主要素
59 風水渙 九五 位中且正
60 水澤節 上六 爻辭與卦辭意思相同
61 風澤中孚 九五 位中且正
62 雷山小過 六二 位中且正
63 水火既濟 六二 位中且正
64 火水未濟 六五 位中而應
“九”、“五”兩個數字與封建宮廷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有著至高無上的象征意義,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種簡單的說法為: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
另一種說法認為“九五”一詞來源于《易經》。現在流傳下來的《易經》版本據說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稱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條陽爻組成,是極陽、極盛之相。從下向上數,第五爻稱為九五,九代表此爻為陽爻,五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為了帝王之相。這里的“九”本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判別數字陰陽屬性的符號。后來人們把“九”和“五”作為具體的數字來運用,竊以為一來是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兩個數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學原則的。《周易》的釋義詞句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殿名字的由來據說就源于此。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歷來被尊為六經之首,對中華民族的各個領域都有深遠影響,因此“九五”一詞來源于《周易》之說應比較可信。
“九五之尊”久成習語,惟何所取義今人多已茫然。
由于拙著《寓言的密碼》要出一個加注釋的新版,“九五之尊”也在須注之列。我想這是漢文化的傳統知識,不便由我自作解人,最好找權威的解釋,于是翻了家里所有的工
具書,結果除了《辭海》和《中國成語大辭典》,居然大部分工具書都不收此條。
《中國成語大辭典》有“九五之尊”條,釋文如下:“九五:《易》中卦爻位名,術數家以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頁)
《辭海》有“九五”條,釋文如下:“《易經》中卦爻位名。九,陽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飛龍在天……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省略號原有。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1999年版縮印本第871頁)
這兩條對不求甚解的外國人有用,可以做“漢語托福”考試的標準答案,但對已經知道“九五之尊”指皇帝的中國人基本上沒用,兩者都只說了“是什么”,卻沒說“為什么”。
我又上網去查,希望找到“易學家”的權威解釋,不料“易學家”們也語焉不詳,說九道五,多望文生義。即此可見那些易學家都是在蒙事。不得已,我這個于易學一竅不通者只好強作解人地簡釋如下———如果解釋得太復雜,讀者會煩死,而這種知識根本就沒用。但中國古代的蒙事者對這些沒用的知識是非常精通的,可以說得頭頭是道,被騙者固愚,騙人者可不愚。然而現代蒙事者卻遠遜前輩,他們自己已經愚得離譜,被這種愚人愚弄的人,我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八經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皆三爻,六十四復卦皆六爻(由八經卦分別組合,上下相疊)。用《周易》占卜時,不僅要確定卜得哪一卦,還要確定卜得該卦哪一爻,故卦吉而爻兇,或卦兇而爻吉,在易占中是常事,這就為卜卦者尤其是釋卦者留下了極大的解釋空間,無論后驗的事實如何,都可以說成“無占不驗”。占卦根本就是心理騙術。
既然在易占中,確定具體爻位如此重要,因此每一爻都必須命名,命名以兩個數字表示。通例是,前數明爻之陰陽:陽曰九,陰曰六;后數定爻之序位,由下至上曰: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故九二、九三、六四、六五者,前數標爻之陰陽,后數示爻之序位。惟最下之首爻與最上之末爻反是,曰初九、初六、上九、上六,乃序位在前,陰陽在后。故“九五”者,謂第五位之陽爻也。然而只要某卦之第五爻為陽爻,該爻就叫“九五”,但“九五之尊”僅指“飛龍在天”的乾卦第五爻。
或問:既然“上九”最高,“九五”次之,那么以帝王之尊,為何不稱“上九之尊”,而謂之“九五之尊”?蓋吾國思想,謂“滿招損,謙受益”(《尚書》),“知雄守雌,知白守黑”(《老子》),“過猶不及”(《論語》),“虛則剞,中則正,滿則覆”(《荀子》),“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盛之有衰,生之有死”(《晏子春秋》),“昌必有衰,興必有廢”(《論衡》)。以《易》言之,則是“復極必剝”、“泰極必否”。故《易·乾》“上九”之爻辭曰“亢龍有悔”,《易·文言》曰:“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用俗話來說,就是“爬得越高,跌得越慘”。
“九五”本非示尊之意,而是示退之意。“天子”者,天之子也。天最高,可居上九之位,即使貴為天子,也只能屈居九五之位。可見“九五之尊”本是不通之論,是奴才對帝王的諂媚。
六爻卦有專門的解卦方法,其中包括爻辭解釋方法,可以把爻辭作為一種參考,但是不做為得出最終結果的根本依據。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征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制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乾卦六爻的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
意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意譯:初期階段,應暫行潛藏。
乾卦的卦辭以天為象征,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征。龍是善變之物,能夠潛水,行地,飛天,海陸空三棲,取龍為象,可以達到假象喻意,以明變化的目的。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詞。厲:危險。
意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雖然面臨危險也無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意譯:相機而動,躍起上進,無咎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譯:飛龍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為'君位'。皇帝通稱'九五之尊',就是這么來的。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
上九,亢龍有悔。
意譯: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意譯:出現一群龍,都不以首領自居,吉祥。
乾卦以天為象征形象,表述了陽剛之氣和強健本質的特征、作用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從中揭示了剛強者的進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