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辰時:07:00-08:59,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時:09:00-10:59,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時:11:00-12:59,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這時候太陽最猛烈,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時:13:00-14:59,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時:15:00-16:59,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時:17:00-18:59,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時:19:00-20:59,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狗開始守門口。
亥時:21:00-22:59,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2023年十二時辰時間表 2023年12時辰查詢對照表
十二時辰對照表
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
1、口訣一:
夜半者子也,雞鳴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
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2、口訣二:
一二丑未,三四寅申,五六卯酉,七八辰戌,九十巳亥,十一十二子午。
子、丑、寅、卯、辰、巳、是夜里11點至上午11點前的時間,例如子是指夜里11點至凌晨1點前的時間;午、未、申、酉、戌、亥是上午11點至夜里11點前的時間,例如午是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前的時間。每隔兩小時為一個時辰。
2023年十二時辰時間表 2023年12時辰查詢對照表
十二時辰
12生肖與12時辰對照表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子時: 23點 --凌晨1點 丑時: 1點 --凌晨3點寅時: 3點 --凌晨5點 卯時: 5點 --早晨7點 辰時: 7點 --上午9點 巳時: 9點 --中午11點 午時: 11點 --下午13點 未時: 13點 --下午15點 申時: 15點 --下午17點 酉時: 17點 --下午19點 戌時: 19點 --晚上21點 亥時: 21點 --晚上23點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
12時辰對應時間具體如下:
1、子(午夜23時至1時):
在一日中,子時一天的最后時刻,也是新一天的開始。
2、丑(凌晨1時至3時):
丑時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階段。據說是牛開始日出耕田的時刻。
3、寅(凌晨3時至5時):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時,正是老虎開始活動的時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老虎。
4、卯(清晨5時至7時):
卯時是太陽已東升,開始放萬丈光芒的時候。
5、辰(清晨7時至9時):
辰時太陽光熱增強時刻,據說是群龍行西的時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屬于龍。
6、巳(上午9時至11時):
巳時太陽光熱更強了,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蛇。
7、午(上午11時至下午13時):
在一日中,陽光最為猛烈。
8、未(下午13時至15時):
在一日中,未時是暑氣將消之時。
9、申(下午15時至17時):
在一日中,申時的暑氣已快過去了。
10、酉(下午17時至晚上19時):
在一日中,酉時是夜晚將來臨所的時刻。
11、戌(晚上19時至21時):
在一日中,戌時正是黑夜擴散,華燈初上時分。
12、亥(晚上21時至午夜23時):
在一日中,亥時是一日將盡,要邁向明日之前時分。
擴展資料
十二時辰制的起源:
十二時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將歷法上的12月名稱應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為子位,南方為午位,東方為卯位,西方為酉位,一晝夜太陽運行12個方位回到原處,這樣便產生了太陽位于一個辰位為一個時辰的概念,一晝夜為12個時辰,人們便可以用太陽在天空所處的方位來確定時間。
這套計時方法為人們所接受并沿用下來,《漢書·翼奉傳》中載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為太陽位于申的時刻,后又進一步簡化為“午時”等,用十二地支單獨命名。此外,人們還用“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樣更加形象的別稱,分別對應子時、丑時、寅時等十二時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12時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二時辰”簡史
子時:00-02點;
丑時:02-04點;
寅時:04-06點;(“銀”的讀音)
卯時:06-08點;(“貓”的讀音三聲)
辰時:08-10點;
巳時:10-12點;(“四”的讀音)
午時:12-14點;為何斬首要在午時三刻?
未時:14-16點;
申時:16-18點;(“有”的讀音)
酉時:18-20點;(“有”的讀音)
戌時:20-22點;(“需”的讀音)
亥時:22-24點。(“害”的讀音)
兩節課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