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卦地山謙(謙卦)內高外低
中中卦
象曰:天賜貧人一封金,不爭不搶兩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謀望皆遂心。 這個卦是異卦(下艮上坤)相疊,艮為山,坤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為內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譽,位高不自傲。這就是謙。換工作的話只要謙就會有好的結果。
謙卦是64卦中其為少見的全吉之卦,自然是吉祥如意的代表。這是第一層意思,也是最本質的內含。
第二層的意思是,怎么做才能得到如此的吉祥呢?《易》指出了六種方法:謙謙、鳴謙、勞謙、撝謙、征不服和鳴謙。
這就是難點了。如果能做到,你就可以得到天地神鬼人的幫助,無往不利。
如何才能達到卦之所說的:“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效果,要結合你對生活中關于謙的理解。
能理解得到,并且用的好。如果你無法理解,無法應用。就算你把所有的上上卦都得全了,也沒用。孔子說:易的作用就是:開啟我們的智慧,指導我們的行為,幫我們成功。然而是否成功,一則在教師,其次要靠學習。
具體如下: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征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制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意譯:天的運行剛勁強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發憤圖強。
乾卦六爻的爻辭初九,潛龍勿用。
意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意譯:初期階段,應暫行潛藏。
乾卦的卦辭以天為象征,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征。龍是善變之物,能夠潛水,行地,飛天,海陸空三棲,取龍為象,可以達到假象喻意,以明變化的目的。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詞。厲:危險。
意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雖然面臨危險也無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意譯:相機而動,躍起上進,無咎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譯:飛龍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為"君位"。皇帝通稱"九五之尊",就是這么來的。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
上九,亢龍有悔。
意譯: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意譯:出現一群龍,都不以首領自居,吉祥。
常用占斷用語:
1、亨:通達,順利。
2、利:有利,適宜。
3、吝:遺憾,麻煩,艱難。
4、厲:危險。
5、悔:憂慮,困厄。
6、咎:過錯。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意譯:元始,亨通,利于雌馬以柔順堅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爭先前行會迷入歧途;如果隨從人后,就會有人出來作主,有利。向西南走會得到朋友,向東北走會失去朋友,這時安于堅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貞,堅持正道。)
坤卦以柔順的雌馬為象征,堅持柔順便是正道。坤是純陰之氣,本質是陰柔順從,乾為君道,坤為臣道。
初六,履霜,堅冰至。
譯:踩著微霜,知道堅冰快要出現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譯:正直,端方,胸襟闊大,方能擔負起輔佐之重任。不用"修習",也能成功。"無為而無不為"。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譯:蘊含美德,不顯露,吉。輔佐君王的事業,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會有結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譯:扎緊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贊譽。
六五,黃裳,元吉。
譯:穿黃色裙裳,大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譯:龍在原野上爭斗,流出青黃混雜的血。龍是本氣陽的象征物,坤陰氣極盛,轉化為與乾陽抗爭,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貞。
譯:永遠堅持正道,以陰返陽為終結。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譯:亨通,利于堅守正道,不宜有所前進,利于建立諸侯。(攸:所。)
屯卦意為"初生",象征萬物始生狀態。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譯:初生,陽剛陰柔開始結合,艱難也隨之產生。在艱險中變動,如能堅持正道是極為亨通的。烏云與雷聲混雜,大雨將至,象征"初生"狀態。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候。
譯:徘徊不前,利守正而居,利于建立諸侯。初爻是陽剛之爻,在卑賤的兩個陰爻之下。在危險、風險面前,徘徊思考是正確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邅如,難行不進貌。班如:紛紛而來狀。
譯:創始艱難,彷徨不前。乘馬的人紛紛而來,他們不是強盜,而是求婚者。女子守正不嫁,過了十年才出嫁。(字:許嫁。)六二凌乘初九,六二得六五之應的力量,一陰一陽,關系密切。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譯:追逐野鹿沒有虞的引導,只能盲目跟著獵物跑,君子放棄不逐,繼續追趕會帶來遺憾。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譯:乘馬紛紛而來,是求婚者。前往應婚,吉。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膏:恩譯。)
譯:艱難創業時,需要廣施恩譯。柔小者,守持正道可獲吉祥。剛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有兇險。
上六,乘馬班如,滋血漣如。
譯:騎在馬上盤旋不前,哭泣的血淚漣漣。
成書背景:
屯卦強調萬事創始時期的艱難危險,不要輕舉妄動,要善于積聚力量。中國早期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
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時間都沒有如何斷卦。。。除非請伏羲下世,,,
64卦代表這宇宙只有64種情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要明了這個提問須從義理入手方能更上層樓一覽無遺。
未濟卦,從字面看濟者渡也,未濟即欲渡未渡。從卦象看,《象》曰:“火在水上,未濟。”什么意思?五行之性中火為炎上,水為潤下。《周易正義》說:火在水上,不成烹飪(難以煮物),未能濟物。火水、剛柔居位不當機杼空拋之象,所以未濟。引伸看,未濟之難點在于初始,但以發展觀看當日雖未濟,過此則未來未必不濟也。
《易經》六十四卦,以“未濟”為終,成為最后一卦,為什么?《易經》乃大道之源,是一部偉大的哲學巨著,其核心在于揭示宇宙萬物,對立統一,變化陰陽,永無窮盡,周而復始的自然普世、價值規律。未濟卦處于事物初始的喻義,似乎蘊含著對“《易》者變也”這一義理的歸結。借“未能濟度”喻“事未成”;而未濟卦又旨在說明:當事未成之時,能慎審進取,促使其成,則“未濟”之中必有可濟之理,終將“既濟”也。
以愚見,圣人將未濟卦排在六十四卦最后一位,取周而復始之義,即六十四卦窮則思變,又是一輪新的開始,表明“物不可窮”,即事物的對立、變化無時休止。
行文止此再說一些題外話,假如我們在占卜中得“未濟卦”,又當如何解卦呢?簡言之,未濟,火水不交,剛柔失位,在形象上極端惡劣,勢單意缺,不能自已。但不要失望,未來的希望與成功卻正在醞釀之中。行事之初,非常不看好,但到了后來,卻會產生出極佳的成果與結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行進過程中辛苦非常。但要秉持的是忍耐再忍耐,不可因耐力不足半途而棄,因為卦有“憂中望喜之象”,只要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必有大好結局的成功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