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就是指你自己屬相到來的那一年,既然屬相更替是從農歷開始,那么本命年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是農歷的大年初一開始.十二生肖根據農歷計算的,一致的。
對于2009年過本命年的牛牛們來說,非常幸運的是,今年是較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會順利,而且會有新的發展噢。不過雖然是個大吉的本命年,還是不要忘記了,不但要穿紅內衣褲,方便的話還要佩戴紅繩,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習慣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紅繩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來,繩子上可掛玉飾或金飾。雖然特別記住的是紅色內衣、內褲一定要別人送,因為據說如果自己買的話就會失去辟邪的功效。
09年的牛是欄內之牛,五行屬土,1949年出生的牛就要稍微注意,不宜遠行!!!
而1925,1937,1961的牛牛一般來說還是不錯的,09年這個本命年不會太不利,只要不做任何大的動作,還是很好度過的!!!
1985,1997的牛牛就要注意了,會有身體和事業上的小妨害,盡量多多平和!!!
明年牛牛的吉數是1,4,6,9.
一般來說每個周四是最好的!安排重要事情的處理最好在周四!!!
明年牛牛本命年的吉祥色是藍色和黑色!!!
09本命年。若逢破星克命,雖富也不會吉也。
這里要特指1973的牛牛,是說09年是你的本命年,就是你是屬丑(牛)的,今年就是你的本命年!誠然你是有富貴在今年,對你來說也不是很好的,說白了就是你今年運程不穩定,要特別注意! !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查了下子得出結論,我們牛尾巴——也是牛,所以我差點就忘記錯過了還好你的問題提醒我。給我加分,快!呵呵
滿了24歲才算。
本命年的時間計算是從農歷的大年初一(春節)開始到該年臘月的最后一天(除夕)結束。例如2010年農歷的大年初一在公歷的2月14日,該年臘月的最后一天是公歷2011年2月2日。
習俗
中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屬鼠,再遇子年,就是這個人的本命年,即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當年屬相相同,這一年就被稱作本命年。
所謂“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比如猴年出生的人,2004年就是他們的本命年。
本命年是24周歲。在中國,十二生肖是以“農歷”為主,生肖年也是以農歷為主。通常,本命年是從農歷新年開始算起,從農歷春節(農歷初一)開始,至農歷除夕(農歷最后一天)結束。出生年+12(或12的倍數)=本命年。
十二生肖相關知識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肖也是中國民俗文化。
我們這里是滿23交24的時候。因為覺得你滿了24,那就是24已經過完了。
我個人覺得那可能是心情的問題, 你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對者窗外呼吸新鮮的空氣 你就不會那么的煩惱
為什么本命年會不順?民間通常將本命年視作“坎兒年”,認為本命年人的運勢會很不順,因此,人們都帶紅繩等,以求本命年好運。那么,到底為什么本命年會不順呢?
什么是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為五行數命回歸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
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
“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
每到本命年時,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紅腰帶,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也寄托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為什么本命年會不順?
本命年會不順通常被認為是與犯太歲有關。
犯太歲者流年不利、諸事不順。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本命年是轉運年,一轉轉三年,運勢調得好的話就好三年,不好的話后三年都會受影響。
太歲神在所有值年神煞中素有年中天子之稱,總管世人一歲之禍福吉兇。由于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敬而畏之,但每年都有部分人群沖犯太歲的。流年命犯太歲,如果沒有有效化解,可能一衰衰三年。
但事實上,那些認為本命年會不順的人往往是由于心理作用。
人生總有一些波折,如果恰逢有大的波折出現在本命年,那么,不信的人根本就不會將二者關聯起來,而相信之人則會鞏固他們的。
眾所周知,遭遇困難時,心態最關鍵,所以不信之人往往能以平常心安然度過,反而是的人,心理和行為上都戰戰兢兢,本來能夠輕易度過的“坎兒”,可能讓他“如履薄冰”了一整年。
“本命年會不順”,也確實無法通過事實的考驗。
舉一個反例為證,宋代文人鄒應龍出生于龍年,他才華過人,曾考取狀元郎,并官至戶部、刑部、工部尚書,而他中狀元的那一年,才二十四歲,恰逢龍年本命年。
劉心武先生寫過一篇題為《邁過“本命年”的坎坷》的文章,他也認為本命年可能是個“坎兒”,但這并非是一些神秘莫測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從心理發育的角度來看的。
十二歲時,一個人心理上的坎兒,要么表現為早熟,失去應有的童真,導致行為上的越軌;要么心性從此滯留不進,總害怕進入“大人的社會”。
二十四歲時,心理上的坎兒可能趨于兩個極端,
一是成為“憤青”,對社會、對長輩,尤其是對固有的傳統、規范,打心窩里噴溢出反叛的激情,追求顛覆性、破壞性的快感;
一是成為“懦青”,自卑、懦弱,形不成任何主見,特別地害怕長輩、領導、權威、強人,總是自覺形穢而又找不到提升自己的途徑。
三十六歲與四十八歲這兩個本命年中,人心里的坎兒一般也有兩種:
一是自我肯定過頭,覺得功成名就,前途似錦,欲望膨脹到如即將崩裂的氣球而不自知;
一是自我否定過頭,覺得老大不小仍成不了氣候,前景暗淡,對自己萬念俱灰。
到了六十歲,一個人心理上的坎兒又轉化為,要么覺得難以適應新事物,沉溺于懷舊,要么憤世嫉俗,要么心灰意懶,這些心理危機又轉化為生理上的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不行了”,仿佛人生的幕布也將就此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