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shēng)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展示“升”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升”指提升。升卦的代號是3:0,主卦三個巽卦,卦象是風,陽數是3;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陽數是0。 主方在消極被動狀態下,應當陰中有陽,適時采取主動,利用客方對自己的依賴,更強地控制客方,維護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左圖中,紅色表示當位的爻,天藍色表示不當位的爻,箭頭表示有應。
升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六卦。《升》卦談的是上升之卦,亦猶其爻辭所說的“升階”之義。但是, 從此卦卦辭的“南征吉”和爻辭的“升虛邑”以及其它爻辭的用語來看,此卦仍屬用兵侵伐之卦。也即是說,此卦談的是在兼并時期侵伐其它邦國時所應該注意到的一些問題。
升卦由風下地上組成。
卦辭的“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是說作為侵伐兼并它國的《升》卦,它有極大的亨通,它可用于顯現君侯這些“大人”們;請君侯們勿要憂愁,發兵向南征進,去征服那里的邦國,這樣很吉祥。
“初六”爻辭的“允升,大吉”,是說要發兵侵吞它國,這時若能受到 公眾的認可,那自然是吉祥無比。這里的公眾當包括本國臣民和一些附屬國的臣民以及被侵吞國家的臣民,這里有一個王師伐無道的意思。
“九二”爻辭的“孚,乃利用禴,無咎”,是說王師在侵吞它國時,為 了建立自己的威信,當利用“禴”這一種祭祀,這樣沒有災禍。對于此一爻的“孚,乃利用禴”,我們絕不能把它當作一種騙局或騙局,應該說,這乃是建立信用和束縛君王規范的一種形式。
易經六十四卦是《未濟卦》,原文和白話講解如下:
原文: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白話:《未濟卦》象征事未完成:經過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貍渡河快到對岸了,卻浸濕了尾巴,則沒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話:《象辭》說:《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克,象征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話:初六,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會有麻煩。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白話:《象辭》說:“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說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氣力,急躁冒進,結果招致麻煩。
原文:九二,曳其輪,貞吉。
白話:九二,向后拖拉車輪,使車不快進,堅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白話:《象辭》說: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原文: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白話: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但有利于渡過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白話:《象辭》說:“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說明此時所處的位置不當。
原文: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白話:九四,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以雷霆萬鈞之勢征討鬼方國,經過三年的激烈戰斗終于得到了勝利,被封為一個大國的諸侯。
原文:《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白話:《象辭》說:“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說明實現了建功立業的志向。
原文: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話:六五,堅守正道或獲吉祥,沒有什么悔恨;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有誠實守信的德行可以獲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白話:《象辭》說:“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說明此時正在事情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應該具有誠實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獲得成功,光彩煥發,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話:上九,滿懷信心,充分信任眾人,這時可以安閑自得地飲酒作樂,沒有什么災禍;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則說明過分信任他人,將會損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白話:《象辭》說:“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這樣喝得醉醺醺的,就會誤了大事,就有滅頂之災,這是放縱自己沒有節制的結果。
擴展資料:
《易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成書背景:
中國早期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
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巽下坤上
升①: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初六,允升②,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③,無咎。
九三,升虛邑④。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⑤,吉,無咎。
六五,貞吉,升階⑥。
上六,冥升⑦,利于不息之貞。
注釋:
①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言談侵伐兼并鄰邦之卦。
②允升:“允”,參《晉》卦“六二”爻“眾允”一辭,仍當有眾人認 可之義。“允升”,指眾人認可的對鄰邦的侵伐兼并。
③孚,乃利用禴:與前一卦《萃》卦注⑧相同,亦言用禴祭來取信于天下。
④升虛邑:指擁兵進入廢墟的邑國,亦實有《頤》卦的“丘頤”之義和《井》卦的“井泥不食,舊井不禽”之義。
⑤岐山:周王朝故址,在今陜西岐山縣。
⑥升階:乘勢沿階而上,指乘勢進取。
⑦冥升:在昏暗不明中升進,實猶有“升階”余波之義。
升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六卦。
地風升(升卦)柔順謙虛
上上卦
象曰:士人來占必得名,生意買賣也興隆,匠藝逢之交易好,農間莊稼亦收成。
這個卦是異卦相疊(下巽上坤)。坤為地、為順;巽為木、為遜。大地生長樹木,逐步的成長,日漸高大成材,喻事業步步高升,前程遠大,故名“升”。
《升》卦談的是上升之卦,亦猶其爻辭所說的“升階”之義。但是, 從此卦卦辭的“南征吉”和爻辭的“升虛邑”以及其它爻辭的用語來看,此卦仍屬用兵侵伐之卦。也即是說,此卦談的是在兼并時期侵伐其它邦國時所應該注意到的一些問題。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
南征吉。
《彖》曰:柔以時升,
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
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
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
等事情告一段落以后,或者進行到一個階段以后有了變化或者長時間沒有變化,再去預測。
搖卦的這個事情最忌諱的是用玩笑的心態去進行。卦師都知道,無事不算,不走空卦。
一方面是以玩笑的心態去預測,準確率非常非常低,時間長了就會對這件事情有懷疑的態度。
就像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開始還努力的學習,但是因為方法不對,總是考的不及格,時間長了他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本身就是個笨蛋,不適合學習,于是就放棄了學習。
預測這件事情是通靈的,卦有卦靈。為什么同一個卦有人解釋就是正確的,而有的人解釋就是錯誤的。其實卦本身還是它。區別就是解卦的人不同。
所以一分敬重,一分利益,十分敬重,十分利益。
六爻與所測之事是一體的 事體的時間多長六爻就都長 例如側終身 一卦管終身 例如測當天運 一卦管當天 過期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