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順序表。十二生肖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鼠咬天開”于子夜之時,故子屬鼠。 “地辟于丑”,牛是辟地之物,故丑屬牛。人生于寅時,有生即有殺,虎者,殺人也,故寅屬虎。卯,日出之時,陽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正值群龍行雨,故辰屬龍。
巳,值此之時草茂,而蛇得其所,而巳時蛇正歸于洞,故巳屬蛇。午,陽極而陰氣萌。馬者,奔跑不踏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未時吃草而茁,故未屬羊。
申時日落猿啼,且此時伸臂跳躍,故申屬猴。酉,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烏之精,故酉屬雞。夜降為戌時,狗正守夜,故戌屬狗。亥時,豬除吃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擴展資料: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分別代表一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
明代大學士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統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一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
蛟,龍類也”,體現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于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屬相,順序依次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為了方便記憶,以下的說法更為廣泛,即子鼠、丑牛、寅虎、牟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生肖說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尤其體現在婚姻,命運等方面。古時人們結婚的時候,會看男女的生肖是否搭配,選擇時間也會根據生肖去選取所謂的吉時。每一個生肖的背后都有相關的傳說或寓言故事,而這些故事也凸顯了人們對于不同動物的喜愛或者憎惡。
關于十二生肖的排名順序,則是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話說有一天佛陀在森林召開大會,計劃將十二頭野獸封作十二個年號,對于排名的順序則是根據動物參會的先后。開會當天,老鼠是第一個到的,所以排在了第一,而豬比較懶,最后才到,所以只能排在最后。
關于這個排名還有很多插曲,比如說老鼠就流傳是存在作弊的嫌疑,它是藏在牛的身上,搭順風車,并且最后時刻一躍而下才偷得了第一名的稱號。同時許多人也對沒有貓的排名,存在疑問。有關的故事是這么解釋的:因為貓比較喜歡睡懶覺,而它和老鼠是鄰居,所以它讓老鼠第二天喊它起床一起去。可是到了第二天老鼠害怕貓搶自己的排名,就沒有叫醒貓,這也導致糊涂貓因為睡懶覺,沒有位列十二生肖之內。從此以后它兩結仇,貓對老鼠恨之入骨,每次見到都要把它當做美食吃掉。
十二生肖歷史悠久,帶有獨特的文化韻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根據屬相的不同,也可以算出你出生的年份。所以,對生肖學說有興趣的可以多去了解。
1936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85歲,虛歲86歲。
1948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73歲,虛歲74歲。
1960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61歲,虛歲62歲。
1972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49歲,虛歲50歲。
1984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37歲,虛歲38歲。
1996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25歲,虛歲26歲。
2008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13歲,虛歲14歲。
2023年出生屬鼠人,2023年實歲1歲,虛歲2歲。
生肖是鼠的人反應快,有很強的環境適應力和應變能力。機智、點子多,善解人意。但是屬鼠的人缺乏膽識、做事魄力不夠,缺適當指揮能力,不足以擔任商業機構或其他團體之領導,欠威嚴。生肖鼠容易相處,工作努力,生活節省,除非他十分喜歡的人,他是不會大方解囊的。
生肖是鼠的人可能很坦率,并很誠實,可是你的友好舉動往往使別人感到很拘謹。屬鼠人的性格通常是開朗的、快樂的和善交際的。偶爾,也可能會碰到一個愛批評人、愛發牢騷和吹毛求疵的生肖鼠。個性比較活躍多變化且利欲心強。富幻想力,識時務,很會利用機會,爽朗活潑,討人喜愛。生肖鼠感覺敏銳無所不能而且善於多角經營。好奇心強對任何事情都想很快插上一手且能巧妙地處理。
生肖是鼠的人志愿頗高,利欲心很強,對一切事情無孔不入,能夠很好地保守自己的秘密,但你卻是探聽別人秘密的專家。由于生肖鼠盡量不使自己的感情外露,所以當別人一旦發現生肖鼠變得易怒、無禮或魯莽時,便知道生肖鼠正在心煩意亂。生肖鼠消極的一面在于對一些小事愛饒舌,愛批評別人,愛計較,好找岔和討價還價。生肖鼠常買一些并不真需要的東西,并且總是在討價還價中被人欺騙。也許這是屬鼠人的積累欲在作怪。
你好。
時辰 朱熹《十二辰詩》
子鼠(23:00~00:59)子時 夜間空簞嚙饑鼠
丑牛(01:00~02:59)丑時 曉駕羸牛耕荒圃
寅虎(03:00~04:59)寅時 時方虎圏聽豪夸
卯兔(05:00~06:59)卯時 舊業兔園嗟莽鹵
辰龍(07:00~08:59)辰時 君看蟄龍臥三冬
巳蛇(09:00~10:59)巳時 斗角不與蛇爭雄
午馬(11:00~12:59)午時 毀車殺馬罷馳逐
未羊(13:00~14:59)未時 烹羊酤酒聊從容
申猴(15:00~16:59)申時 手種猴桃垂架綠
酉雞(17:00~18:59)酉時 養的鹍雞鳴喔喔
戌狗(19:00~20:59)戌時 客來犬吠催煮茗
亥豬(21:00~22:59)亥時 不用東家買豬肉
1鼠 2牛3 虎 4兔 5龍 6蛇 7馬 8羊 9猴 10雞11 狗 12 豬
原始人的動物崇拜還表現在儺舞等原始舞蹈上,儺大約產生于周代前后,大儺儀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獸。驅儺舞蹈選中十二獸,是原始人對動物崇敬心理的表現。大儺儀式上選中的十二獸(或十二神)是為照應一年十二個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驅除四方疫鬼,照應十二個方位的。對十二個方位的照應當然牽涉到十二支,于是與十二生肖掛鉤,在驅儺儀式中的十二屬相被派上逢兇化吉的用場。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獸、十二生肖是一脈相承的,他們共同的來源都是原始動物崇拜。
民族學家劉堯漢先生認為十二生肖與彝族“十二獸”紀日及“十月歷”法有關。居住于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有以十二獸紀日的歷法,他們以十二種動物紀日,今日為鼠日,明日為牛日,以此類推三輪為一個月,計三十六天,一個月三十六天,一年便為十個月,這就是后來的“十月歷”法。劉堯漢先生認為以十二屬相紀日的十月歷法產生于夏禹時代,(參見劉堯漢著《彝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文集》)與原始的圖騰崇拜有關,漢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歷法”的影響,彝族十二獸歷后來發展為十二生肖。
講生肖的淵源,必然要將生肖與天干地支聯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陽殷墟出土的我國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干支表,說明在殷商時代干支紀日已嫻熟自如。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漸多樣化,它作為充當時間單位的標號,一方面擴大了,用于紀年;一方面縮小了,用于紀時(一日的十二個時辰)。根據歷史記載及研究證明,生肖是繼“干支紀年法”創立后才出現的 ,十二種動物是對十二地支的一一對應,以動物作地支標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個人的屬相。從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來有學者發現十二支的古字里隱含著生肖的信息,他們將十二支與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較,發現十二支的古字形與十二種動物有一些聯系。細致觀察可以發現其中確有大同小異之處。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即講到“已”字為蛇的象形,同樣的還有“亥”、“豕”。近人還考證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與生肖字有相近之處,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動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記混,民間便用十二種動物代替,以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成為紀年的符號系統。雖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細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斷,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種動物的象形字,因為前面已經講到十二支在殷商時已嫻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時期才產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時,地支便與生肖有關的話,生肖豈不是與地支同時產生了嗎 ?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生肖的產生晚于十二地支,但與十二地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肖是對十二地支的附會,至于選擇了十二種動物作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號,又源于古人的動物崇拜心理。
2、生肖的選擇與排列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并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了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國的農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旺”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吉祥美好。春節時人們一般都會提“六畜興旺”,因此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第三類是中國人傳統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集許多動物的特性于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龍的位置。
從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動物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義,人們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帶有一定意義。
那么這十二種動物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呢?前面說到,生肖產生于遠古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什么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后,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并沒有定論,由于生肖是產生于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了,今人的傳說故事等只是對它的附會,只能依賴于傳說和想象。關于生肖排列問題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愿望。
二是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系。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后,接著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過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 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陽即月亮之精玉 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已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已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已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 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后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后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并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 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里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 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 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后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 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以上三種解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生肖的排列,民間有關生肖動物排列的傳說故事非常豐富,這些傳說故事的流傳一方面豐富了生肖的內容,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生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十二種生肖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將其納入中國人五行信仰的觀念之中,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連,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它有關的人生文化現象。
請采納。
生肖的周期為12年,十二生肖,即:1鼠、2牛、3虎、4兔、5龍、6蛇、7馬、8羊、9猴、10雞、11狗、12豬。
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一一對應關系,分別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