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簽 中吉 古人占驗:大舜耗歷山
大舜雖耕在歷山,心常孝順兩囂頑;田中之象同家象,善惡分明即此間。
附注:古人有舜在歷山耕田。其父母皆頑梗。不講仁義忠信。而大舜事之極孝順。田常有象代舜耕田。有鳥代舜耕草。可知人能行善。則由天遣神佑。可免辛苦。若行惡。象不代他耕田矣。此即可以分出善惡。求得此簽者。為善吉。作惡兇。就此簽而論。亦當作為吉。
【【白話淺釋】】
舜,中國古代的一位部落聯盟領袖。大舜,是尊稱。這支簽,有孝感動天的含義。大舜雖然在歷山這地方耕地,但心里很掛念家中的父母,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兩位老人家,都是較為盲塞固執的,而大舜事親最孝順。兩老在大舜工作期間,時常因爭吵而要大舜趕回家中去排解。幸而所養的大象,感于大舜的善良,都很聽話,幫助他耕種及處理家務。
流年:平安中有不少好機會。事業:凡事盡力而為,可以考慮轉職或創新業。財富:財來自有方,無須刻意去追求。自身:與人為善,不貪不妄,戒驕戒躁。家庭:家和萬事興,當孝順父母。姻緣;會找到情投意合的良伴,今年宜婚。移居:有很好的機會,而且,父母可以幫大忙。名譽: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和賞識。健康:身體本該無大礙,但偶有損傷。友誼:樂于助人,人亦樂于接近您。
斷曰:宅平常.善則昌. 問風水福人留福地.
病愈遲.善可醫. 問遺失當盡人事尋.
蠶與畜.善則勝. 問自身積善得平安.
欲求財.善乃來. 問天時善者天佑之.
謀望吉.善乃得. 問出行去之亦可喜.
孕有喜.善所致. 問交易善者可成功.
結婚姻.善為親.
行可以.又可思.
事業:凡事盡力而為,可以考慮轉職或創新業。看來不一定很順利,但這里說轉職創業可能更佳,所以也不用擔心。
"入山種玉嫌田狹,掘地尋金厭客多,富貴貧窮天注定,世人何苦力奔波。"
【白話淺釋】
自私的人,入山采玉,卻嫌自己的田地狹窄,所獲不多。掘地尋金,又厭煩一齊尋金的朋友會薄待自己,讓自己吃虧。我們應該學學管仲與鮑叔牙,明白富貴貧窮一早就天注定,世人何苦為財而奔波呢?
【綜合分析】
春秋,齊國有兩位患難知己,他們就是管仲與鮑叔牙,即使生活在貧困中,他們也視錢財如糞土。后人以管鮑之交來稱譽真正的朋友。
先就簽詩的意思解。此簽以管鮑分金的故事來勸喻世人不要因利忘義。得此靈簽要守義修善,不要做金錢的奴隸。
凡事宜力到力為,修善果植福基,自然可以獲福,不必強求。"所謂不須著意求佳景,自有奇逢應早春",所以用這樣的態度來看您的情緣.....
姻緣:婚姻現階段不宜。可能發覺雙方早有某些問題存在,但緣分未盡,等過些時候事態自然會明朗,順其自然!!!
第一簽 上上 姜公封相
簽文:
靈簽求得第一枝 龍虎風云際會時
一旦凌霄揚自樂 任君來往赴瑤池
解簽:
龍虎得風云會合。則龍飛到天上。揚揚快樂。即瑤池仙家之地方。亦可到矣。此榮華發達之象。真第一上簽也。
功名遂 求財豐 行人至
快如龍 六畜吉 家宅隆
若謀望 盡亨通 病即愈
蠶有功 孕生子 婚姻同
問風水 發貴兼丁財
問遺失 即得回原物
問自身 四季俱平安
問天時 豐稔又可知
問交易 到處有喜色
問出行 往來皆合心
第十八簽 下下 杜鵑
簽文:
杜鵑啼血淚悲聲 聲怨霜寒夢乍驚
驚動異鄉為異客 客心更觸故園情
解簽:
杜鵑雀啼到出血。其聲又悲。驚醒人家之夢。觸動思念家鄉之情。此一種悶愁氣象。求得此簽者。兇多吉少。凡事要留心謹慎。且要修善。方能化兇為吉也。宜防小人口舌。
蠶與畜 有損傷 行人遠
未回鄉 孕有驚 婚不良
問疾病 宜禱禳 財難得
宅有殃 若謀望 總不良
問風水 恐有損丁財
問遺失 追尋亦難得
問自身 運滯當自防
問天時 風色多不美
問出行 往來皆可憂
服食靈丹,靈丹何來?西王母去求來。你想上重點高中,須有貴人相助,方能像嫦娥一般,蟾宮折桂
第33簽 中平 古人占驗:孔明識破曹操
曹操雖有深謀計。智慧難瞞諸葛侯。(侯本作候)
試看東風都可借。更能流馬木成牛。
仙機:
宅平常。財難有。
蠶與畜。慎看守。
孕與病。禱神佑。
問婚姻。非吾偶。
行人歸。要遲久。
謀望事。恐難就。
問風水:難以發丁財。
問遺失:難以得原物。
問自身:略有不平安。
問天時:難以測天機。
問出行:亦恐有不美。
解說及記載:
■孔明借東風
三國時。曹操大軍駐赤壁岸邊。
孫權將周瑜。聯劉備軍抗曹。
孔明借東風。黃蓋引火燒連環船。二軍激戰。
一片火海。曹軍大敗。史稱赤壁之戰。
曹操雖有奸計,而不瞞得孔明,能借東風以燒曹兵,又造木牛運糧,以養軍士,則曹操奸謀,終不可用矣,求得此簽者,切不可奸謀害人之心,人可瞞,天勿瞞,必須立心修善,可以化兇為吉,不可學曹操之奸計也,就簽而論,凡事不利,要防小人是非口舌,如立心光明正大,可化兇為吉也。
第47簽 中平 古人占驗:吳主索荊州
遙遙千里來西蜀。欲問荊州那日還。
劉備不言聲淚下。自思無策轉吳間。
仙機:
財難得。病愈遲。
蠶與畜。得利微。
婚不合。孕禱祈。
宅平常。積善宜。
問行人。要待時。
謀善事。當細思。
問風水:失運恐破財。
問遺失:勞苦恐難得。
問自身:有事多憂愁。
問天時:劫氣甚可悲。
問出行:去之總不美。
解說及記載:
■魯肅索荊州
三國,魏、蜀、吳,即曹操、劉備、孫權,劉備曾聽孔明之言,聯吳抗魏。初時,劉備未在四川一帶建立蜀國的根基,曾向東吳孫權借荊州,作為暫且棲身之地。后來,東吳曾多次由魯肅來西蜀,出面向劉備要求歸還荊州,但劉備一言未出,便痛哭流淚,自思無計策可以圓轉也,以一哭得還荊州,有借無還,而當哭泣之時,乃悲愁之景象,劉備諸多理由,一味用“拖字訣”,推說是“無可奈何,暫時無法歸還荊州”。這就是“劉備借荊州,一去無回頭”的典故了。
此簽中,有借而不還,亦有哭泣之象,求得者宜細心領悟其中意思,求得此簽者,凡事要隱忍受苦。
天機不可泄露 你還是到寺旁找解簽的人替你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