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卦象 卦名 自然象征 性情 家族關系 先天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方位 五行 二進制 Unicode編碼 ? 乾 天 健 父 南 西北 金 111 U+2630 ? 兌 澤 悅 少女 東南 西 金 110 U+2631 ? 離 火 麗 中女 東 南 火 101 U+2632 ? 震 雷 動 長男 東北 東 木 100 U+2633 ? 巽 風 入 長女 西南 東南 木 011 U+2634 ? 坎 水 陷 中男 西 北 水 010 U+2635 ? 艮 山 止 少男 西北 東北 土 001 U+2636 ? 坤 地 順 母 北 西南 土 000 U+2637 《易經》八卦 卦名 象征自然 象征家族 象征動物 象征五官 象征內臟 乾 天 父 馬 頭 腦子 坤 地 母 牛 腹 脾臟 震 雷 長男 龍 足 肝臟 巽 風 長女 雞 股 膽囊 坎 水 中男 豕 耳 腎臟 離 火 中女 雉 目 心臟 艮 山 少男 狗 手 胃 兌 澤 少女 羊 口 肺臟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中寫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幫助人記住八卦的卦象: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背誦時可與“先天八卦圖”對應:由(乾)上而下,由(坤)左至右而上。
八個卦。此處的卦即單卦,是由三個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記號。將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稱重卦。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占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等方面。
伏羲首創易經八卦。伏羲創造八卦時沒有使用文字,《易經》文本中的一切文字都是后人添加上去的,主要有三個人,一是周代早期的文王,為易經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作了卦辭。再是文王的三兒子周公,為易經的每一卦作了爻辭。之后是周朝末年、春秋早期,孔子作了易經中的易傳。
伏羲創造易經八卦,原本只有符號。
以上八個符號,依次讀作: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易經八卦的八卦。是生成易經六十四卦的八個主卦。通常稱作八經卦。
伏羲就是運用以上這類符號,來表達他對道的認識,對陰陽運動規律的觀察、記錄與認知的。
伏羲不使用文字,而完全是用符號來表達他偉大絕倫的思想、哲學、文化。幾千年來,我們認定的常識是伏羲時代還沒有文字。到底是不是這樣?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創造出文字伏羲才不得不使用符號,還是有文字伏羲不用文字而使用符號?
8卦是經卦 2個經卦組合就是 64卦 一個卦6個爻 所以 卦一共是64卦 384爻
根據這個古老哲學和當時的天命思想,當時的天文學家兼卜師們寫成《易經》一書,把相傳為伏羲所造的八卦發展成了一套帶有神秘色彩的無所不包的學說。在八卦中,一代表陽,一代表陰,一代表天(乾),一代表地(坤),一代表水(坎),一代表火(離),一代表雷(震),一代表山(艮),一代表風(巽),一代表沼澤(兌)。
易經,其實是一門哲學,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易經的方式方法,來判斷推導已經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就是占卜,實際上占卜術只是易經當中一個很小的分支。比如中醫、氣功、軍事、數學等等諸多科學,都與易經有著緊密的聯系。
要想學好易經,要改變一些思維方式方法。
我們現在使用的推導世界的方式方法是:數理化。數理化是現代科學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科學表達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最主要方式。這種方式的推導過程是用數學表達方式,用物理說明作用,用化學體現變化,并從規律和本質上得到重復性的驗證。這種方式即使抽象的,也是直觀的。而這種推導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將事物越分越細,就像把整個科學歸結為一片森林,然后細分為樹木,再分為細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觀察某件事物時,只看到了點而不能看到面一樣。
而易經使用的推導方法是象數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方法卻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類比推衍變化。是由點到面的推導方法,比如:手面相,通過一個人的掌紋,來推導這個人的疾病,事業、婚姻、財富等等。再比如:一葉知秋的成語,通過一片落葉來推導秋天就要來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節提出的天人感應理論,通過天象的變化,來推導出人間的事情,是用一種系統論的方法來觀察世界。通過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象,來推導世界萬事萬物。但這種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導出的事情是模糊的,比如:《黃帝內經》中可以通過某一年的氣候、風向、溫度的變化,來推導來年流行的疾病,但具體是那種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難推導了。再比如:我曾經在網上和幾位易友玩射覆表演,預測對方吃的是什么?通過時間起出的卦象是:水火既濟變火水未濟卦,推導出對方所吃的東西是紅色的,水分很大的的東西,這樣就出現了好幾種可能,有西瓜、桃子,紅色的蘋果等等都符合以上特性,具體是哪一種就很難分清了,只能根據時令等選擇其中一種,西瓜。雖然最終結果是對的,但通過卦象無法形象具體的推出就是哪種東西。
就像畫畫一樣,西方的油彩畫,主要是寫實,可以把一個人,一件物,畫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但卻很難看出畫的氣勢和意境。而中國畫,不講求形似,而講求神似,就像齊白石的蝦,起初畫八條腿感覺不像,后來減了兩條腿,成了六條腿,但出來的畫更生動了。還有張大千的《千里長江圖》將長江的氣勢和意境,全部描述到了一頁紙上,如果通過油彩寫實的方法,就很難做到了。
實際上,通過西方人和東方人觀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可以看出一些不同。西方人看畫是看細節,東方人看畫是看整體。觀察的太細致,無法看到整幅畫的意境;看到整幅畫的整體,卻無法觀察到畫的細微之處。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另一種是邏輯方法的不同。西方邏輯思維的主要方式是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取法于亞里士多德,辯證邏輯取法于黑格爾。我們現在自小學習的思維方式,受西方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根深蒂固。西方的推理方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推斷形式。例如:球是圓的,籃球是球,所以籃球也是圓的等。而我國易經的推理方法是歸類推理。比如:震卦,為春天、方位為東方,五色為綠色、五位為酸,五行為木、五臟為肝膽、人體為手、人為長男、動物為龍、蛇;形狀為長,為動等等。這些都有曲直的特性,因為春天是木生長的時節,木是長形的,綠色的,人體中的手也是長的,人體中肝膽也是綠色的,龍蛇也是長的,春天萬事萬物都開始動了,這些都有類比性。
我認為學好易經首先要理解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如古人所說,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1.擺正心態,學習一門知識,尤其是周易這種非常深奧的知識,首先要有恒心和毅力,請記住周易是終身知識,不是一時就能學會弄懂的。另外很多人是圖著算卦、預測的目的去學周易,那我勸那些人還是盡早放棄。周易是可以預測,但這只是周易龐大知識體系的冰山一角罷了。
2.了解周易,知道它大概是什么、講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的話請參見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
3.尋找合適的入門書籍,周易的內容并不多,但是文字拗口晦澀難懂,所以作為入門最好選用有翻譯的書。小編入門用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周易還算權威,現在市場上關于周易入門的書籍俯拾即是,但真正權威的并不多。我并不是說他們的入門書有多么多么錯誤,但總感覺他們的解釋主觀性太強,個人水平有限、不適合入門。還有大家要想再買點其他的書中華書局的書也不錯,推薦購買,民國的那幾個人還是很牛的。
4.有了學習教材后就要刻苦學習了,先要了解周易八卦與六十四卦基本構成即卦象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周易也是一門符號學)。背誦八卦的卦畫、名字、代表方位及實物。背誦六十四卦卦象、卦名、爻辭(這個最難)各宮歸屬。我說的背誦是指達到隨意默寫的程度,越熟練越好。最后強調爻辭最好結合著解釋背誦。基礎一定要打好打牢,這好比大廈的根基,根基穩了大廈才能更高。
5.接著背誦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不要怕辛苦,慢慢就會適應,隨著了解的加深,慢慢的自己的感悟也會加深。背的同時可以結合著生活經歷學習了,比如世間萬物在八卦中各有所屬,世間萬事在六十四卦中都能找到原型,周易的一大功能就是教人趨利避害。
6.基礎打牢后,推薦三本進階書,朱熹的《周易本義》、孔穎達的《周易正義》程頤的《伊川易傳》,這三本是周易易理派的代表作。如要想學習象數,推薦讀唐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這部書收集了許多漢代的經典之作。另外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老子》《莊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7.如果你對周易的學習如饑似渴,且前面的知識都已掌握。我推薦學習清朝修的四庫全書的易類六卷及易類存目四卷共十卷。據說現在已有電子版,可以試著找一下。
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就是最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一方面可以互相監督,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討論問題。當然了,如果能找到老師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學習周易,周易這部書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懂弄透的 ,但我敢保證周易學一點就能有一點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