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在安徽九華山
這是邪見!佛、菩薩是一切眾生的無上大導師,是化導一切眾生如何出離苦海,如何證得無上菩提的。絕不存在所謂的生肖對應之說。
中國四大菩薩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愛心),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代表大愿(孝道),五臺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所以這四位佛教在中國佛教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縱然不是在這四大名山,一般比較大的道場也都會供奉這四大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單是佛教徒,就連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間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一位菩薩。在中國唐朝時候,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略去“世”字而簡稱觀音菩薩,相沿成習,所以現在世人多稱觀音菩薩。唐朝以后,觀音菩薩多被塑畫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樣,以此來表現觀音菩薩的慈悲。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一切眾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菩薩本無男女相的分別,而是為了度化眾生,因此在很多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里,菩薩大多以女身示現,這是眾生對無私之愛祈求的感應,是觀音菩薩慈愛的象征,也是菩薩形像多是女眾的原因。觀音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眾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苦煎熬,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悲智雙連,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信仰與尊敬。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中,以耳根圓通,而被文殊菩薩稱贊為二十五圓通中第一圓通,因為“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特別敏銳,容易藉由聽聞佛法或是梵唄唱誦而起信。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觀音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訪的第二十位善知識,善財到補怛洛迦山的菩薩住處,觀音菩薩為他解說“大悲行法門”。而《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是敘述菩薩觀世音度化眾生種種苦難,隨時隨處,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予以救濟。凡是遇到危難的人,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菩薩便會即時觀其音聲前往解救。中國民間根據《華嚴經》“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到補怛洛迦山觀世音菩薩住處參訪菩薩的說法,結合菩薩在浙江定海縣東舟山群島的諸多感應事跡,認定這里就是觀音菩薩在中國的住處,名之為普陀山。沿襲下來,普陀山便成了信眾朝拜觀世音菩薩的圣地。根據同樣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觀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財童子與《法華經》中的龍女,共同做為觀音菩薩的左右協侍。現在我們最常見到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薩眼到手到,有能力隨時隨處應眾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觀音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心,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兒女,以愛心呵護之,以智慧調教之,是悲智雙運的代表。解救苦難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地”是大地,“藏”是寶藏。大地能承載萬物,含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是現代人所共知的事實,用來形容我們的心地也含藏無量的寶藏,要以孝道來挖掘。在《地藏菩薩本愿經》里,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世尊圓寂之后、彌勒菩薩成道之前,在這一段沒有佛法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陀教化眾生。并介紹地藏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為了救度生前造諸惡業而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大誓愿,所謂“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當然是實有其處,但是在這個地方,它也是一種表法,表世間最苦之處,所以凡是至極苦難的時間與處所,都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所以,地獄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因為這里是六道輪回中最苦之處。其實,地藏菩薩教化之處并不僅限于地獄,在這世間中,凡有苦難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薩的身影。比如世間的種種天災人禍,常常被形容為人間煉獄,當此之時,所有來幫助這些受難者的人們,不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嗎?關于地藏菩薩的故事,相傳唐朝新羅國王族出身的僧人金喬覺,在玄宗時泛舟渡海來到中國。當他經過安徽池陽時,見九華山峰巒起伏,林木蓊郁,是修道的好處所,于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并得到當時山主閔公的護持。閔公之子又跟隨他出家,法名道明,后來閔公又禮其子道明和尚為師出家。數十年后,金喬覺以九十九高齡示寂,肉身不壞,全身入塔。因為他生前篤行地藏菩薩的行愿,所以后人便把他當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來尊敬。現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就是當年金喬覺的修道處。后人為紀念閔公護法之功與道明和尚傳法之德,于是就把他們塑成一僧一俗作為地藏菩薩的協侍。我們常見的地藏菩薩圣像有許多種,一般廣為流傳的是佛經中研形容“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于蓮花上,有些圣像頭戴五方帽,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地藏菩薩法相。般若智慧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妙德、妙祥、妙吉祥。文殊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經常出現在般若系的經典之中,與普賢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經典中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眾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相,不可觸摸,經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很難用言語表達,故而用文殊菩薩做代表,給凡夫一個智慧形象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提到:在東北,有個叫做清涼山的地方,那里有菩薩叫做文殊師利,他和他的眷屬及諸多菩薩共一萬人,常在山中演說法理。而在中國山西的“五臺山”,因為終年積雪,夏天仍然寒冷,從來沒有過炎暑,又叫清涼山,因此眾人便以五臺山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久而久之,這里便為信眾們朝拜文殊菩薩的圣地了。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圣像,是腳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飄逸且雍容華貴,柔和中帶若雅靜的天人像。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將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座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文殊菩薩的智慧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佛門有句話說“慈悲用本,方便用門”;有智慧為先導的慈悲與方便,才能長養菩提,接引眾生。德行圓滿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的梵文名稱是“三曼多跋陀羅”。他掌管一切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與“行”。據說他有延命之德,發過十種廣大心愿,決心要為佛教做弘法工作。普賢菩薩的尊號是“大行普賢”。白象是功德圓滿的象征,所以普賢菩薩的圣像大都是頭戴五佛冠,左手叉腰或執鈴,右手執金剛杵,騎著六牙白象,這頭白象是大圣天王的神體。另外普賢菩薩的形象,在密教胎藏界是兩手合掌,或左手執青蓮,右手伸掌;而在金剛界則為右手執青蓮,左手握拳。普賢在金剛界又稱作“金剛薩埵”,即金剛手菩薩,是佛陀的護法神,也是各種金剛的首領。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菩賢菩薩為善財童子說十種廣大的行愿,善財童子因此而圓滿成佛,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十大行愿是普遍面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一切眾生依此行愿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愿而教化眾生,因此在因地的菩薩稱為位前普賢,位后普賢是倒駕慈航諸佛的稱呼。由此可知,普賢菩薩是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之而行都是普賢菩薩,因此不能執定他只是一尊菩薩而已!中國的信眾根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所說:西南有山名曰光明,普賢菩薩游處其中,便認定座落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境內的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彩衣,手持蓮花,華上置經,面如滿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象的特征是力大而穩重,所以常用來形容菩薩的修行勇猛而穩健,不急不躁,徐徐疾進。象是白色,表心地清凈;表菩薩以六度含攝萬行,牙尖破障,不畏一切障。菩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同稱為華嚴三圣。綜觀上述,我們可以了解觀世音菩薩的仁慈博愛、關懷一切,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要得到普賢菩薩的大愿大行,踏踏實實的做到,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所以四大菩薩代表著中國佛教的特質,也是佛弟子學習的典范。屬鼠本命佛:千手觀音菩薩屬牛本命佛:虛空藏菩薩屬虎本命佛:虛空藏菩薩屬兔本命佛:文殊菩薩屬龍本命佛:普賢菩薩屬蛇本命佛:普賢菩薩屬馬本命佛:大勢至菩薩屬羊本命佛:大日如來屬猴本命佛:大日如來屬雞本命佛:不動尊菩薩屬狗本命佛:阿彌陀佛屬豬本命佛:阿彌陀佛
佛教里有四大菩薩,象征四種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征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征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就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中九華山地藏菩薩,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五臺山的文殊菩薩,峨嵋山的普賢菩薩,這四大菩薩代表佛法教學的四個重要課目,等于四個學院,這也是佛法的綱領,不管多少宗派、經論,都出不了這四個范圍。
佛經并無本命佛之說,是商家炒作的概念。人有分別心,但是佛沒有分別心。其實一尊佛即可以對應所有十二生肖人的。
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過佛教典籍、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的十二生肖者的八位本尊。眾生根器不同、因緣不同,也需以不同方式接引,“本命佛”是與十二生肖者磁場最接近、感應力最強的佛,誠心信奉,本命佛的靈體自然旺盛,能使眾生逢兇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
“閻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顏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
據佛經記載,該十二獸即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他們均有相應的一位菩薩化導、護持。這就是信眾所稱的本命佛!
諸佛、菩薩同體大悲,普度眾生,供養任何一尊佛像都有無量功德。如果有善男信女能由“本命佛”而能親近佛法、供養諸佛菩薩,結佛法善緣,未來世中,此因緣種子成熟時,必定也會成就無上智慧。
屬鼠人本命佛:千手觀音菩薩
屬牛人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虎人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兔人本命佛:文殊菩薩
屬龍人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蛇人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馬人本命佛:大勢至菩薩
屬羊人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猴人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雞人本命佛:不動尊菩薩
屬狗人本命佛:阿彌陀佛
屬豬人本命佛:阿彌陀佛
屬鼠本命佛:千手觀音菩薩
屬牛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虎本命佛:虛空藏菩薩
屬兔本命佛:文殊菩薩
屬龍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蛇本命佛:普賢菩薩
屬馬本命佛:大勢至菩薩
屬羊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猴本命佛:大日如來
屬雞本命佛:不動尊菩薩
屬狗本命佛:阿彌陀佛
屬豬本命佛: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