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字義上確定
所謂字義,就是字的義蘊,許多漢字從字義上可以確定五行。例如:
五行屬木的漢字有藝、芳、含等。
五行屬火的漢字有光、輝、耀等。
五行屬土的漢字有山、巖、峰等。
五行屬金的漢字有劉、列、利等。
五行屬水的漢字有鮮、雷、雯、霏等。
二、從字形上判斷
所謂形,就是字形,指字的形體構成。許多漢字在字形上包含了木、火、土、金、水,這可以直接看出來。如:
五行屬木的漢字:本、樸、術、機、橋、榕等。
五行屬火的漢字:燦、爛、炎、炬、烽、煌等。
五行屬土的漢字:地、堅、坤、坦、培、增等。
五行屬金的漢字:鑒、鋼、鈕、銅、錫等。
五行屬水的漢字:泉、冰、匯、江、澤、派、濤等。
三、五音十二律(音韻)上判斷
g k h 屬木
z c s d t n l j q 屬火
a o e i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in 屬土
x zh ch sh r i 屬金
b p m f v u y w 屬水如:五行屬木的漢字趕(gan) 開(kai)
五行屬火的漢字寧(ning) 強(qiang)
五行屬土的漢字阿(a) 奧(ao)
五行屬金的漢字雄(xiong) 眾(zhong)
五行屬水的漢字博(bo) 普(pu) 淵(yuan)
四、數理五行
漢字筆畫數理三才五行: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們分別是天格,人格,地格數字的個位數,天地人三才數理共計十個數,如果個位數是0,則按10計算,以數理來劃分五行。五行之間的關系是:木、火、土、金、水、相臨相生,相隔相克。這樣根據數理與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系,推算出來的配置關系即為三才配置。
1、2為木, 3、4為火, 5、6為土,7、8為金, 9、10為水。
缺點:漢字筆畫數理五行只是在一味的查數,忽略了漢字本身的意義。比如會出現木字4畫之類的問題。
綜上所述,從字義或字形上判斷更符合五行理論的基本要義。
五行中的水,有天干的壬水(廣博、宏大,但不夠深入)、癸水(深度、規律和細水長流),和地支中的亥水(洶涌澎湃,但隨心所欲)和子水(智慧但欠胸襟)。還有辰為水庫,主要是聚集和收納水。
漢字的五行劃分,其方法較多,有據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法”,有據結構劃分的“字形五行法”,有據漢字字義劃分的“字義五行法”,有據筆畫數劃分的“數理五行法”等等,以下分別略作介紹。
一、字形五行法
所謂形,就是字形,指字的形體構成。許多漢字在字形上包含了木、火、土、金、水,這可以直接看出來。
二、字義五行法
所謂字義,就是字的義蘊,許多漢字從字義上可以確定五行,漢字是表義文字,從漢字的造字方法來看,無論是象形、指示、會意和形聲,其字形與字義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特別是漢字的部首,它其實就是表義的符號,所以,通過漢字的部首就能比較簡便準確地找出其字義的五行。如:
藝、芳、含等可歸入木類。
光、輝、耀等歸入火類。
山、巖、峰等歸入土類。
劉、列、利等歸入金類。
鮮、雷、雯、霏等歸入水類。
三、音韻五行法
在姓名的音律學中,最復雜的是其五行定義。五行學說將聲音定性為五行元素,從而在起名中起到病藥補益的作用。我們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將世界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又因陰陽分野,合稱“陰陽五行”。五行學說和“陰陽八卦”學說互相參照和補充,共同組成中國古代“玄學”最基礎的結構。古人所謂五音歸類標準,是指宮、商、角、徵、羽這五音,音韻學上指喉音、舌音、牙音、齒音、和唇音。關於五音與五行對應關系,古籍多有矛盾,今人也莫衷一是。最大的可能是因為古今語音差異及當今方言差異造成的。由於語音的多變性,所以固定字音的五行會遇到很多困難。其實字音的五行還是要從喉、舌、牙、齒、唇五種器官發音,所以我們不須要細分五音(宮、商、角、徵、羽,古書中也有多種定義,很不同時代互相矛盾,當前很難弄清楚),我們只要了解喉、舌、牙、齒、唇的五行定義就可以了。換言之,我們只要將發音器官的五行定義弄清楚,就可以省略了五音定五行之性的麻煩,而直接對語音進行五行劃分。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土主肌肉,火主血脈,木主筋氣,金主骨牙、水主體液,所以相對於五臟即是土主脾胃,火主心臟,木主肝臟、金主肺腑、水主雙腎。對於口腔來說,稍微復雜一些,首先應明確嘴唇是肌肉組織,故唇一定屬五行之土;另外牙齒屬五行之金也應當明確。但古人將“牙”和“齒”是分開來講的,“齒”專指切牙(門齒)和尖牙,“牙”專指雙尖牙和磨牙,因此古人對字音有“牙音”和“齒音”的區別。但古人所提到的牙音,并非由臼齒發出的聲音,而是指相對來說,經過臼齒的氣流較多而已。如果讓氣流更多的經過臼齒部分,口腔必須要撐開兩腮移出部分空間,這要依靠“筋”的力量,故“牙音”屬於五行之木; 《內經》稱:“心主舌”,又《靈樞 . 脈度》曰:“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能知五味矣”。由於心主火,故此,舌屬於五行之火。咽喉在口腔的下後方,喜歡水,最怕干燥,故喉屬五行之水。事實上,古人定義的“喉音”包括咽部及上腭等發音位置較置後的聲音。分清發音位置而定五行從理論上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條件,但對於某些字要細細推敲才可以定論。我們也可以在漢語拼音的聲母表中大體找到對應。詳見下表:
唇音屬五行之土 拼音:b , p , m , f, w
舌音屬五行之火 拼音:d , t , n , l
牙音屬五行之木 拼音:j , q , x , y
齒音屬五行之金 拼音:z , c , s , zh , ch , sh , r
喉音屬五行之水 拼音:g , k , h
因為是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紋理縱橫交錯形,所以五行屬水。
文拼音wén
1、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2、刺畫花紋:文身。
3、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
4、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文字[wén zì]
語言的書寫符號。它是人類最重要的輔助語言的工具。擴大了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功用,對人類文明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2、文件[wén jiàn]
公文、信件等。
3、文壇[wén tán]
指文學界:~巨匠。
4、碑文[bēi wén]
刻在碑上的文字;準備刻在碑上的或從碑上抄錄、拓印的文字。
5、榜文[bǎng wén]
舊時官府張貼的文告。
班恬簡:恬淡簡易。適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陳書?蕭干傳》:“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云之法。”
班俊麗:秀麗。適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蘇軾《薦宗室令畤狀》:“吏事通敏,文采俊麗,志節端亮,議論英發。”
充分利用名字蘊含的意義來教育孩子為人處世之道,這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如果給孩子所取名字富于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的話,這份名字的解釋就足以用來當作家訓指導教育孩子成長,對孩子品性才能的培養有很大的裨益并留給子孫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紀念文字,這也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
大文學家蘇洵為兒子蘇軾(蘇東坡)、蘇轍取名時就曾專門寫過一篇名為《名二子》的文章解釋兒子名字的含義并用之教育蘇軾、蘇轍兄弟;而蘇軾、蘇轍兄弟也把這篇文章奉為為家訓及人生座右銘,以鞭策自己并紀念父親。這是千古傳頌的一段佳話,也是名字意蘊對于子女教育產生影響的一個典范。
吳文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