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又俗稱“天師”
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從哥哥明熹宗是手上接過這個千瘡百孔的大明,立志要恢復大明盛世的輝煌景象。可惜他生在了明末,若是在明初只要不是明末,也不會落得個亡國之君的稱號。
崇禎皇帝一方面勤儉自律、清心寡欲、勵精圖治,盡全力試圖恢復盛朝;另一方面,他又疑心重重,頻繁更換濫殺大臣,以致人心散亂。這位比前朝幾代皇帝都要賢明的君主,最終自縊在煤山下。
據野史記載,崇禎皇帝選擇自縊在煤山下與崇禎出宮測字有莫大關系。
明末時,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大明處于風雨飄渺之中,崇禎皇帝雖然知道大勢已去,但仍然堅守大明。李自成屢次攻城失敗,這時候他的軍師宋獻策給他出了一計,若能動搖崇禎堅守北京的決心,只要我們讓崇禎相信“大明必滅”,則攻進北京指日可待。就如兵法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勝,宋獻策了解到崇禎信奉天命,在這危難之際,一定會求上蒼保佑,古人想要知道天機該怎么辦?算命!那就讓他相信天要亡明。宋獻策裝扮成一算命先生,在北京城皇宮外面擺上測字攤,掛起招牌“鬼谷為師,管駱為友”等待崇禎上門。
說來也巧,崇禎當晚做夢夢到一位算命先生。于是次日決定帶上太監王德化溜出皇宮去算上一卦。一出皇宮就看到宋獻策的招牌,就想測上一字。
與王德化一坐下,宋獻策就看出二人的真實身份,你想啊,王德化一近四十的人,臉上沒有白須,聲音又跟個女人似的,又從皇宮出來,一猜便知道是個太監,又對旁邊的人畢恭畢敬,這人定是崇禎無疑。
于是笑著問“二位要測什么?”王德化趕緊回答“問問國事”這樣一說,更加肯定了宋獻策的猜測。宋獻策讓他們寫字,王德化隨手一指,就這管駱為友的友吧!宋獻策裝模作樣將友字寫在紙上,沉思良久,搖了搖頭說“若問其他事還好,這國事,恐怕有些不妙啊。按這字來看,友這一撇 遮去上部,就是反啊,而這反字又出了頭,就是說要反出頭啊!”崇禎一聽,臉色瞬間難看,王德化連說“錯了,錯了,不是這個友,而是有。”
宋獻策看著有字,沉吟半天,小聲說道“這個有字更為不詳,上面是大字缺一捺,下面是明字少個日,這說明大明江山已經去了一半,沒了出頭之日”王德化嚇得連冷汗都出來了,連忙否認不是這個有,是,是--崇禎一把奪過筆,寫了個酉遞給宋獻策。
宋獻策一看,連連搖頭,坐立不安,崇禎催他快講,宋獻策神神秘秘地說“此話我與客官講了,客官切莫外傳。大明江山,無救也。皇帝為尊,這酉字,在尊字中,但上無頭,下無足,暗示至尊者將上無頭,下無足啊”
這一下,崇禎是頭暈目眩,腿腳發軟,渾渾噩噩的回到皇宮,第二天便在煤山自縊而死了。
不過這畢竟是野史,不可當真,我想一位皇帝,就算在相信天命,也不至于因算命的一番話就選擇吧!
一張長方的紙,從右上豎著寫下來易經算命.
在這幾個字的左邊偏下一些也是豎著寫某某某為你服務
在左邊偏下一些豎寫,每卦多少錢
天靈靈地靈靈,人間算命我最行
算命這種事情我覺得不是必要的,如果老是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寄托于算命當中,那么將會過得毫無目標、患得患失。一般人會跑去算命的話,應該是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或者需要做決定但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
我之所以說算命不是必要的,是出自自己的親身經驗。在讀大四以前,我都是很喜歡算命的。只要一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或者是下不了的決定,我就會去網上用盡各種方法算命,希望它能夠幫我解決困境或者幫我做個最好的決定。
我試過很多種算命方法,基本上中國和國外的都嘗試過。像是中國傳統的算命方法求簽、測字、諸葛神算,外國的主要就是算星座和塔羅牌。以前不僅僅是我喜歡算命,我媽也喜歡找人算命。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高考完,很擔心考試的結果,所以用盡了各種算命的方法去算。
但是,算命并不能為你解決所有的問題。該面對的困難還是在那里,不會因為算命而消失;該做的決定也仍然要自己做,算命也只是會給你一個意見。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心理素質和我一樣不好的話,真的就不要去算命了。一旦算出來的結果不好,事情還沒有發生自己然而每天過得膽戰心驚。與其因為算命讓自己每天過得擔驚受怕,還不如不去算,倒也省去了不少無謂的煩惱。
總之,我覺得人還是少去算命比較好。用的說法是,命會越算越薄,也就是越算命就越倒霉。用科學的說法就是,腳下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能夠寄希望于任何外界的事物,還是腳踏實地的過好每一天比較實在。
奉勸不要相信那些東西,你認識他們是誰啊,一個陌生人跟你白話也能信啊,人的命運在自己手中,為自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