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按出生那一年公歷(陽歷、國歷、新歷)日期算,一個人的星座是不變的。
兩個相鄰星座分界日期和時刻每年都略有不同,
處于兩個星座交界日期的要根據出生年份和出生時刻確定。
白羊座(3月20日
-
4月21日)
金牛座(4月19日
-
5月22日)
雙子座(5月20日
-
6月22日)
巨蟹座(6月21日
-
7月24日)
獅子座(7月22日
-
8月24日)
處女座(8月22日
-
9月24日)
天秤座(9月22日
-
10月24日)
天蝎座(10月23日
-
11月23日)
射手座(11月22日
-
12月23日)
摩羯座(12月21日
-
1月21日)
水瓶座(1月20日
-
2月20日)
雙魚座(2月18日
-
3月21日)
星座看陽歷,按照陽歷出生日期計算,星座具體日期如下:
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雙子座: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處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
雙魚座:2月19日~3月20日。
星座起源
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于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并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
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在《約伯記》里提到大熊、獵戶等幾個星座;公元前十二世紀尼布甲尼撒一世時代建造的土地界標石上刻有人馬座、天蝎座和長蛇座的圖案。
古希臘詩人荷馬和赫西俄德的著作中也提及了大熊、獵戶和昴星團(當時昴星團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星座,而不是金牛座的一部分),而在同一時期的巴比倫已經用楔形文字記錄了黃道十二星座。
到公元二世紀,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恒星,這也是現代星座的原型。之后許多天文學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里填充新的星座;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后在兩個世紀內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十二星座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星座
星座是按出生的那年陽歷算。
星座日期:
星座的英文是“CONSTELLATION”,意思是“星座”、“星群”;而占星學中所指的星座是“SIGN”,意思是“記號”、“標記”、“象征”。
在英漢字典中有這樣的翻譯:“Signs of Zodiac黃道十二宮”,在《英漢天文學詞匯》中也有同樣的意譯;而在英英字典中,則詮釋得更詳盡:“One of the twelve equal divisions of the Zodiac”,意思是“黃道上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因此,天文歷法的十二星座與占星學中所指的星座在實際意義上是不同的。如果你不是占星愛好者的話,還是按照天文歷法的十二星座實際日期來對照你的出生日期看你所屬哪個星座。
擴展資料:
星座由來:
二千多年前希臘的天文學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西元前190~120)為標示太陽在黃道上觀行的位置,就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區段,以春分點為0°,自春分點(即黃道零度)算起,每隔30° 為一宮;
并以當時各宮內所包含的主要星座來命名,依次為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馬、摩羯、寶瓶、雙魚等宮,稱之為黃道十二宮 。
總計為十二個星群。在地球運轉到每個等份(星群)時所出生的嬰兒,長大后總有若干相似的特征,包括行為特質等。將這些聯想(豐富的想像和創造力)串聯起來,便使這些星群人性的具像化了;
又加入神話的色彩,成為文化(主要指希臘和羅馬神話)的重要部份。這套命理演進、流傳至今至少五千年的歷史,它們以這十二個星座為代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二星座
出日的年月日
星座是按陽歷(公歷)日期劃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陽歷出生日期,然后對照下面的資料。
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 - 5月21日
雙子座:5月22日 - 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 - 7月22日
獅子座:7月23日 - 8月23日
處女座:8月24日 - 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 - 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 - 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 - 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 - 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 - 2月19日
雙魚座:2月20日 - 3月20日
雙子或者巨蟹。如果你在6.22號(包括這一天)后,就是巨蟹。星座按陽歷生日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