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種占卜,叫揲蓍法.它的方法過程在河圖中講的很詳細...1.用49根蓍草進行推演.把49根蓍草著一個太極.2.把49根蓍草任意分開.一分為二.太極生兩儀.3.把右手的蓍草抽出一根掛起不用,叫掛一象三,表示三才。4,把左右手的蓍草四根四根的數,表示一年有四季.也表示四象,5,把左右手四根四根的數,余下的根數.叫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重要強調五年再閏。6,三揲之后,結果是24根,用4除,得6,表示老陰變。7,結果是28根,表示少陽不變,8,結果是32根,表示少陰不變。9,,結果是36根,表示老陽變。10,中間10和5相乘得50,只用49根蓍草.表示大衍之數五十,只用四十九。河圖是一張講述揲蓍法過程的圖,現代人只要看到河圖,就會它那古老的占卜方法。 或者 按照朱熹的解釋,基本步驟為“四營”,這四營就是“分兩”、“掛一”、“揲四”、“歸奇”。所謂分兩,是說將四十九根蓍草隨意分成兩堆;掛一是說將左邊一堆中取出一根放在左手的手指之間;揲四是將左右兩堆蓍草每四根一組去數;歸奇是在揲四之后將兩堆中所余的“零頭”(最后四根夠一組也算零頭)合并,再加“掛一”的那一根,這樣結果不是五就是九,這就是所謂的“一變”。一變之后,除去五或九,將剩余的四十四根或四十根蓍草混合,再按上述方法進行“二變”、“三變”,結果不是四就是八。三變之后減去上述之和,剩下的數有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和二十四四種,再除以四,分別得到九、八、七、六這四個數。九為老陽,八為少陰,七為少陽,六為老陰,這就是所謂的“過揲法”。 還有個方法,你去書店里找本《周易》上面都有介紹的。
賣一本周易全書看一下吧
需要生辰八字。就行了。
卦辭是綜述,具體還是要用爻辭動爻代表事情的動向。占卜的種類非常多,而真正用到爻辭來卜筮目前確實很少的。
如你所說抽到坤卦,先看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你就要知道你的定位,你不需要出主意,你要做的就是配合,往西南要比東北好。這是第一眼要看的卦辭。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卜筮方法,但是都是有動爻的,比如第一爻動,看爻辭“履霜,堅冰至。”你就知道踩到霜冰就要到了,這是要注意見微知著。又比如第四爻動“括囊,無咎無譽”你要知道管好自己的嘴巴或者不要把手伸的過長。
其實用起來很簡單希望我的解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易經六十四卦是《未濟卦》,原文和白話講解如下:
原文: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白話:《未濟卦》象征事未完成:經過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貍渡河快到對岸了,卻浸濕了尾巴,則沒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話:《象辭》說:《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克,象征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話:初六,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會有麻煩。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白話:《象辭》說:“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說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氣力,急躁冒進,結果招致麻煩。
原文:九二,曳其輪,貞吉。
白話:九二,向后拖拉車輪,使車不快進,堅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白話:《象辭》說: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原文: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白話: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但有利于渡過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白話:《象辭》說:“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說明此時所處的位置不當。
原文: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白話:九四,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以雷霆萬鈞之勢征討鬼方國,經過三年的激烈戰斗終于得到了勝利,被封為一個大國的諸侯。
原文:《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白話:《象辭》說:“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說明實現了建功立業的志向。
原文: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話:六五,堅守正道或獲吉祥,沒有什么悔恨;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有誠實守信的德行可以獲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白話:《象辭》說:“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說明此時正在事情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應該具有誠實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獲得成功,光彩煥發,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話:上九,滿懷信心,充分信任眾人,這時可以安閑自得地飲酒作樂,沒有什么災禍;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則說明過分信任他人,將會損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白話:《象辭》說:“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這樣喝得醉醺醺的,就會誤了大事,就有滅頂之災,這是放縱自己沒有節制的結果。
擴展資料:
《易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成書背景:
中國早期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
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故事演易:周易六十四卦詳解(典藏圖文本)》在對《周易》原文進行簡要講解的同時,穿插了一些歷史故事和中國的傳統名畫。一直以來,《周易》被公認為是一部與卜筮有關的古老著作。實際上,“易”就是“容易”的意思,《周易》不過是當時通行的一部比較完整的教科書而已。
儒家在《周易》的基礎上纂集而成的《易經》,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倡導封建思想來與倡導人本主義的墨家進行論戰。人本主義是現代思想的意識核心,所以墨家敗給儒家是與歷史的階段性與局限性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易經》的出現,儒家才得以扭轉了本來不利的局面,所以在以后的儒家學者便極力地掩飾《周易》的本來意圖,把它作為傳播儒家思想的工具來使用。
《周易》中以《乾》、《訟》、《歸妹》等十四卦主講;以《蹇》、《困》、《解》等十四卦主講處世哲學,這是所用篇幅最多的兩個部分。其余的便分別講述了農牧、醫療、軍事、禮儀、建筑、工業、商業、冶金、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可以說《故事演易:周易六十四卦詳解(典藏圖文本)》在卦、爻辭的釋義上是立意鮮明、觀點獨特的;故事解說也是通俗易懂,慧在其中;64幅配圖更是寓意深刻,妙會無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可讀性,用以體現《周易》是“教材”這一主旨。囿于我們的水平,繆誤之處還希望大家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