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是星的名字,指北斗七星的柄。
“天罡”,讀音:[tiān gāng]
【詳細釋義】:
1.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
2.星命家指月內兇神。
3.道教稱北斗叢星中三十六星之神。
【造句】
1、天罡大陸有四個帝國和許多諸侯小國,分別是北方的天京帝國,南方的青宇帝國,西方的多佳帝國,東方的龍騰帝國。
2、唐代天文學家、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定居閬中研究天文、數學,后終老于閬。
3、她一直羨慕著三十六般天罡變化。
【起源】:
“天罡”最早起源于中國人民對遠古星辰的自然崇拜。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受這種說法的影響,將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出處】:
1、《參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臨於卯;八月麥生,天罡據酉″。
2、《抱樸子內篇.雜應》: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叢辰名。月內兇神。
3、《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二《鶴林法語》:"天罡屬辰,辰戌丑未謂之四正,以其屬土,居於中央,故曰四正,罡字從四從正,以辰為土,故此功曹謂之天罡″。清允祿等撰
4、《協紀門辨方書》:"陰陽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后天辰為河魁,陰建之月反是″。神煞名。道書中有三十六天罡,配七十二地煞。以為罡氣神煞取用。雷法名詞。猶人心。指腦。
天罡四殺亦稱天罡四煞,是房主出生年份、日期天的干地支與搬家日期、時辰五行組合不吉導致的。根據“萬煞不離五行宗、五行化煞有神功”的原則,天罡四煞可以采用五行通關、陰陽相濟之法化解,具體如下:
1、開光陰陽五行護身符隨身攜帶或放在臥室床頭柜、辦公室辦公桌內,催動自身陰陽五行氣場周而不散、行而不亂,護佑元神,平安吉祥。
2、同時請五行八卦福鎮宅理氣,催動五行流通生旺氣、五行流通生財氣,調節陰陽和諧保安寧、陰陽和諧旺宅運。
命帶天罡四煞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化解。
出生年份地支為申、子、辰的人,出生日期時辰是未日未時命帶天罡四煞;
出生年份地支為寅、午、戌的人,出生日期時辰是丑日丑時命帶天罡四煞;
出生年份地支為亥、卯、未的人,出生日期時辰是戌日戌時命帶天罡四煞;
出生年份地支為巳、酉、丑的人,出生日期時辰是辰日辰時命帶天罡四煞。
讀音:tiān?gāng?xīng?mìng
釋義:
1、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受這種說法的影響,將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2、長春古代曾經一個時期的城名,長春曾經叫天罡城。
3、星命家指月內兇神。
出處: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小說家即以附會于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頭領。《宣和遺事》前集:"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水滸傳》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后亦以喻不畏艱險的英雄人物。
天罡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頂端兩顆星的延長線距離五倍就是著名的北極星,即小熊座α星 ,中國星名叫勾陳一或北辰。北極星距離我們約400光年。它是目前一段時期內距北天極最近的亮星,距極點不足1°,因此,對于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它好像不參與周日運動,總是位于北天極處,因而被稱為北極星。正是這個特點使它成為全天重要的恒星之一。
“天罡”有以下3種意思:
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參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臨於卯,八月麥生,天罡據酉。”
星命家指月內兇神。《協紀辨方書》引《歷例》:“陽建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后三辰為河魁,陰建之月反是。”
道教稱北斗叢星中三十六星之神。
命書認為
魁罡是一種天沖地擊之煞
而看法是以日柱為基
如日柱碰上
戊戌
或庚戌的叫天罡
逢上辰
壬辰的叫地罡
命中有魁罡星的
主人性格聰明
文章振發
臨事果斷
秉權好殺
如果運行身旺
必定發福百瑞
假若一見財官
那就禍患立至了
又如日柱魁罡
碰上刑沖
非但不吉
反而是個貧寒的窮人
你運行身旺
就可論為好命
但不知有否碰上刑沖
命局中
有刑沖壞命
流年逢刑沖
流年不利
魁罡日是指:戊戌、庚辰、庚戌、壬辰等。魁罡乃天魁地罡之意,皆為天地之極端。例八字:乙巳、己卯、庚辰、庚辰,庚辰便是魁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