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科儀我有,我們地方道士陰陽教做,沒有師傅教你不會用的。
道教科儀,以“濟世度人”為宗旨舉行道教齋醮活動,俗稱做道場。道教的道場是由一個一個科儀組成的。不同的科儀有不同的內容。做道場的目的就是通過科儀中道士的誦念經禮懺,唱贊吟偈,步虛旋繞,步罡踏斗,召請神靈蒞臨醮壇,達到賜福延齡、升仙度亡的目的。
[念經] 念經是道場中最常見最普遍的一種道場,就是單純的誦念經文的意思。根據信徒的不同目的,道士可以誦念不同的經文,例如:《三官真經》、《北斗經》、《高上 玉皇本行集經》、《太上老君說五斗經》等。道經中說,“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賴,其福難勝”。清經可用于 超度先靈,也可為祈福所用。靈寶派認為,人在世,嘴巴的業障特別多,用念經的方法即能減少心、意、口三業,同時也能夠達到祈福、度亡的目的。
[拜懺] 拜懺也是道場中最常見最普遍的一種道場,是單純的誦念懺文的意思。清懺和清經的區別只是誦念內容的不同。清懺誦念的懺文,一般包含對神懺悔所犯錯罪的內 容,因此,拜懺一般使用于度化亡魂、拔罪超幽的道場之中,常用的懺有:《玉皇宥罪寶懺》、《九幽拔罪寶懺》、《北斗懺》、《南斗懺》、《升度懺》等。
[發符] “符”原指古代調動兵將所用的兵符。而道教以“符”作為遣神召將的信物。發符就是道士按照信徒的要求,以靈符召請天將、功曹、符使專遞等神,將符 文通報三界帝闕的科儀。發符科儀中,道士通過發奏啟師,行法變神,化符召將,通疏送符等儀節,將信徒的賜福延齡、度亡升仙的愿望上達給神靈。發符科儀起于 東漢,儀式幾經演變,不斷豐富。發符儀約形成于北宋,有悠久的傳承歷史,音樂激昂,內容變化豐富。
[進表] “表”是古代大臣書寫給帝王的疏文。而在道教中則是由道士按照一定的格式為信徒按照所求目的書寫的“信”。每當擇日開壇進表時,法壇道士們就需要 通過拈香跪拜、起首作揖、敕水灑凈、變神存思等等系統的過程啟請神明、功曹。再由高功法師,步罡踏斗以本身元神飛到天庭默念表文,啟稟上蒼以求安泰。將表 文呈于功曹仙官,再送往仙府門第。
[地獄燈] 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燈儀”,在《道藏》中收錄有《萬神燈儀》、《九幽燈儀》、《血湖燈儀》等等。最常用的是“血湖燈”,主要是以啟請神明,例如 “三官大帝”或者“太乙真人”按照燈儀的不同。放出大毫光,潛入地獄救出罪魂,所以“燈”有了“上照諸天,下照諸地,八方九夜,并見光明”的能力。從燈儀 不難看出道教正一派對沉溺魂魄的憐憫與慈悲。希望通過此道場,從而使得幽魂解脫,真是《度人經》中所云的“異骨同親”的最典型表現。
[煉度] “煉”是“一語雙關”,指以法師的“內煉”去“交煉”亡魂。因為人生在世誰能沒有毛病?這種毛病同樣在死后也會繼續下去,信徒希望通過召亡宣化, 經咒加持,再由法師元神交煉從而讓亡魂脫離疾病。反映了人民對疾病的反感,對亡靈的惦念。最后,交煉的亡魂將飛升南宮,享福逍遙。
[告斗] “斗”乃“紫光夫人斗母元君”的意思。在諸多度亡道場中,專門使用到該科儀。希望通過化符、通疏、書空、念咒以及金鐘玉磬叩首拜揖,啟請元君放光照地獄,救度沉溺魂魄。然后升上大梵宮逍遙自在。“告斗”只需要三位法師,但是依然十分熱鬧。
[施食] 施食就是佛教講的“放焰口”。“焰口”本是印度的一種餓鬼的名字,阿難尊者在修行時碰上了一個喉嚨細、肚大食量也大的鬼那就是“焰口”,后來他急急忙忙去 找釋尊,釋尊變口傳了《瑜伽焰口》,佛教傳入中國后,焰口施食變被道教轉化為“靈寶施食濟幽科儀”道士通過宣說靈章,念咒化符,將壇桌上的米粒食品變化為 亡魂的法食甘露,并且讓“沉淪六道、三途五苦、十類四生”之游魂也得到沾濡和飽滿,達到亡魂超陰、共涉仙鄉的目的。施食歷史悠久,是道教常用的度亡法事之 一。施食中還要設“寒林壇”專門祭祀鬼王。道藏中收有《靈寶施食法》一種。《靈寶施食法》成書的時代已不可考,但其行儀方式和內容結構和“至夜靜,望空默念”,所念的有凈三 業咒、土地咒、救苦經、普照鬼神咒、甘露開咽喉咒、化食咒、五廚咒(《五廚經》)、 解冤咒,逐一宣傳三皈依、九真戒和四大誓愿,最后以散食咒結束,稱此施食功德令 “宗親師資并眷屬,普及諸眾生,皆成無上道”。《靈寶施食法》中的咒語多有仿效 梵音,但與佛教蒙山施食的梵音咒語亦不同。至于南宋時期道教科儀總集中的施食科儀, 則多具道教自身的特點。
[開光] “開光”就是為神像(或畫軸、或雕像)請光分靈的科儀。因為,神像、法器在沒有開光以前只是一個雕塑品或是普通的水墨畫。在開光科儀中,行法高功通過上香 請神,十獻散花,通疏焚化,請光分靈,朱筆點竅,明鏡開光,達到神像金光覆映、神通萬化、福佑生民的目的。經過開光的神像,按例須留廟經宿,次日才可以請 回本地或家中奉祀。科儀音樂跌宕起伏,鑼鼓喧天,特別是到了高功呈送關告的文書上天上時,使眾人眼花繚亂、欣然不已。開光科儀表現了道教信徒對神靈的崇 敬,并且希望經過法師開光點竅后的神靈供奉于家中或是店中,能夠心想事成,幸福康泰、驅邪輔正。
[拜斗安太歲] “太歲”為兇神,在地與木星相沖。然而該年出生與隔六年出生的人就會受到牽連,叫做“太歲煞”。然而通過道士的念經、畫符、禮神、拜愿則可消除該“煞”。
[該科儀與古代的堪輿風水有關。主要是安鎮龍神、土地。不起土府之煞。保平安。先由道士請水念章再點敕八方按灶神安五方。奠五方五土龍神。
[還受生] 還受生是正一派的科儀。指的是由道士誦念《太上老君說五斗金章受生經》、《祿庫受生經》的道場。正一派道眾于農歷初一和十五(塑、望之日)于大殿舉行還受生科儀,以超度先亡。
[度橋] 這里所謂的“橋”乃“升天托化橋”而不是所謂的“奈何橋”。道眾通過念咒化符、金鐘玉磬等步驟將亡靈送度過橋,讓他踏上升天路。
[朝]古代大官皆在卯時之宮中報道,而后上朝。“朝”在道教中解釋為禮神明、供神明,主要有“三朝”、“五朝”等
[化壇卷簾]化壇指道士將舉行齋醮的壇場幻化為瑤壇仙境、 神仙世界;卷簾指啟請仙真降臨壇場時,如同人世君王臨朝聽政,卷簾聽取高功面陳奏 疏。 化壇卷簾可以作為一種儀式元被包含在其他儀式體之中,也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科 儀。《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開度黃箓齋五日節目》記述了建齋第一日“入夜,請光分燈, 次關金箓燈,次宿啟告齋”以及“行卷簾儀,上表入壇”的內容。這里的“卷簾儀” 當是獨立的儀式體,而江南地區目前演習的進表科儀,就將化壇卷簾包含在進表科儀之 中,作為一種儀式元。
[分燈] 分燈是齋醮中燃點壇場燈燭的常用儀式元,起初是獨立的儀式體,后來則被包含在 別的儀式體中,作為某種齋儀的一項內容。 據《上清靈寶大法》稱:“欲薦拔陰靈照破幽暗之燈,須得慧光之法,方能降三光 之慧,以接凡火之光,方能追攝受度。如無此法,只是凡火之光不能超脫矣。”它認 為壇場燈燭之火非同凡火,必須取得日月星三光之“慧火”才能使燈燭具有上照天庭、 下徹地獄、拔度亡靈的功用。
[解冤釋結] 在科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謂冤結,主要指世間種種人際冤對,引起了陰訟牽連、人鬼牽連,陰鬼受難,陽世受報等,認為須用科儀和符文,解冤釋結,以求陰鬼升仙,陽世平安。宋代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三稱:
“凡 人處世,多因躁心害物,或欠命負財,積諸冤結,以致陰訟牽連,無由托化,既承天恩開度,得領薦修,但其間怨氣切齒,因邂逅恐生紊亂,當依齋法用符文,隨事 與之解釋,使回心向道,解結和冤,庶可同登樂土矣。”在道教科儀中有獨立的解冤釋結齋儀,也有將解冤釋結的內容包含在某些科儀中,前者如《太上道君說解冤 拔度妙經》《太上三生解冤妙經》和《元始天尊說東岳化身濟冤保命玄范誥咒妙經》等,后者如煉度儀和施食儀。不論是獨立的齋儀或是被包含在某些科儀中,解冤 釋結都屬于黃箓類的內容。
早期道教的《太平經》認為,以道德準則為指導思想的社會是無冤結社會,稱“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 悉養,無冤結”,認為“君為父,象天 臣為母,象地 民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擾擾之屬,悉當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 也,乃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一事有冤結,不得其處,便三毀三兇矣”。而神仙世界,也是“諸神相愛,有知相教。有奇文異策相與見,空缺相薦相保,有小 有異言相諫正,有珍奇相遺”。以這樣一種無冤結的太平社會理想作為追求的目標,反映了兩漢社會絕大多數民眾在被壓迫,被剝削的冤對中尋求出路的一種美好愿 望。但是,據現存的史料,早期道教的科儀似乎尚未有解冤釋結的內容。
[禮三師] 是科儀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所謂三師即度師、籍師和經師,有天上和人間二種。“天上三師者,太上老君為度師,虛皇大道君為籍師,元始天尊為經師 也”。人間三師者,“所為師者曰度師,度師之師曰籍師,籍師之師曰經師”。在科儀中,道士要先存念人間三師,次存念天上三師,“乘青黃白三氣下降,心禮三 拜,次五方衛靈訣,隨方掐卯午酉子中,內思五臟、五岳、五星、五帝,各統從官兵馬,備衛身中,四靈列侍,五色慶云,滿身直射,五方罩覆,壇所吻合。內外之 境,無感不通”。故唐代道士張萬福在《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中稱:“先存三師,然后行道。凡厥讀經、講誦、行道、燒香、入室、登壇,皆先禮師 存念 次當起愿,開度九祖,及以己身。此法不遵,真靈靡降。”即將“禮三師”置于行儀之先的地位。尊重師長是道教的傳統。《道德經》第二十七章有云: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意思是不尊重他的老師,不珍惜老師的借鑒作用,而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最大的迷誤。
[散花] 是齋醮儀式組成中常用的儀式元。陸修靜《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 稱,天上神仙臨降醮壇時,“皆駕飛云綠軿,八景玉輿。從真人玉女手把花旛,前導鳳 歌,后從天鈞,白鶴獅子,嘯歌邕邕,燒香散花,浮空而來”。因此,散花原是想象 中神仙鑾駕行儀的一部分。道教儀式常把醮壇幻化為神仙居處的瑤壇,存想自身為神仙 臨壇弘道,因此,遂以散花作為頌贊神仙和幻化醮壇的儀式內容之一。 中國古代祭儀中并無“散花”的形式。道教的“散花”源于佛教,但又有自身的特 點。佛教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和《華嚴經》中,都有“散花”一品,稱“散花于佛 上,是為供養佛寶”。認為在佛前散花為對佛的供養,據傳,魏世祖曾在四月初八 浴佛節時親臨門樓觀看行佛,散花敬禮。現在南亞地區仍有撒花瓣以迎尊貴的民俗,當 是古時散花禮俗的遺風。佛教的散花,多用鮮花,后也有改用紙花的。 道教的“散花”,并不實地拋撒鮮花,只是誦唱。陸修靜的《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 有在巡行中詠唱的步虛詞多首,如“諸天散香華,倏然靈風起”,“靈風扇奇奇,清香 散人衿”,“香花隨風散,玉音成紫霄”,“真人把芙蓉,散花陳我愿”等。
一種美容手法
開光臉是運用物理,光學,秘方三種療法相結合,把皮膚最底層的有害物質提取到皮膚表皮使其自然脫落,從而呈現白皙,透亮,水嫩的膚色,開光臉還可以改善敏感肌膚,祛除細小皺紋,收縮毛孔,淡化黑眼圈等。
飾品、法物,如未經開光加持,則未開光明,未開六神通,只能作為普通的飾品、工藝品佩戴、擺放。當然,眾生只要修善積福,自然也會獲得好的果報。
經過正規開光加持,尤其是佛教圣地開光加持的佛像、法物,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圣性,和特殊的靈性。
圣品之所以稱為圣品,在于其是否吸收無上靈氣!靈氣來源于幾個方面:一是材質,好的玉石出身獨特的地質環境,吸收億萬年的天地靈氣,因而才能成為好的玉石;二是工藝,好的工藝由雕刻師的心血凝聚而成,心是蓮花開,血為生命源;三是最重要的開光加持,除了開光法師的修行力、愿力之外,選擇靈氣之地作為開光加持的道場至關重要!
通緣友無法從表面去辨別開光與否。現在幾乎哪個店都說是開光的,“開光”幾乎成了一種信口開河,其實多為迷惑緣友的妄語,妄語為佛教五戒之一。有些店主自封為“**大師”,自己給自己的產品“開光”,這種“開光”違背了善的本質,實為妄語欺騙,不但不會有任何好的作用 !開光加持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去支持,確實不是一般所能承受的。
因此,沒有開光加持就是沒有開光加持,緣友請購后如有心意也可以自行去寺院道場開光加持。緣友也未必要一昧地追求“開光加持”。
開光加持是通過法師們的修行力、愿力、咒力,祈諸佛菩薩護佑,引宇宙靈氣結緣。但得到福報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去惡向善,如果不修福只作惡,任何圣品都可能不會靈驗。即使靈驗,福報也不會長久!一邊惜福,一邊修福,才算至善圓滿。因為佛家講因果,就像一粒種子,開光加持給了你陽光,你自己還需要去澆“善”之水,才會開花結果。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們堅持真開光、高品質,誓愿深遠并真實無妄,真乃正心,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行大愿!將佛教圣地的靈氣帶給每一位緣友,將善念傳播給每一位緣友!
賜緣閣的每一件產品都是貨真價實,并且經過大師開光,緣主請購的每一件吉祥物產品,賜緣閣都會提供相應的寶石鑒定證書和開光證書,具有一般珠寶飾品所不具有的開運吉祥寓意,根據正確的方法長期佩戴能夠改善運勢,添福添壽。
道教開光儀式
開光是有嚴格的《開光儀軌》的,可以大批量供應的開光物品是否為真不好說,自己判斷吧。“開光”的正式啟用來自道教,開光即為道教科儀之一。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但佛教有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類似。流傳到現,就都統一叫開光了。佛教的開光儀軌最早見于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佛教開光,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大悲寺妙祥法師說:“佛教并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這些都是違背佛法的宗旨,佛教神像供奉就可以了”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佛教的開光遵遁嚴格的《開光儀軌》,根據漢傳、藏傳、南傳,以及法脈傳承的不同,開光儀軌流傳版本也有所不同。在開光之前,一般先舉行灑凈儀式。此儀式可與開光儀式一前一后同時舉行;亦可在開光前夕舉行。開光時誦幾部經(咒),也視開光時間長短和規模大小而定。開光儀軌(一)1、爐香贊2、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3、滾引磬,剎板4、請圣(1)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愿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以下皆三請)(2)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凈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惟愿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3) 香花迎!香花請!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只,惟愿不違本誓,光臨道場。5、 法師說法(1)執毛巾:今日世尊色清凈,威容顯耀絕無倫;無盡大悲憐三界,惠以眾生真實利。(2)執鏡: 佛面猶如凈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 普渡一切諸有情(3) 執毛筆:普愿世尊開智慧光,速使眾生如實開寶藏普愿世尊開大悲光,拔其眾生三界極苦輪普愿世尊開清凈光,滅諸眾生三垢煩惱塵普愿世尊開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歡喜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光明顯耀威神力,無量有情普得度,身意柔軟普生喜,速發菩提得解脫。-------開!6、佛寶贊7、回向[1]開光儀軌(二)1、維那呼:迎請和尚或主法法師(鐘鼓齊鳴)儀仗隊迎請:從接引殿至觀音殿,請主法、法師至接引殿。2、維那舉贊:戒定真香――-主法拈香、禮佛維那坱大馨三聲:主法向佛合掌白萬德莊嚴相 法性清凈身湛然應一切 普利濟眾生蓋聞:妙應本虛 唯至虛而能應真實無相 乃假相而顯真極大難名 圓光普照(應時開啟頭上蓋布)3、維那舉稱圣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4、請圣: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迦葉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愿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臨道場。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愿不違本誓,哀憫有請,居慈蓮座 ,光降道場。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薩,護持圣教,光降道場。5、主法向佛合掌白:佛身充滿于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伏以:紺目金容,現四八之妙相,玉毫卍字放百億之光,儀瑞應于斯時,實祥開于季運,伏念眾等,幸蒙世尊教法,實渴仰于勝凈妙明,仰賴大慈開迷,取圖報于紫金光聚,既以和土范金、圓成寶相,用是諏吉選日,開點靈光,伏愿現實相,放無量光,巍巍蓮座,作群生低頭禮敬之因,昱昱金軀,示弟子瞻仰如來諸佛菩薩,依相莊嚴,光照十方,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法不存,佛事門中萬法不備,理應如是,事世應為,取足之教,皈依則三途盡撥,秉教及九品頓超,妙理妙法應為如是,如理也。6、唯那舉唱:佛面猶如凈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于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如于此會見佛座 一切塵中應如是7、主法法師云:今者XX寺XX佛,佛相塑裝金身,功德圓滿,將為開點靈光,利益有情。主法用毛巾擦佛面云:現執此巾,拂去塵埃,真性顯現,蕩滌塵埃光燦爛,洗盡人間萬慮悲。主法用鏡照佛面云:提此大圓鏡子,光明遍十方。圓光普照于十方,咸令眾生增福慧。主法用筆點佛身云:用此筆點開六根,互攝互融當起妙用。點眼眼通 圓照法界 點耳耳通 妙用十方點鼻鼻通 遍聞諸香 點舌舌通 善產妙法點身身通 分身塵剎 點意意通 普恰群機佛心我心 心心相應 心光佛光 光光互照眼耳鼻舌 身意諸根 根根妙用 利濟群生我于諸公同入如來大光明藏――(即開光一句應向何處舉揚)巍巍端座紫金臺 萬德莊嚴從妙相慈悲喜舍皆具足 靈光顯耀不須開諸佛菩薩妙難論 應化處處身將為眾生開慧眼 十方法界渡迷津8、維那舉開光咒(七遍)唵 阿暮伽 缽頭摩遜娜隸 馱羅馱羅秜 漫拏隸吽接:心經(三遍)9、維那舉:佛寶贊偈: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像開光念某某佛像佛號)10、維那舉吉祥頌大眾同念:佛身充滿于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皈依世尊無有上 諸佛菩薩共垂慈我今依教安圣位 唯愿慈悲哀納受迦葉如來具大悲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拘那牟尼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迦羅鳩馱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毗舍浮佛無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尸棄如來離分別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毗婆尸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提舍如來辨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波頭摩佛凈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燃燈如來大光明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愿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 愿諸上師哀攝受愿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 愿諸三寶哀攝受愿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 愿諸護法常擁護11、三皈依12、回向文:開光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愿以此功德,回向準提法,現前及當來, 遍揚十方界,一切眾生聞,得無盡利益,善愿皆成就,往生佛凈土,究竟成佛道。摩訶波若波羅密13、維那呼:開光以圓滿兩序大眾禮謝主法師和各位法師。14、維那呼:敬送法師
首先你既然選擇開光那你肯定是要尊重的比如 :洗澡的時候你要把開光的東西放到背部 還有房事的時候你最好是取下來,真的忘記取下,佛菩薩也不會懲罰你的。外面最好是不要去觸碰
是看貔貅的腳,左腳在前為公,擺左,右腳在前為母擺右。
貔貅是招財神獸,奉請的開光貔貅一定要擺放在家中可以招財、辟邪、轉運、化解五黃大煞。貔貅的擺放一般是擺放在家中的財位玄關(通道至門口的位置均可)。
如果是做官的就買大屁股的,代表坐的穩。
如果是做生意的就買大肚子的,代表聚財。
如果有小孩子就買帶翅膀的,代表飛黃騰達。
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財、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貔貅需要開光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目前以百瑞堂開光貔貅的效果最為明顯。貔貅的開光分兩種,一是去佛家開光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去寺院開光,二是道家開光,也就是去道觀或者是找一些道行深的師傅幫著開光。
家里的貔貅往哪個方向擺:
1.擺放百瑞堂至尊貔貅的時候應該頭斜朝窗戶,窗戶外最好有路。
2.不要把貔貅擺放對著鏡子。不要讓貔貅頭對著廁所。
3.不要讓貔貅高過自己,更不能直接的放于地面上。
4.平時在貔貅面前擺放一杯清水供奉。
5.貔貅擺放了就不要挪動,需要挪動的時候用紅布蓋著貔貅搬動。
6.百瑞堂貔貅不擺放的時候用紅布包起放進柜子里即可。
7.最靈的貔貅擺件就是百瑞堂至尊貔貅了。
家里擺放百瑞堂貔貅的靈力:
1.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或者辦公場所,還有就是使用貔貅的掛件,可令家中的運勢轉好,好運加強,并且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2.有催財旺財的作用,不但對正財有幫助,對一些偏財和收入浮動者也是有奇效。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也是很喜歡在家中和公司擺放百瑞堂至尊貔貅。
3.有化解五黃大煞的作用,五黃在風水上是可怕的煞星,它所到之處,都會令宅中人口不健康、運滯等。在五黃之處安放百瑞堂至尊貔貅,能夠令其化解。不但能夠化煞鎮宅,尤其在財運方面,百瑞堂至尊貔貅的作用是最明顯的。
貔貅供養禁忌:
1;貔貅不是神佛不接受香火。
2;貔貅不接受貢品。
3;貔貅供養需要一杯清水,水杯不可以高過貔貅的嘴巴,水要經常保持干凈和充足。初一十五換水。
4;不要隨意搬動貔貅撫摩貔貅嘴及頭部,搬動時用紅綢布包頭部再搬。
5;貔貅不在五行之內,和八字,陰陽位沒有任何的個關系。
6;兩只貔貅可以一順擺放,或者是成內八字或者外八字擺放。
7;貔貅腳下可以壓人民幣,貔貅嘴巴里面可以放五帝錢。
10;貔貅不能居天地人三財的位置<即不能直接腳站地,不能高過人的頭部>擺放的高度。
百瑞堂至尊貔貅在風水上不但能夠用來驅邪、擋災、鎮宅的效果,相傳貔貅也是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經常咬回來討主人歡心,因此百瑞堂至尊貔貅也有此寓意,吞萬物而不瀉,更能夠幫助主人進一步的招財和守財。
貔貅點睛,可以讓開光貔貅能睜開雙眼認清自己的主人,從此能幫助到自己的主人改善運勢,招財辟邪。那么,貔貅是如何點睛呢?貔貅點睛需要準備什么材料用具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說到為貔貅點睛,那就不得不先說起貔貅的開光。在網上存在有很多為貔貅開光的方法,很多緣友都弄不清楚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最正宗有效的貔貅開光方法。首先,我們要清楚,開光一次出現最早是在佛教典籍中,將沒有靈性的物件注入佛光圣氣,使其能與自己的主人心意一致,附有吉祥的寓意,能徹底的幫助到緣友。那么,為貔貅開光的作用也是相同的。為貔貅開光要選在正規佛教寺院中進行,吉照堂至尊貔貅開光在明朝就建立的古寺天龍寺,參與開光的十八位法師有著數十年的修為,對佛法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力,所以能充分的注入進貔貅靈氣,徹底激發出貔貅辟邪鎮宅、招財聚寶的靈力。開光結束之后,就是貔貅的點睛認主環節,那么在此環節中需要準備些什么物件呢?
貔貅點睛需要準備有干凈的毛筆,是沒有人用過的干凈的毛巾,在佛教中稱為“凈身”,干凈的水、茶油等。現實中,很多緣友都不能親自的到達寺院參與到貔貅的開光儀式,所以在正規的貔貅官網上奉請到的吉照堂貔貅吊墜也是一樣的有充足的靈性,所以您在收到貔貅吊墜打開之后,貔貅是用紅布包裹住全身的,這時的貔貅還沒有經過認主,但是要提醒各位緣主的是,揭開紅布之后貔貅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主人,所以緣主在揭開紅布時要找一件單獨的房間認主,用毛筆蘸取茶油或者干凈的水點化貔貅的眼睛和嘴巴,這就就基本完成了貔貅認主的環節。貔貅認主之后,一生是能一心一意對待緣主,幫助到您財源滾滾,事業有成。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貔貅點睛時的過程和需要用到的物件。希望緣主通過正規正宗的方式奉請貔貅吊墜,這樣靈驗招財神獸才能庇佑您的一生吉祥平安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