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梅花易數,體卦與用卦。
在古代有一種占卜,叫揲蓍法.它的方法過程在河圖中講的很詳細...1.用49根蓍草進行推演.把49根蓍草著一個太極.2.把49根蓍草任意分開.一分為二.太極生兩儀.3.把右手的蓍草抽出一根掛起不用,叫掛一象三,表示三才。4,把左右手的蓍草四根四根的數,表示一年有四季.也表示四象,5,把左右手四根四根的數,余下的根數.叫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重要強調五年再閏。6,三揲之后,結果是24根,用4除,得6,表示老陰變。7,結果是28根,表示少陽不變,8,結果是32根,表示少陰不變。9,,結果是36根,表示老陽變。10,中間10和5相乘得50,只用49根蓍草.表示大衍之數五十,只用四十九。河圖是一張講述揲蓍法過程的圖,現代人只要看到河圖,就會它那古老的占卜方法。 或者 按照朱熹的解釋,基本步驟為“四營”,這四營就是“分兩”、“掛一”、“揲四”、“歸奇”。所謂分兩,是說將四十九根蓍草隨意分成兩堆;掛一是說將左邊一堆中取出一根放在左手的手指之間;揲四是將左右兩堆蓍草每四根一組去數;歸奇是在揲四之后將兩堆中所余的“零頭”(最后四根夠一組也算零頭)合并,再加“掛一”的那一根,這樣結果不是五就是九,這就是所謂的“一變”。一變之后,除去五或九,將剩余的四十四根或四十根蓍草混合,再按上述方法進行“二變”、“三變”,結果不是四就是八。三變之后減去上述之和,剩下的數有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和二十四四種,再除以四,分別得到九、八、七、六這四個數。九為老陽,八為少陰,七為少陽,六為老陰,這就是所謂的“過揲法”。 還有個方法,你去書店里找本《周易》上面都有介紹的。
1.硬幣法,帶字的一面為陽,另一面為陰。每卦由六爻組成,故準備六個銅錢或硬幣,把其中的一個硬幣用筆做個標記。用手或器皿把硬幣搖一搖,然后把硬幣從上到下擺好,看是啥卦,看標記在哪個硬幣上就是第幾爻。然后結合現實理解爻義。有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這樣理解對不對。這是就需要斷吉兇,分對錯。我有384爻每爻的吉平兇。占完一卦后,我都會再占一卦,問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吉是對,兇是錯,平是對一半錯一半。占卦是再與天師溝通,不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他都會如實回答,就算欺騙你是為你好。但這種占法有聲音不隱蔽,下面是字數法。
2.字數法.原理是先天八卦:乾1巽2離3艮4兌5坎6震7坤8。在書上隨意看選3個字數筆畫如:“學”“算”“卦”筆畫分別為8,14,8。前兩個數若大于8分別÷8的倍數,取余數。若小于或等于8就取這個數。“學”取8為坤,“算”取6為坎,合起來就是地水師卦。最后一個數÷6得余數定是哪一爻。故“卦”字8÷6余2,故取第二爻,地水師卦二爻為“在師之中”意思是老成持重打勝仗,為吉爻。
注意:信則靈,不信則不靈,人要有良知和道德底線,卦象如果讓人作惡,就不要跟著他走。
如果需要384爻每一爻的吉平兇。可以和我要。
教你種簡單的吧,三枚同樣的硬幣,想著想測的事,在手中搖幾次拋出,一共這樣六次就得出六個爻,即一卦,第一次的為初爻,在最下面,最后一次為上爻在最上面,2背為\\少陰,
一背為少陽\
,3個背為叉老陰,3個正為老陽,叉和圈為變爻就是變成其他的爻,老陰變陽,老陽變陰,然后得出另一卦,即變卦,也可能沒有變卦,然后你看書解釋就行了。
所謂易經八卦“算命”,主要是通過易經的八八六十四卦,配以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用以測算已經發生的事和可能要發生的事,如:天時,求官,風水,婚姻,捕盜,遺失,出行,交易,尋人,見貴,田種,求財,六甲,望事,疾病,詞訟等等。算卦先生在讓人搖卦之前,總是先警告說,只能測一件事,多了不行!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是易經八卦算命的背后,遵循著一條哲學原理:偶然事件和偶然事件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或者說,兩個偶然事件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國人最為熟悉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對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經典概括: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趨勢向,它們產生的原因及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現象表現出來,由此為自己開辟道路,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純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必要補充,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并受到其制約,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說得實在是晦澀難懂,其實很簡單。比如,一個卵子,和成千上萬個精子中的一個相結合,是一件極其偶然的事件,然而,這一偶然事件卻和多少年前一對男女偶然相遇有著必然的聯系。沒有前一個偶然事件,就不可能有后一個偶然事件發生。所以說,偶然事件和偶然事件之間是相關聯的。
運用易經算卦的過程一般是先確定要算的一件事,比如,丟了東西,看看到哪個方向能找到。然后搖卦,有很多種搖法,最常用的是用三枚乾隆銅錢,先后搖六次,按照每次搖出銅錢正反面所對應的陰陽爻,得出卦形,即六十四卦中的一卦。丟了東西,是一個偶然事件,搖出來的一卦是另外一個偶然事件,然而,這兩個先后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偶然事件是相關聯的。
老祖宗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易經的偉大和玄妙之處就在于,通過對后一個偶然事件的分析,可以推斷出與其有著必然聯系的前一個偶然事件的情形。就好比易經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函數,輸入一個變量,便可得到一個仍然含有未知數的方程,通過對方程的解析,可以得到方程的近似解。至于解的精確度如何,當然,還是要看解方程的人的道行高低。然而,無論這個“解”能否被正確表達出來, “解”都已然表現在所得到的卦象之中了。
能否悟透,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個有很多種方法,總體來說很復雜很難講清楚。用銅錢或者普通錢幣是比較簡單的,三個銅錢在手里拋出六次,三個正面就是老陽,兩個正一個反就是陽。三個反就是老陰,兩反一正就是陰。六次得出六個陰陽幺,第一個在下面,依次往上羅。比如說你搖出六個陽,那么就是乾掛,老陰老陽是變的,老陰變為陽,老陽變為陰,這樣的話你就又有一卦了,這個老陰老陽變過得出的卦叫變卦,比如說你搖出一卦,沒有變的時候叫本卦,變了以后叫變卦。比如說我搖出乾卦,第一幺是老陽,變后得出屯卦。那我這次搖出的就是乾變屯卦。得出卦后就要解卦,64卦各有6種變卦。根據不同的解釋也就是爻辭得出最后的結論。還有一種是64卦沒卦有64種變卦,這個解卦就更復雜了。通常一卦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變卦的話,就不算變卦,直接算本卦就行了。這個要長時間的學習才可以運用自如。最主要的是心誠,心不誠再怎么算都是沒用的。還有一些方法比較復雜,比如說要用51個秸稈,這個就更費時間,操作起來也很繁瑣,我這里就不給你介紹了。其實這些都是形式,沒有固定的,最終目的是得出卦。高手不用這些也可以,比如說他可以看時間,看六次時間,單數就是陰,雙數就是陽。主要是用心。每天只回答一個問題沒想到遇到你這道題,打了半天系統還不給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