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采用干支紀年法,直到現在,我們還經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別表示了這兩年的屬相鼠和豬.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與陰陽五行之間的密切聯系.實際上,每個天干每個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陰陽五行屬性.正因為干支自己具有獨特的五行屬性,人們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聯系起來,由命理學者根據五行生克來推理出人的命運.
既然講命理,那我們就從最基礎的東西講起,先來認識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顧名思義,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這才是一棵完整的樹,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這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古人最初對天干地支的命名確實有這層含義,但是在八字命理學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長的根須.為了方便進行下一步學習,大家不妨這樣理解,天干地支的組合就像一棵樹,天干是樹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則是樹木在地下蜿蜒生長的根部.這樣的比喻,在命理學上是有其重要意義的,大家會慢慢體會得到.
干支誕生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具體不詳,但可以確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經存在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們都喜歡取一些與干支有關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個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們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來記月的,但是后來就開始用天干地支組合起來的六十甲子記年、月、日、時,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紀年法.年月日時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們平時所說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個,五行是五個,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陰陽,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陽木,乙是陰木,丙是陽火,丁是陰火.具體有歌訣寫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單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陽,在雙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陰,一陰一陽相互交替,鄰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屬性上相生的關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這樣一來,十天干的五行屬性甚至方位含義都一目了然,非常簡單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遠比天干要復雜.我們知道,地面之上的東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東西卻隱藏得很深入,根須嘛,容易交錯糾纏難以分辨,這樣,地支的屬性也就隨之變得復雜難辨起來.
我們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組,每四個為一組,分別是四旺,四生,四庫.
四旺,這是最簡單的一組,它們是子、午、卯、酉,它們的五行屬性十分“單純”,即,子是陰水,午是陰火,卯是陰木,酉是陰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陰水,所以我們又說,子中藏癸,同樣的,我們說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這個“藏”字,多少有些蘊藏儲備的含義,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來的部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來就是天干遺留在地下的根須,只不過子午卯酉這四條根并未經過糾纏,十分單純而容易分辨.
四生,這一組也相對簡單,分別是寅、巳、申、亥.寅,這條根是由三段根須纏起來的,它們分別是陽木,陽火和陽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們稱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氣;巳,也是由三條根纏起來的,分別是陽火,陽土和陽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氣;申,同樣是三條根互相纏繞而成,分別是陽土,陽金和陽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氣;亥,這個比較個別,是兩條根纏繞起來的,它們是陽水和陽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氣.
我們容易發現兩條規律:第一,這組地支的藏干全是陽性的.沒錯,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陽性五行,并且計算起來,除了戊土出現過三次之外,其余的都出現過兩次.第二,這四個地支的本氣分別是木火金水,唯獨沒有土.沒錯,以上兩點都充分說明,土是一個特殊的五行.為什么特殊呢?
我們來看四庫. 除去上面談到的四旺四生,十二地支就只剩下辰戌丑未四個,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四庫.這四個地支,本氣全是土,其中辰戌本氣是陽土,丑未本氣是陰土.土的基本特性是藏納、承載和包容,因此我們有了四庫的叫法.而這四個庫,也正好是五行中其它四位的庫,辰為水庫,戌為火庫,丑為金庫,未為木庫.
庫,也叫墓,是五行藏匿安息的所在.既然是水庫,那辰中一定有水,但入墓安息的水顯然是陰性的,因此,辰中有癸水.同理,火庫戌中有陰火丁,金庫丑中有陰金辛,木庫未中有陰木乙.
水生木,水庫中往往會滋生出一些草木的根芽,因此辰中又有木,同樣是藏匿墓庫之中,自然是陰木乙了.木生火,木庫中常常迸出零星的火花,因此未中又有陰火丁.金生水,金庫丑中便也有陰水癸.唯一不同的是火庫戌,火本來生土,但戌的本氣就是土,因此土氣越發壯大,最后便由土氣生出了陰金辛.
綜上可知,四庫全部包含三個五行,辰中乙戊癸,戌中辛戊丁,丑中癸己辛,未中乙己丁.
OK,到這里,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的關系便基本講明白了,不明白的朋友還可以繼續提問,我會給大家補充解答.感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關注下一篇,:).
另附:天干地支的原始意義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甲丙戊庚壬五奇數,也可以說是陽干,配子寅辰午申戌六奇數,也可以稱為六陽地支,那么乙丁己辛癸,五偶數,也稱陰干,配丑卯巳未酉亥六偶數,也叫六陰地支,這樣,由甲干配子鼠,乙干配丑牛地支始,逐年更替,60年一輪回,稱為60花甲子。也就是說,天干陽干只能配地支陽支。天干陰干只可以配陰地支。不可混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八卦:乾 坤 艮 巽 兌 離 坎 震
九宮: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
好象有本說是講著個的.. 什么名忘了 不過你讀了就可以用那上說的無行去理解很多事了.//
可以登錄這個網頁看看,里面有詳細的對應關系:
http://www.zyrm.com/ba/b101.htm
天干,地支的算法
1、天干地支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
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天干信息總表
項目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性質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四季 春 春 夏 夏 夏 夏 秋 秋 冬 冬
方位 東 東 南 南 中 中 西 西 北 北
體表 頭 項肩 額 胸 鼻 腹 筋 股 腿 足
臟腑 膽 肝 小腸 心 胃 脾 大腸 肺 膀胱 腎
換支 寅 卯 午 巳 辰戌 丑未 申 酉 子 亥
地支信息總表
項目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性質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四季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方位 北 北 東北 東 東南 東南 南 西南 西南 西 西北 北
臟腑 膀 胱 胃 膽 肝 脾 三焦 心 胃 大腸 肺 脾 腎
時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2、陰陽五行
陰陽:
古人稱陰陽,今人稱矛盾,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一切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干、地支也同樣分陰陽二性:陽干和陰干、陽支和陰支。它們是陰陽二氣的具體表現形式。
五行:
古人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五行運動即相生相克的結果構成了大千世界。五行有正五行和納音五行之分。
按天干、地支的自身屬性所定的五行為正五行,如甲木、子水等;按干支結合生出的五行為納音五行。納音來源:六十甲子納音,實即六十律逆相為宮之法。一律合五音,十二律即納六十音。納音的基本方法是:同類娶妻,隔八生子。這也是律呂相生的法則。干為天,支為地,音為人。
六十花甲子納音表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劈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插環金 壬子癸丑桑枝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納音五行巧記口訣
甲乙丙丁一到五,子丑午未一來數,
寅卯申酉二上走,辰巳戌亥三為足。
干支相加數余五,五行木金水火土。
注解:
1、干支取數
甲 丙 戊 庚 壬 子丑 寅卯 辰巳
乙 丁 己 辛 癸 午未 申酉 戌亥
1 2 3 4 5 1 2 3
2、計算
干支數相加,超過5者減去5以差論之,1為木、2為金、3為水、4為火、5為土。
3、舉例
①丙子:丙天干數為2,子地支數為1,和為3,納音為水。
②庚申:庚天干數為4,申地支數為2,6減5余1,納音為木。(衛茂棟提供,龐鈺龍編口訣)
納音屬性巧記口訣
海爐林路劍鋒金,山澗城白楊柳新,
泉屋霹松長流水,沙山平壁金箔金,
佛燈天河驛釵桑,溪沙天火榴海音。
應用方法:
利用掌中旬訣得知干支為第幾旬,找到本旬那句口訣,依次往后數。例如丙子:由掌中旬訣得知為六十甲子第二旬的甲戌旬,即口訣的第二句。丙為第二個字“澗”,亦即“澗下水”。
從公元年號推對應干支口訣
干支起止為庚己,
地支始終是猴羊。
天長日久若忘記,
請將甲子四上想。
公元年末位數字:0123456789
對應的干支: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
公元年除12余數:01234567891011
對應的地支 :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從以上對應關系中,不難明白口訣前兩句的含義,最后一句意為末位“4”對應天干“甲”、除12余“4”對應地支“子”,其實只要記住這一句足矣!
數理
在現代,人們對“數”的概念比較熟悉,如:數字家電等等。但在古代,數的意義有其特定的界限,有數就有理。傳曰:數者,謂五行、十干、十二支數也。
(1)五行數:
水,生數一,成數六。火,生數二,成數七。木,生數三,成數八。金,生數四,成數九。土,生數五,成數十。
注意:五行數通用方法有兩種。其一,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其二,水土一五七,火主二四八,金木三六九。一般來說,使用第二種方法較多,五行旺相時用大數,休囚時用中間數,死絕時用小數。以上數理,應根據預測的實際情況而定。
(2)天干數:
甲己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
(3)地支數:
子午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
為了便于記憶,先人們將以上五行、天干、地支數編成一首歌訣,如下:
水火木金土,一二三四五。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巳亥四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