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莊園游戲攻略:
(1)賺豆子攻略
1,解救人質。解救人質很賺的,又多豆子又多經驗!
2,下五子棋,開大小號來刷,至少要下了16步才行哦!
3,滑雪,切記,按空格鍵可以加速。(不過千萬不要開輸入法,否則……否則加不了速度!)
4,泡泡龍,雖說不太賺,但也比較省時間,單人通關還有機會的精靈旋風帽!
5,炸大炮,你開個小號,讓小號炸,大號撿,注意找個人少的區。(炸大炮是不賺經驗的,買爆竹炸大炮的引線頂)
6,釣魚,是超級拉姆的帶上阿基米德魚竿,賺豆子還行。
(2)騎士訓練攻略:
1,大家應該都知道,穿上訓練服再點揮手動作,就能甩出牌來。那你們知不知道,甩出的牌的屬性用在下一輪騎士訓練中很可能贏
過對手。當然,牌的數值要大一些。這是別人告訴我的。
2,你玩騎士訓練時,過了20秒,系統會自動出牌,贏的機率還蠻大。
3,可以從左往右出、從大往小出,不過這完全靠運氣。
(3)關于摩爾莊園的幾個秘密:
1,你在東部游樂場領的氣球是可以炸的(用炮竹炸),你可以開個小號,讓小號買炮竹炸你大號的氣球。
2,神奇的樹洞,在抓螢火蟲那個洞的上面。
3,漿果秘道的燈全點開(后面講怎么點開),在左上角有個蘑菇果實。
4,仔細看看摩爾時尚,點一點,有驚喜哦(甚至是絕版服裝)!
5,點擊左上角的帽子,看看里面有沒有“生日飛艇”,有的話點一下右邊的鞋子,就到了飛艇,飛艇下去就是摩登碼頭,不用嫌找
不到七色花和空氣結晶了!
6,按上下左右可以轉動家居哦!
(4)拉姆喂養秘籍:
1,帶上拉姆去西部游樂場滑滑梯,會增加心情值,一次好像是加9點心情值。
2,帶上拉姆后扔西紅柿給它會增加它饑餓值。給它扔雪球會增加它清潔值。不過一定要帶上拉姆(別人也可以喂你的拉姆)
3,你去生日飛艇做蛋糕刷跳跳布丁。你只要多放點糖就行了。你還可以到餐廳的的烤箱去做東西。
4,去彩虹姐姐那里托管。
(5)五色漿果得到方式:
1,紅色漿果,玩摘果實。
2,黃色漿果,玩捉螢火蟲。
3,綠色漿果,在漿果秘道的蜘蛛右邊,用爆竹扔紅點就點燈了。
4,藍色漿果,玩激流勇進。
5,黑色漿果,在力量之泉(力量之泉超級拉姆才能進)的樹上,它說要吃啥你就給它吃啥,扔在兩個又大又圓的樹枝上。
(6)特殊字:
1,光暈字,[glow=255(寬度),red(顏色),1(邊界)]
要產生光暈效果的文字[/glow]把(寬度)(顏色)(邊界)這幾個字消除,寬度和邊界自己選,顏色你想要什么顏色就把那個顏色
的英語寫上,把要產生光暈效果的文字,這幾個字換上你想要的文字。
2,刮刮樂,把背景和顏色調成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7)腳印等新東西(定期更新):
1,3月份2腳印:愛心教堂地板上的星星(大星星,白色)右邊。
2,小瓷瓶,在大劇院海星的上面。
(8)游戲加的屬性:
增加力量值游戲:
1,泡泡龍 2,漂流 3,滑雪 4,拔河 5,救人質
增加魅力值游戲:
1,開心小農夫 2,足球游戲 3,豬豬快跑 4,釣魚 5,拉姆愛吃魚 6,捉螢火蟲 7,大樹摘果實 8,冰上總動員( 滑冰 ) 9, 10,跳水健將
增加智慧值游戲:
1,拼圖 2,五子棋 3,象棋
以梅森為例:
喜歡:胡蘿卜,草莓,茄子,向日葵;
討厭:紅漿果,水蜜桃,鯰魚,花羅漢魚。
梅森是憨厚老實的種植店老板,對植物非常了解,是莊園里最辛勤的園丁;大家可以在梅森的花園商店里買到各種植物種子和工具,還會教玩家種植。
梅森的個人資料:
1、角色性格
編輯?語音
性格懶散隨意,自私,但是心胸開闊,非常善良。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稱摩樂樂“小調皮”。
2、角色生活
十分喜歡玉米,因此在他那里出售玉米,報酬是十分高的。
和兩個兄弟住在一起,他們是湯米和大衛。
經常和兩兄弟吵架,不過很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這種毫無章法亂讀書的時間持續了近十年,最后被父親給打破了。“文革”快結束的時候,那會兒管得也不嚴了,有一次父親從五七干校回來,發現吳霜的讀書毫無規律,逮著什么讀什么,就找了一個姓張的作家叔叔給她指導。這位張叔叔家里沒挨抄,有上千冊圖書,他就指導吳霜怎么有規律地去讀書。因為吳霜是女孩子,所以他就讓吳霜先讀女性成功的書,然后讀名著類、戲劇類的書。吳霜印象最深的是《鄧肯自傳》、英國勃朗特三姐妹的《呼嘯山莊》、《簡愛》、《艾格尼絲·格雷》以及張愛玲的書。
除此之外,她還看一些像杰克·倫敦的小說,不光看他們的小說,還看他們的自傳。
1981年,吳霜拿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獎學金就出國留學了。到了那兒,受各種生活的啟發,吳霜又轉行寫書。寫書和讀書,幾乎成了吳霜生活的全部。吳霜說,這是她的最愛,這兩者不可或缺。
風花雪月,只是過去時
“讀書可以使人提前產生對社會的創造力。哈哈哈……”吳霜爽朗的笑聲中透出幾分對這句總結性話語的得意。吳霜認為,如今一個人要想出成績,得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等若干個階段,而多讀書就可以縮短這個時間段。
劇作家、歌唱家、作家這幾個角色,吳霜最喜歡的還是作家這個角色,因為這種創作是獨立的,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吳霜透露,她最近在寫一本《我們家》,不是寫家史,寫的是吳霜眼中的百態人生。
吳霜喜歡寫小人物,因為她覺得小人物是最難寫的。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人物,她能在街上跟賣冰棍的老太太聊上幾個鐘頭,也能在一邊偷聽倆婦女聊家長里短、聊私事,這些,都是她創作的源泉。
要想成功,得先學做人
平日里,母親新鳳霞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是:臺上做戲,臺下做人。民間藝人出身的母親,這句話是她一生很刻意而為的行為準則。而父親吳祖光經常給人題寫的一句名言則是:不屈為至貴,最富是清貧。這兩位文化名人父母的處世之道,其實也可以解釋為他們在事業上成功的一種原因、一種源頭。所以,吳霜總說父母是她人生中與人相處的第一楷模。
“我想,在人的生命中,成績或許并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做人卻必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中國書報刊博覽)
英文名:CELL 在文章中簡稱C
細胞的定義
細胞是由膜包圍著含有細胞核(或擬核)的原生質所組成, 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通過分裂而增殖,是生物體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細胞或是獨立的作為生命單位, 或是多個細胞組成細胞群體或組織、或器官,系統和整體(動物,主要人體);細胞還能夠進行分裂和繁殖;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并具有遺傳的全能性。有成形細胞核的是真核生物,反之,無細胞核的是原核生物。
細胞的生命活動
細胞的生命活動包括:
1,細胞生長
結果:使細胞逐漸變大。
2,細胞分裂
結果:使細胞數量增多。
3,細胞分化
結果: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群(組織)。
[編輯本段]細胞的化學成分
組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種元素占90%以上。細胞化學物質可分為兩大類:無機物和有機物。在無機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約占細胞物質總含量的75%—80%。
一、水與無機鹽
(一)水是原生質最基本的物質
水在細胞中不僅含量最大,而且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學屬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細胞有序結構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游離水,約占95%;另一種是結合水,通過氫鍵或其他鍵同蛋白質結合,約占4%~5%。隨著細胞的生長和衰老,細胞的含水量逐漸下降,但是活細胞的含水量不會低于75%。
水在細胞中的主要作用是,溶解無機物、調節溫度、參加酶反應、參與物質代謝和形成細胞有序結構。水之所以具有這么多的重要功能是和水的特有屬性分不開的。
1.水分子是偶極子
從化學結構上看,水分子似乎很簡單,僅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H2O)。然而水分子中的電荷分布是不對稱的,一側顯正電性,另一側顯負電性,從而表現出電極性,是一個典型的偶極子(圖3-31)。正由于水分子具有這性,它既可以同蛋白質中的正電荷結合,也可以同負電荷結合。蛋白質中每一個氨基酸平均可結合2.6個水分子。
由于水分子具有極性,產生靜電作用,因而它是一些離子物質(如無機鹽)的良好溶劑。
2.水分子間可形成氫鍵
由于水分子是偶極子,因而在水分子之間和水分子與其他極性分子間可建立弱作用力的氫鍵。在水中每一氧原子可與另兩個水分子的氫原子形成兩個氫鍵。氫鍵作用力很弱,因此分子間的氫鍵經常處于斷開和重建的過程中。
3.水分子可解離為離子
水分子可解離為氫氧離子(OH-)和氫離子(H+)。在標準狀況下總有少量水分子解離為離子,大約有107mol/L水分子解離,相當于每109個水分子中就有2個解離。但是水分子的電解并不穩定,總是處于分子與離子相互轉化的動態平衡之中。
(二)無機鹽
細胞中無機鹽的含量很少,約占細胞總重的1%。鹽在細胞中解離為離子,離子的濃度除了具有調節滲透壓和維持酸堿平衡的作用外,還有許多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陰離子有Cl—、PO4—和HCO3—,其中磷酸根離子在細胞代謝活動中最為重要:①在各類細胞的能量代謝中起著關鍵作用;②是核苷酸、磷脂、磷蛋白和磷酸化糖的組成成分;③調節酸堿平衡,對血液和組織液pH起緩沖作用。
主要的陽離子有:Na+、K+、Ca2+、Mg2+、Fe2+、Fe3+、Mn2+、Cu2+、Co2+、Mo2+。
二、細胞的有機分子
細胞中有機物達幾千種之多,約占細胞干重的90%以上,它們主要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有機物中主要由四大類分子所組成,即蛋白質、核酸、脂類和糖,這些分子約占細胞干重的90%以上。
(一)蛋白質
在生命活動中,蛋白質是一類極為重要的大分子,幾乎各種生命活動無不與蛋白質的存在有關。蛋白質不僅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生物專有的催化劑——酶是蛋白質,因此細胞的代謝活動離不開蛋白質。一個細胞中約含有104種蛋白質,分子的數量達1011個。
(二)核酸
核酸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分子,所有生物均含有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單體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兩大類DNA。當溫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時,DNA雙鏈即解離為單鏈,稱為變性(denaturation)或熔解(melting),這一溫度稱為熔解溫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堿基組成不同的DNA,熔解溫度不一樣,含G—C對(3條氫鍵)多的DNA,Tm高;含A—T對(2條氫鍵)多的,Tm低。當溫度下降到一定溫度以下,變性DNA的互補單鏈又可通過在配對堿基間形成氫鍵,恢復DNA的雙螺旋結構,這一過程稱為復性(renaturation)或退火(annealing)。
DNA有三種主要構象
B-DNA:為Watson&Click提出的右手螺旋模型,每圈螺旋10個堿基,螺旋扭角為36度,螺距34A,每個堿基對的螺旋上升值為3.4A,堿基傾角為-2度。
A-DNA:為右手螺旋,每圈螺旋10.9個堿基,螺旋扭角為33度,螺距32A,每個堿基對的螺旋上升值為2.9A,堿基傾角為13度。
Z-DNA:為左手螺旋,每圈螺旋12個堿基,螺旋扭角為-51度(G—C)和-9度(C—G),螺距46A,每個堿基對的螺旋上升值為3.5A(G—C)和4.1A(C—G),堿基傾角為9度。
(三)糖類
細胞中的糖類既有單糖,也有多糖。細胞中的單糖是作為能源以及與糖有關的化合物的原料存在。重要的單糖為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為葡萄糖。葡萄糖不僅是能量代謝的關鍵單糖,而且是構成多糖的主要單體。
多糖在細胞結構成分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細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營養儲備多糖;另一類是結構多糖。作為食物儲備的多糖主要有兩種,在植物細胞中為淀粉(starch),在動物細胞中為糖元(glycogen)。在真核細胞中結構多糖主要有纖維素(cellulose)和幾丁質(chitin)。
(四)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酸、中性脂肪、類固醇、蠟、磷酸甘油酯、鞘脂、糖脂、類胡蘿卜素等。脂類化合物難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極性有機溶劑。
1、中性脂肪(neutral fat)
①甘油酯:它是脂肪酸的羧基同甘油的羥基結合形成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甘油酯是動物和植物體內脂肪的主要貯存形式。當體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類過剩時,即可轉變成甘油酯貯存起來。甘油酯為能源物質,氧化時可比糖或蛋白質釋放出高兩倍的能量。營養缺乏時,就要動用甘油酯提供能量。
②蠟:脂肪酸同長鏈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酯化形成蠟(如蜂蠟)。蠟的碳氫鏈很長,熔點要高于甘油酯。細胞中不含蠟質,但有的細胞可分泌蠟質。如:植物表皮細胞分泌的蠟膜;同翅目昆蟲的蠟腺、如高等動物外耳道的耵聹腺。
2、磷脂
磷脂對細胞的結構和代謝至關重要,它是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也是許多代謝途徑的參與者。分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兩大類。
3、糖脂
糖脂也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與細胞的識別和表面抗原性有關。
4、萜類和類固醇類
這兩類化合物都是異戊二烯(isoptene)的衍生物,都不含脂肪酸。
生物中主要的萜類化合物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E、K等。還有一種多萜醇磷酸酯,它是細胞質中糖基轉移酶的載體。
類固醇類(steroids)化合物又稱甾類化合物,其中膽固醇是構成膜的成分。另一些甾類化合物是激素類,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腎上腺激素等。
三、酶與生物催化劑
(一)酶
酶是蛋白質性的催化劑,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增加了反應物分子越過活化能屏障和完成反應的概率。酶的作用機制是,在反應中酶與底物暫時結合,形成了酶——底物活化復合物。這種復合物對活化能的需求量低,因而在單位時間內復合物分子越過活化能屏障的數量就比單純分子要多。反應完成后,酶分子迅即從酶——底物復合物中解脫出來。
酶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高度特異性和可調性;要求適宜的pH和溫度;只催化熱力學允許的反應,對正負反應的均具有催化能力,實質上是能加速反應達到平衡的速度。
某些酶需要有一種非蛋白質性的輔因子結合才能具有活性。輔因子可以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分子,也可以是一種金屬離子,或者二者兼有。完全的蛋白質——輔因子復合物稱為全酶。全酶去掉輔因子,剩下的蛋白質部分稱為脫輔基酶蛋白。
(二)RNA催化劑
T.Cech 1982發現四膜蟲rRNA的前體物能在沒有任何蛋白質參與下進行自我加工,產生成熟的rRNA產物。這種加工方式稱為自我剪接(self splicing)。后來又發現,這種剪下來的RNA內含子序列像酶一樣,也具有催化活性。此RNA序列長約400個核苷酸,可褶疊成表面復雜的結構。它也能與另一RNA分子結合,將其在一定位點切割開,因而將這種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序列稱為核酶Ribozyme。后來陸續發現,具有催化活性的RNA不只存在于四膜蟲,而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核糖體的肽基轉移酶,過去一直認為催化肽鏈合成的是核糖體中蛋白質的作用,但事實上具有肽基轉移酶活性和催化形成肽鍵的成分是RNA,而不是蛋白質,核糖體中的蛋白質只起支架作用。
細胞的重要性
細胞學是研究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生物學分支學科。
細胞是組成有機體的形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自身又是由許多部分構成的。所以關于細胞結構的研究不僅要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而且要進一步搞清每個部分的組成。相應地,關于功能不僅要知道細胞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而且要了解各個部分在功能上的相互關系。
有機體的生理功能和一切生命現象都是以細胞為基礎表達的。因此,不論對有機體的遺傳、發育以及生理機能的了解,還是對于作為醫療基礎的病理學、藥理學等以及農業的育種等,細胞學都至關重要。
真核細胞
真核細胞 eukaryotic cell 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圍的核)的細胞。其染色體數在一個以上,能進行有絲分裂。還能進行原生質流動和變形運動。而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則分別由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除細菌和藍藻植物的細胞以外,所有的動物細胞以及植物細胞都屬于真核細胞。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在真核細胞的核中,DNA與組蛋白等蛋白質共同組成染色體結構,在核內可看到核仁。在細胞質內膜系統很發達,存在著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和溶酶體等細胞器,分別行使特異的功能。
真核生物包括我們熟悉的動植物以及微小的原生動物、單細胞海藻、真菌、苔蘚等。真核細胞具有一個或多個由雙膜包裹的細胞核,遺傳物質包含于核中,并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染色體由少量的組蛋白及某些富含精氨酸和賴氨酸的堿性蛋白質構成。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繁殖,并進行有絲分裂。
原核細胞
原核細胞沒有核膜,遺傳物質集中在一個沒有明確界限的低電子密度區,稱為擬核(nucleoid)。DNA為裸露的環狀分子,通常沒有結合蛋白,環的直徑約為2.5nm,周長約幾十納米。大多數原核生物沒有恒定的內膜系統,核糖體為70S型,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均為單細胞生物。
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這類細胞主要特征是沒有明顯可見的細胞核, 同時也沒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擬核,進化地位較低。
原核細胞 procaryotic/prokaryotic cell 指沒有核膜且不進行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的細胞。這種細胞不發生原生質流動,觀察不到變形蟲樣運動。鞭毛(flagellum)呈單一的結構。光合作用、氧化磷酸化在細胞膜進行,沒有葉綠體(chloroplast)、線粒體(mitochondrion)等細胞器(organelles)的分化,只有核糖體。由這種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它包括所有的細菌和藍藻類。即構成細菌和藍藻等低等生物體的細胞。它沒有真正的細胞核(nucleus),只有原核或擬核,所含的一個基因帶(或染色體),是環狀雙股單一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circular DNA),沒有組蛋白(histone)與之結合無核仁(nucleolus),缺乏核膜(nuclear envelope)。外層原生質中有70 S核糖體與中間體,缺乏高爾基體(Golgi)、內質網(E.R.)、線粒體和中心體(centrosomes)等。轉錄和轉譯(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同時進行,四周質膜內含有呼吸酶。無有絲分裂(mitosis)和減數分裂(meiosis),脫氧核糖核酸(DNA)復制后,細胞隨即分裂為二。
古核細胞
古核細胞也稱古細菌:是一類很特殊的細菌,多生活在極端的生態環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無核膜及內膜系統;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質的合成、核糖體對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細胞的相似、DNA具有內含子并結合組蛋白;此外還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細胞也不同于真核細胞的特征,如:細胞膜中的脂類是不可皂化的;細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質為主,有的含雜多糖,有的類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極端嗜熱菌:能生長在90℃以上的高溫環境。如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發現的古細菌,最適生長溫度為100℃,80℃以下即失活,德國的斯梯特研究組在意大利海底發現的一族古細菌,能生活在110℃以上高溫中,最適生長溫度為98℃,降至84℃即停止生長;美國的J. A. Baross發現一些從火山口中分離出的細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環境中。嗜熱菌的營養范圍很廣,多為異養菌,其中許多能將硫氧化以取得能量。
極端嗜鹽菌:生活在高鹽度環境中,鹽度可達25%,如死海和鹽湖中。
極端嗜酸菌:能生活在pH值1以下的環境中,往往也是嗜高溫菌,生活在火山地區的酸性熱水中,能氧化硫,硫酸作為代謝產物排出體外。
極端嗜堿菌:多數生活在鹽堿湖或堿湖、堿池中,生活環境pH值可達11.5以上,最適pH值8~10。
產甲烷菌:是嚴格厭氧的生物,能利用CO2使H2氧化,生成甲烷,同時釋放能量。
CO2+4H2→CH4+2H2O+能量
由于古細菌所棲息的環境和地球發生的早期有相似之處,如:高溫、缺氧,而且由于古細菌在結構和代謝上的特殊性,它們可能代表最古老的細菌。它們保持了古老的形態,很早就和其它細菌分手了。所以人們提出將古細菌從原核生物中分出,成為與原核生物[即真細菌(eubacteria)]、真核生物并列的一類。
細胞的發現及研究史
絕大多數細胞都非常微小,超出人的視力極限,觀察細胞必須用顯微鏡。
1677年列文·虎克用自己制造的簡單顯微鏡觀察到動物的“精蟲”時,并不知道這是一個細胞。
1665年羅伯特·胡克提出細胞 在觀察軟木塞的切片時看到軟木中含有一個個小室而以之命名的。其實這些小室并不是活的結構,而是細胞壁所構成的空隙,但細胞這個名詞就此被沿用下來。
1827年貝爾發現哺乳類的卵子,才開始對細胞本身進行認真的觀察。
對于研究細胞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的是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
1838年描施萊登述了細胞是在一種粘液狀的母質中,經過一種像是結晶樣的過程產生的,并且把植物看作細胞的共同體。在他的啟發下施萬堅信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并指出二者在結構和生長中的一致性,
1867年德國植物學家霍夫邁斯特對植物,施奈德1873年對動物,分別比較詳細地敘述了間接分裂;德國細胞學家弗勒明1882年在發現了染色體的縱分裂之后提出了有絲分裂這一名稱以代替間接分裂,霍伊澤爾描述了在間接分裂時的染色體分布;在他之后,施特拉斯布格把有絲分裂劃分為直到現在還通用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他和其他學者還在植物中觀察到減數分裂,經過進一步研究終于區別出單倍體和雙倍體染色體數目。
與此同時,捷克動物生理學家浦肯野提出原生質的概念;德國動物學家西博爾德斷定原生動物都是單細胞的。德國病理學家菲爾肖在研究結締組織的基礎上提出“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名言,并且創立了細胞病理學。
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關于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核的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
1875年德國植物學家施特拉斯布格首先敘述了植物細胞中的著色物體,而且斷定同種植物各自有一定數目的著色物體;1880年巴拉涅茨基描述了著色物體的螺旋狀結構,翌年普菲茨納發現了染色粒,
1888年瓦爾代爾才把核中的著色物體正式命名為染色體。
1891年德國學者亨金在昆蟲的精細胞中觀察到 X染色體,
1902年史蒂文斯、威爾遜等發觀了 Y染色體。
1900年重新發現孟德爾的研究成就后,遺傳學研究有力地推動了細胞學的進展。美國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摩爾根研究果蠅的遺傳,發現偶爾出現的白眼個體總是雄性;結合已有的、關于性染色體的知識,解釋了白眼雄性的出現,開始從細胞解釋遺傳現象,遺傳因子可能位于染色體上。細胞學和遺傳學聯系起來,從遺傳學得到定量的和生理的概念,從細胞學得到定性的、物質的和敘述的概念,逐步產生出細胞遺傳學。
此外,發現了輻射現象、溫度能夠引起果蠅突變之后,因突變的頻率很高更有利于染色體的實驗研究。輻射之后引起的各種突變,包括基因的移位、倒位及缺失等都司在染色體中找到依據。利用突變型與野生型雜交,并且對其后代進行統計處理可以推算出染色體的基因排列圖。廣泛開展的性染色體形態的研究,也為雌雄性別的決定找到細胞學的基礎。
20世紀40年代后,電子顯微鏡得到廣泛使用,標本的包埋、切片一套技術逐漸完善,才有了很大改變。
開始逐漸開展了從生化方面研究細胞各部分的功能的工作,產生了生化細胞學。
人體細胞之最
體內最大的細胞
體內最大的細胞有各種說法:(1)按細胞直徑而言,要數卵細胞,其直徑約200微米,即0.2毫米(1微米=1/1000毫米)。(2)以細胞長度來說,當之為骨骼肌細胞,長的可超過4厘米。(3)而以細胞突出的長度來劃分,當之無愧的是神經細胞(也稱神經元)。神經元的軸突長的可達1米以上。故神經元可稱之為體內最大的細胞了。它們的活動受機體神經體液因素的調節。
線粒體最多的細胞
人體內線粒體最多的細胞是肝臟的肝細胞。每一個肝細胞內約有2000個線粒體。正常線粒體壽命為一周,線粒體可以通過分裂增生。線粒體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蛋白質,約占65%,其他成分為甘油脂、卵磷脂、腦磷脂和膽固醇等。線粒體內含有多種酶(蛋白質),主要作用是為細胞功能活動不斷提供能量,細胞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總能量中,大約有95%來自線粒體。肝細胞是體內生命活動最活躍的細胞。
溶酶體最多的細胞
溶酶體普遍存在于各種細胞中,不過數目不多,較線粒體為少得多。最多要數巨噬細胞,溶酶體內含有50多種水解酶。能夠消化細胞內衰老死亡的細胞器和吞噬進入細胞內的物質。因巨噬細胞具有很強吞噬和參與免疫應答作用。故溶酶體最多。
內質網最多的細胞
漿細胞是含有內質網最多的細胞。漿細胞是由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來的,是一種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終末細胞。
壽命最長的細胞
細胞是具有生命的機體結構和功能單位。人體所含細胞數量的多少,取決于個體的大小,而且細胞數量幾乎每一瞬間都有變化。細胞是在不斷生長繁殖之中,所以存在細胞壽命長短問題,這種長短,各類細胞差別也很大,如很多人知道的紅細胞壽命大約120天,而神經細胞的數量,出生時有多少以后就有多少,不能增加,可見神經細胞的壽命最長。俗話說:“萬兩黃金易盡,一線江河永存”,腦細胞死一個就少一個、衰老便不由人愿了,可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是有些道理的。
細胞的趣聞
人的身體有大約6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中含有的分子數相當于銀河系中星星數量的一萬倍那么多!2. 人體最大的細胞是女子的卵細胞,其直徑約為1/180英寸。人體最小的細胞是男子的精子。175000個精子細胞才抵得上一個卵細胞的重量。
細胞生物學的教科書
翟中和:《細胞生物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鄭國锠:《細胞生物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魯潤龍 顧月華:《細胞生物學》,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
汪堃仁 薛紹白 柳惠圖:《細胞生物學》(第二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韓貽仁:《分子細胞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細胞的分化和癌變
細胞的分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也是當今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生物體的的各種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為什么會有明顯的差異呢?這就和細胞的分化有關。細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那些形態的相似,結構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細胞群叫做組織。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順序組成器官。各種器官協調配合,形成系統。各種器官和系統組成生命體。細胞的癌變是細胞的一種不正常的分化方式。每個正常細胞細胞核內都有原癌基因。發生癌變的細胞原本是正常細胞,由于受到外界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作用,導致細胞內原癌基因被激活,激活的原癌基因控制細胞發生癌變。
癌變的細胞在細胞形態、結果、功能上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細胞 (雜志)
《細胞》 Cell
所屬學科 生物學
語言 英語
詳細出版信息
出版社 細胞出版社 (美國)
出版歷史 1974年始至今
頻率 雙周刊
開放獲取 文章在出刊12個月后
《細胞》(Cell)為一份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主要發表實驗生物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細胞》是一分深受關注并具有較高學術聲譽的期刊,刊登過許多重大的生命科學研究進展。與《自然》和《科學》一樣,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志之一。其2005年的影響因子為29.431,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廣受引用。
《細胞》是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發行。
癌細胞的七項新知識
新知一:每個人體內本來就都有癌細胞,這些癌細胞除非數量增長到數億個以上,按一般的標準檢驗都不會檢出。當醫生告訴癌癥病人說:“治療后沒有癌細胞了”時,指的是癌細胞的數量不足以顯示而已。
新知二:當人的免疫系統夠強時會摧毀癌細胞,使其無法增生繁殖而成腫瘤。
新知三:如果人有癌癥,表示這人營養失調。原因可能有先天性、環境、食物、生活方式等等。
新知四:改變飲食內容、方式,能增強免疫系統。
新知五:肉類蛋白質不易消化,留在腸道的未消化肉類過多,會腐化產生毒素。
新知六:癌癥是肉體與心靈的疾病,積極、正面的精神可以避免癌細胞生長,生氣、不原諒、苦澀造成體內壓力及酸性。人應該擁有愛、原諒的精神,放松享受生活。
新知七:抑制癌細胞的營養需求,有利于抑制癌癥。
減少糖的攝入。因為糖是癌細胞最好的養分。而且,最好以天然代替品,例如少量蜂蜜代替糖。
癌細胞喜歡酸性環境。新鮮蔬菜與果汁、全谷、堅果及少量水果,可制造堿性環境。每天盡量飲用新鮮蔬果汁。
避開咖啡、巧克力,可飲用綠茶。
喜歡:目前只知道可以贈送鮮花禮盒類給大力提升好感度。
注意大力需要親密度二級才可以開啟贈禮,先聊天提升親密度。大力親密度獎勵裝扮“毛毛蟲”,有專屬動作可以變成毛毛蟲,親密度20級毛毛蟲頭,25級毛毛蟲鞋,30級毛毛蟲服。
1、彩虹姐姐(寵物店老板)
喜愛:胡蘿卜,章魚,漿果燒餅
2、絲爾特(服裝店老板)
喜愛:蘋果,彈跳甲魚湯,羊毛
3、埃里克斯(家具店老板)
喜愛:紅木,銅礦,甲魚,棉花糖豆漿
討厭:南瓜
4、梅森(種子店老板)
喜愛:草莓
討厭:鯰魚
5、弗禮德(白熊,游戲店老板)
喜愛:香煎鱈魚,鯰魚,冰川蝦
討厭:鯉魚
6、花嬸(回收攤老板)
喜愛:毛毛花,葡萄,椰子水果撈
7、瑞琪(團長)
喜愛:小丑魚
8、茜茜(占卜師)
喜愛:麻辣小龍蝦
9、尤尤(牧場老板)
喜愛:向日葵
10、菩提(拉姆學院院長)
喜愛:清炒毛毛豆,奇異果,香蕉
11、艾米(記者)
喜愛:胡蘿卜蓋飯
12、杰西(向導)
喜愛:小麥牛奶蛋粥
占法就是占卜體系。占測是以一定的工具(實物或圖形,卦屬于圖形)做預測,占法就是占測的理法和方法。
不同角度有不同分類。
1、從時代角度看
分為原始占卜、理式占卜。原始占法層次低,只講究機遇,如拋石子以定吉兇,等等。理式占法是理論體系式的占法,如中國上古時期的三兆卜法、三易占法、印度和西方的占星學,都有發達的理論體系。
2、從世界文化大區的主流占法看
有東亞占法,印度占法,歐美占法等。東亞占法的特色是八卦、九宮、陰陽五行加天干地支,流行于中國、朝鮮、日本、越南、新加坡及東南亞華人社區。印度占法,特色是高度占星學,據說印度“納迪”不亞于中國的鐵板術,另外吉普賽人的水晶卜本來就屬于印度文化。歐美占法,主要是繼承東方(埃及和印度)的占星學等。
3、從易卦角度看,分為易占類與非易占類
易占是以八卦為基礎的占法,另外,六卦體系里的六卦天文式(即黃帝內經六氣學說里的客主加臨),也是一種易占。更多內容參看“占法”詞條。 非易占法很多,如六壬、打卦、夢占法、靈棋法、鳥占法等等,如古越人的雞卜、吉普賽人的水晶卜。
梅花易數編輯
梅花易數書籍圖片
梅花易數書籍圖片
梅花易數,創始于邵雍—康節先生,是北宋慶歷年間之人。據說他“隱處山林,冬不爐,夏不扇,蓋心在于易,忘乎其為寒暑也”。做學問至如此,實在令人欽仰不已。不過,在《正宗梅花易數》序文中,這套占卜法似乎另有師承,只是經由康節先生發揚光大而已。事實如何?我們不得而知!這是歷史公案,不必去打擾我們學卦的興致。中國文化本就博大精深,大都歷經千百年來之錘煉,才能成就一家之言。要嚴格說創始者為誰,是有些不容易的。更何況古人并不注重版權,又如何追究呢?
文王圣卦編輯
講到文王圣卦之前,必先得提到“五行斷易”。它是以渾天甲子,即納甲安在六爻之上,又有世、應、身三爻,財、官、父兄、子五種用神;以之間的生克變化來斷休咎吉兇。文王卦就是在五行易的基礎上,加上天干、六獸、神煞等配件所形成的占卜法。許多人僅知有文王卦,而不知有五行斷易,實質上二者并無很大的差異。因為五行之生克制化,才是主體,神煞六獸不過是更細微的呈現某種既定的結果而已。文王卦雖名“文王”,其實只是上托周文王之名,也有紀念他的意思。以斷卦的角度來說,他與《周易》的關系已漸行漸遠了!體系上雖跟梅花易數不盡相同,但在重視五行生克的角度上,是有其雷同處的。也可說都是重先天一系也,而文王卦已經加入了許多如同子平八字的論述了。
塔羅牌占卜編輯
“塔羅”一詞,有約半數神秘學者相信是取自埃及語言的TAR(道)和RO(王)兩詞,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羅”本身也就是指身為王者,他應該具備的正確決斷力,這也正是塔羅預測方式的起源。也有的說來自古羅馬。在拉丁語中,Rotr代表“生命之輪”。有說來自希伯來。在猶太語中,Tarah代表“法則”。有說來自波斯。吉卜賽語Tar即代表撲克牌,講Tar一詞傳入歐洲的便是吉卜賽人。也有許多研究塔羅牌的人相信,我們今天所用的紙牌源自于中國推測儀式中的竹簽和唐朝的“葉子戲”紙牌。所以塔羅牌的出處已經很難找到真相。
塔羅牌占卜大體上分兩類, [1] 一是預測,二是指引。在預測中,以當事人的出生時間來推算其性格、一生的運勢或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所發生的事情。在指引中,遭遇到特定問題時尋求明確的分析和建議。通常大家覺得塔羅牌只要買牌回來拿著“使用說明書”就可以自學,但其實,若非領悟力極強的人,都是需要導師來領進門的。尤其現在大多書籍不負責任,內容亂七八糟東拼西湊,看書有時候反而會造成誤導。塔羅牌每套的牌意都不盡相同,大部分專業塔羅牌都沒有“說明書”的。
目前流行的占卜方式有兩種:
1. 是問求者親臨占卜館面對面占卜。(這種占卜方式最古老,通常來說占卜效果是很好的)占卜館幾乎各地都有,只是比較難找,有緣就能相遇。
2. 找占卜師進行一對一的。(雖是新興占卜方式,找對占卜師,效果和面對面無異)師的尋找技巧,可以去找一些名氣和口碑都比較棒的,如為有償預測,可以先試測幾個問題,覺得不錯再繼續,另外一些免費占卜的要么是搞活動,要么就是一些新手鍛煉自己的技術,技術好的通常以收費為主。
3. 利用塔羅牌占卜軟件來完成占卜(CPU占卜只是一種娛樂方式,完全是游戲性質)這種軟件到處都是,隨便搜索一下關鍵字能找到一大堆,保證玩到手軟,而且保證每個占出來都不一樣。
占卜指南
占卜前的準備
- 時間:任何時間皆可,但要心境平和且不容易被打擾的時間。
- 地點:請先選擇一個安靜不易受打擾的地方,如此較能集中注意力。
- 心情:務必要誠懇,并請摒除心中的所有雜念。
#1# 什么是算命?
算就是分析,計算。命就是人的命運。算命合起來就是分析人的命運狀況。算命學屬于周易預測術的一部分,只是周易預測學的一個分支而己。周易預測學從預測的范圍來講,主要包括算命,測事(就事論事),看風水這三項。算命只局限在人的命運的范圍之內。像太乙,奇門遁甲,六壬,八字,六爻,梅花,紫徽都屬于周易預測學的范圍。
#2#算命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算命,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出生時間(年月日和時辰這四項)排出具體的八字,大運,小運,流年等一些信息。然后分析命中的富 貴 貧 賤 吉 兇 禍 福等信息。最后把相關信息告知求測者。這就是算命。
#3#算命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目前社會上90%的大師都以準確的推斷出富 貴 貧 賤 吉 兇 禍 福等信息為最高境界。就是說把一個人的信息預測出來然后告訴對方,預測過程也就結束了。比如說命中有財還是無財,是長壽還是早亡,以后有沒有意外傷身之事發生之類的事情。其實這是錯誤的,這與醫生只告訴病人的病情而不開藥治療是一回事。真正的命理師首先要分析命中不利的因素,然后加以調理并最終改善人的命運狀況,使人生向最好的一面發展。這樣的預測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才是最有指導意義的。
真正的命理學首先要推斷出命中的吉兇禍福,然后找出產生吉兇的原因,為什么吉?為什么兇?產生吉兇的根本原因找到了,那么就可以趨吉避兇改善命中的不利因素。這就是理解學,預測學,決策學三學合一才是真學。真正的命理學就是理解學,預測學,決策學三者合一的結果。
所以,算命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命中產生吉兇的根本原因,讓人們學會趨吉避兇。而不是只告訴別人吉兇。真正的算命術不是分析命中的兇吉,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