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個問題可以明確回答你,不是!
后一個問題,貌似每年的星座的日期都不一樣.不知道你要哪年的.
我就是雙魚座的..別人說雙魚座有十二星座的所有特點..是星座中最好的..
雙魚座也是黃道星座,不過它比摩羯座還暗,最亮的也只是4m星。
從星圖上看,雙魚座中位于秋季四邊形正南的這幾顆星可以看成是一條魚(西魚),四邊形的飛馬座β星和仙女座α星向東延長一倍碰到的那幾顆暗星是另一條魚(北魚)。而位于兩條魚之間的, 以α星為頂點的“V”則是栓住它們的繩子。
在天球上,黃道與天赤道存在兩個交點,其中黃道由西向東從天赤道的南面穿到天赤道的北面所形成的那個交點,在天文學上稱之為“春分點”,這個點在天文學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目前,這個重要的“春分點”就在雙魚座內。
雙魚座發現了新黑洞 質量相當于一萬個太陽
國際在線消息 美國天文學家借助“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在雙魚座發現一個新級別黑洞。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該黑洞的X射線爆發持續時間和爆發周期而大致確定了它的級別--質量相當于一萬個太陽。
科學家們稱,新發現的這個黑洞只能算作是一種中等級別的黑洞。此前,科學家們所探測到的黑洞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質量僅相當于太陽質量十倍多的類恒星黑洞,另一種則是質量為太陽數十億倍的超級黑洞。
本次發現的這個黑洞位于雙魚座的M74星系中,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200萬光年。科學家們解釋稱,該黑洞的X射線爆發周期約為2小時,其強度約相當于10--1000個中子星或類恒星黑洞。
科學家們認為,該黑洞X射線輻射的周期性變化與其周圍聚集的熱氣體盤的變化有關。此前,科學家們還通過長期的研究得知,黑洞輻射的周期與其質量大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根據上述這二個因素,科學家們才能判定該黑洞質量約相當于10000個太陽的質量。
科學家們還表示,此類黑洞的產生一般有兩種途徑:一,這種中等質量的黑洞由高密星群中央的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恒星級黑洞合并而來;
它是大型星系逐漸吞噬小型星系而形成的小星系核的殘留物質。
距離我們3000萬光年
每年在10月至12月期間,北半球的居民在晚上8點鐘前后,面向南方天空,遙望頭頂方向,可看到四顆亮星構成一個巨大的四方形———即飛馬座,在飛馬座的東南方,有幾顆小星(ω、λ、κ、γ、θ星)組成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這就是雙魚座的一部分,稱為“西魚”;靠近仙女座的幾顆暗星(σ、τ、π、χ等)構成另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是雙魚座的另一部分,稱為“北魚”。雙魚座的西魚和北魚排列成一個巨大的V字形,仿佛是連接兩條魚尾巴的絲帶。V字的每一邊象征著一條魚,連接點是V字形尖端的α星。
在希臘傳說中,“愛與美”之神名叫“阿佛洛狄忒”。當她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之山)時,諸神立即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天神宙斯就曾多次向她表示愛慕,可阿佛洛狄忒不愿意和宙斯在一起。宙斯懷恨在心,將她嫁給了一個又丑又跛的工匠。后來阿佛洛狄忒掙脫了宙斯的擺布,愛上戰神阿瑞斯并與他結婚。他們生兒育女,生活得很美滿。他們最寵愛的孩子是小愛神厄洛斯(在羅馬傳說中被稱作“丘比特”)。阿佛特狄忒和厄洛斯共同掌管人間天上的婚姻大事。小愛神厄洛斯的背上長有兩只美麗的翅膀,常攜帶一張金弓,備有兩支利箭——金箭和銀箭。金箭是高尚純潔的愛情之箭;銀箭表示純情之箭。不管是神還是人,誰都抵擋不住這兩只利箭的威力。相傳,有一天,這母子倆正在幼發拉底河畔散步,突然,一頭巨大的鯨魚怪向她們奔襲過來,這家伙長著100個蛇頭,眼睛、鼻孔和口中都在向外噴吐著火焰。在驚異中,阿佛洛狄忒急中生智拉著小愛神一頭躍入河中,化做兩條魚,很快潛入水中逃之夭夭。水中的阿佛洛狄忒釋放出一條絲帶,系住了小愛神的尾巴,這樣做是不致于跑散。后來,智慧女神雅典娜為了紀念這一事件,便將這母子倆的化身提升到天界固定下來,成為光照千古的雙魚座。
在天文學中,雙魚座是個較重要的星座,因為現在的春分點正位于“西魚”的尾部。春分點是天文學中一個重要的天球坐標點。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宇宙是廣闊無垠的,雖說恒星距離地球“遠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在人們看來,頭上星空酷似一個圓球包圍著地球,每顆星星?穴恒星?雪在這個球面上有各自的位置。
天文學家因此以地面觀測點作為中心,以無限長為半徑,在宇宙空間作了一個假想的圓球,稱為“天球”。地球的赤道面無限擴大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即天赤道。天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并不重合,它們之間約有23.5度的夾角,俗稱“黃赤交角”。此外,天赤道和黃道有兩個交點,即春分點和秋分點。太陽沿黃道,從南半天球進入北半天球的那個交點稱為春分點,太陽由北半天球進入南半天球的那個交點稱為秋分點。太陽每年3月21日左右經過春分點,這一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世界各地的晝夜幾乎一樣長,習慣上稱為晝夜平分。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作為北半球春季的開始。
兩千多年前,春分點位于白羊座,古代觀星家把春分點所在的星座定為黃道第一星座,即白羊座。事實上,由于地球像一個搖擺的大陀螺,它的這種搖擺運動致使春分點沿著黃道不斷緩慢地向西移 動,每年約移 動50角秒。所以,春分點早已經不在白羊座了,現正處于雙魚座λ星的東邊附近。隨著春分點繼續西移,400多年后,春分點將進入寶瓶座。雙魚座中雙星很多,但都比較暗,必須使用小型天文望遠鏡才可觀察到。雙魚座α星是雙星,軌道周期是930年,兩子星的星等分別為4.33等和5.23等,相距1.8角秒。雙魚座ψ星是一對相距較遠的雙星,兩子星亮度都是5等,相距30角秒。雙魚座TX星是一個不規則變星,星等變化在5.5等到6等之間。從星空觀測的角度來說,雙魚座屬于秋季星座,在秋夜星空中,讀者們不妨試著尋找觀察一下這個具有美麗傳說的黃道星座。NGC488是雙魚座中比較明亮的NGC星系的代表,它看上去像一團帶有一個亮核的南北向延伸的光柱,其亮度為11.2等。NGC524是一個明亮的橢圓星系,有很清楚的邊界和一個明亮的核,亮度為11.5等。
如果你擁有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在雙魚座“北魚”的絲帶附近搜尋,那里有一個著名天體,看上去像個星云,18世紀,法國彗星獵手梅西葉首先發現了它,將它命名為M74。由于它很暗淡,限于當時的條件梅西葉不清楚它屬于什么天體。以后,英國天文學家羅斯伯爵通過較大的天文望遠鏡發現,在M74中心明亮部分的周圍,盤繞著微弱的光環帶。原來,它是一個旋渦狀的河外星系。
M74距離我們3000萬光年,由大約1000億顆恒星組成,在星系分類中它被歸為Sc類。由于它正好以正面朝向我們,所以看起來非常壯美。它的旋臂上面布滿了藍色的星團和暗色的塵埃帶,總之,它十分類似于銀河系。
外屏七(雙魚座α),雙星,在望遠鏡中可以看到一顆呈黃色,一顆呈藍色。主星視星等4.2,伴星為5.3,復合星等3.8。
外屏三(雙魚座ζ),雙星,兩子星一顆呈淺黃色,一顆呈淺紅色。主星視星等5.6,伴星為6.3,復合星等5.2。
土公二(雙魚座TV,雙魚座47),半規則變星,亮度介于4.65-5.42之間,變光周期為49.1日。
云雨增七(雙魚座TX,雙魚座19),不規則變星,亮度介于4.79-5.20之間。
范馬南星(Van
Maanen's
star),白矮星,視星等12.36,距離為14.1光年,是雙魚座中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范馬南星是人類發現的第三顆白矮星,也是第一顆不在多恒星系統中發現的白矮星。
——
維()基搬運
銀河系最大的恒星排名前十
No.1 盾牌座UY
對于盾牌座UY,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聞,它是一顆位于盾牌座的紅超巨星,半徑是太陽的1708倍,體積約為太陽的45億倍,是現人類已知最大的恒星。盾牌座UY距離地球約12億公里,它不僅在銀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排第一位,還在整個宇宙恒星中排第一。
No.2 大犬座VY
大犬座VY是一顆位于大犬座的紅特超巨星,它距離地球3820光年,平均質量為太陽的17倍,半徑約為太陽半徑的1420倍,體積約為太陽的28.6億倍,是曾經宇宙最大的恒星,目前位列銀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第二位。
No.3 心大星
心大星學名為心宿二,它是天蝎座的主星,質量為太陽的16.5倍,半徑約為太陽的883-1200倍,體積約為太陽的6.9-17.3億倍。在銀河系所有恒星中,心大星無疑是非常大而出名的存在。
No.4 參宿四
參宿四又稱獵戶座α星,是一顆處于獵戶座的紅超巨星(獵戶一等星),質量為太陽的11.6倍,半徑約為太陽的887-955倍,體積約為太陽的7-8.7億倍。
No.5 參宿七
參宿七又稱獵戶座β,它距離地球距離地球約863光年,質量為太陽的16.5倍,半徑約為太陽的77倍,體積約為太陽的456533倍。在銀河系所有恒星中,參宿四也是很大的存在。
No.6 畢宿五
畢宿五又稱即金牛座α,它距離地球距離地球68光年,質量為太陽的11.3倍,半徑約為太陽的38倍,體積約為太陽的54872倍。在銀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小編將其列為第六位,不過也有比它大的。
No.7 大角星
大角星是牧夫座的主星,它距離地球36.71光年,質量為太陽的1.04-1.16倍,半徑約為太陽的21倍,體積約為太陽的9261倍。
No.8 北河三
在銀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自然少不了北河三,它又稱雙子座β星,它距離地球33.78光年,質量是太陽的1.91倍,半徑是太陽的8.8倍,體積是太陽的681倍。
No.9 天狼星
天狼星又稱大犬座α星,它是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距離地球8.6光年,質量為太陽的2.063倍,半徑約為太陽的1.711倍,體積約為太陽的5倍。
No.10 太陽
說到銀河系十大恒星,太陽是不可不提的,雖然比太陽大的還有很多,但它畢竟跟我們熟。據了解,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
根據現有模型的預測,在銀河系中,存在大約2000億顆恒星。這些恒星以及它們的行星系統,還有彌漫在空間中的星云,共同組成了一個直徑10至20萬光年、厚度大約2000光年的盤狀結構。恒星之間平均相距約4光年,越靠近銀心的區域,恒星密度越高;越靠近銀盤邊緣的區域,恒星密度越低。
在銀河系中,75%的恒星都是質量不到太陽一半的紅矮星,數量第二多的是質量稍大的橙矮星,接下來才是像太陽這種類型的黃矮星。從質量上來看,太陽在銀河系的所有恒星中位列前5%。但與大質量恒星相比,太陽的質量要小很多。只是大質量恒星非常稀少,所以太陽的質量才會超過大部分的恒星。
按照距離來說的話是銀河系外的。銀河系的直徑約15萬光年,而六億遠遠大于這個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