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堅信算命就是騙人,除了仍然沒有擺脫曾經接受的教育的影響,認為算命就是封建,就是偽科學之外,再就是也可能曾經讓人算過命,而結果表明并不準確。 其實,算命算得不準完全是正常現象。街頭巷尾,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擺攤算命的,面前鋪一張紙,上面畫著太極圖,配著"周易預測"、"四柱預測"等等的字眼,搞得非常神秘。但這些人中,十有八九僅僅懂得一些非常簡單的算法,以及一些并不復雜的面相、手相知識,再加上察言觀色、能言善辯的本事,如果讓他們來算,能準到什么程度呢?當然,也有一些確實懂得四柱或者周易的,但真正的高手,又有幾個能碰巧遇到呢? 不過,即使是真正的高手,有時算不準也并不奇怪。 西藥是現代科學的產物,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西藥能夠100%有效,一般來說,有效率能夠達到70%至80%就不錯了。同樣一種感冒藥,有的人一服馬上就好,有的人卻可能基本上不見效果,但我們卻不能因此就說這藥是假的。醫藥學屬于自然科學,易經屬于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遠比社會科學精確的多,運用起來也簡單的多,一般藥物的有效率能達到70%至80%就不錯了,那么,對于測算命運的準確率,我們憑什么要有更高的期望呢? 至于算命術測算命運的準確率,自古及今,第一流的算命大師,一般也只能算到七八成準到八九成準。有的人可能要說了:最準也只能算到八九成準,那還算什么準呢!這就要看算什么事情了。譬如算先生男還是先生女,八九成準那就不值提了,因為隨便測也會有五成的準確率!但是算一個人的孩子是抱養的,算一個人身體某個精確的部位有一個黑痣,算一個人哪一年搬過家,算一個人哪一年去世,哪年升官,哪年發財等等,八九成準是不是就很讓人吃驚了呢?不過,有人可能要問了:算命為什么就不能百分之百地準確呢? 測算人一生的命運,四柱、紫薇等比較實用而且相對準確的算命術都根據的是人的出生時間(四柱就是用干支表示的出生年月日時,分別稱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天干地支兩字結合,共八個字,因此又稱八字),如果算命能夠百分之百準確,那就意味著有著同樣出生時間的人,他們的命運就會完全相同。但這是不可能的。同年同月同時辰生者,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但功業、才華、經歷完全一樣者,有幾個?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同樣的種子,同樣的生命基因,在不同的環境下就可能生長為有相當差別的生命體。與之相類,不同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都可能對一個人的先天命運帶來不同的影響和改變:在古人看來,一個人命運的秘密就在他的生辰八字里面,但是,因為后天不同環境的影響,有著同一個生辰八字的人,他們的實際命運卻可能有著很多方面的不同,譬如,有三個生辰八字完全相同的人,一個是生活在現在的北京,一個生活在現在的,一個生活在石器時代(雖然那時還沒有紀年,但這樣的人卻一定是有的)。根據算命術測算出來的結果,這個八字的擁有者應當有三個孩子,而實際上,只有的那個人有三個孩子,北京那個人因為大陸實行計劃生育,只有一個孩子,而石器時代的那個人因為當時實行群婚制,沒有屬于自己的孩子。 另外,人的生辰八字是在人出生的那一刻決定的,而人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卻應當是在母親有孕的那一刻決定的;所以,生辰八字不能包含父母遺傳的影響,而可以肯定的是,人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對于人的命運也必然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樣,具有同一個八字的人,他們的命運先天必然地會不完全相同。 還有,面相、手相等不依賴出生時間的算命術,雖然更能看出個體特征,但這些算命術經驗的因素更多一些,準確性相對較差;而且,面相、手相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本身,也說明后天不斷地改變著先天,命運并不總是一成不變的,長期的命運測算并不總是靠得住的。 最后再補充一點。不管是八卦、四柱、紫薇斗數,還是其他的預測術,它們都出自特定的時代,其中的許多推命依據都是根據當時的具體社會情況總結出來的,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許多在當時正確的東西在現在卻不再完全正確,這樣,如果完全按照古代流傳下來的預測方法來測算現在的事情,自然就會出現一些不準確。譬如,四柱算命產生于封建社會,四柱算命中的六親之一"官"在四柱中對于女性就是夫星,代表丈夫,因為在封建社會,"夫為妻綱",妻子是受丈夫約束、管制的;但是在現在,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官"來代表丈夫,對于相當數量的現代女性,這個測算方法顯然就會出現失誤。 正是因為有這些因素以及其他更復雜因素的影響,即使是非常高明的預測師,也不可能一算一個準。這就給大家提了一個醒:測算將來的命運時,如果算命先生口氣并不十分肯定,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水平不高或是在騙人,相反,如果算命先生口氣非常肯定,一般情況下反倒可以認定那就是在騙人。
學習易經心得
----潘守宇在易經研究會上的發言提綱
? 易字的組成時上日和下月,易經是用日月的運動規律來研究世界上一切運動規律的一門學問。易經
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智慧中的智慧,是人生事業的指南,是趨吉避兇的寶典。
?孔子在《系辭下傳》中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
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二、解析(個人淺見
,拋磚引玉) ? ?伏羲氏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其實,反映的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外,觀察天地萬物,在內,觀察自身奧妙,明白了外在“大宇宙”與自身“
小宇宙”的奧秘,然后才“發明”了“八卦”。 ? ?這一點(“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易經》中被反
復論證——《易經》每一卦都有“卦德”,這就是以”自然之道(天道)”解釋“人道”,《易經》也
因此成為一切古代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也是華夏民族思想)的源頭。 ? ?只要看一看“乾”、“坤”
兩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知道,觀察天地(“遠取諸
物”),得天地之德,天地何德?乃人之德(“近取諸身”)。故學習《易經》,是一種知識的積累,
更是一種道德的自省!別的不說,想想“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者一陽一陰,相輔相成)兩句
,如真能理解并踐行,受用終生!
? ?《易經》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與四時和其序,與鬼神和其吉兇。
? ?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要明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向天學,向地學,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學,向古人學,向今人學,把內求與外求相結合,進行自身修煉,通過‘悟’而達神明。適生存,趨吉利,圖發展,追求知‘道’的境界,達到最終與自然界的和諧。
? 人是之然的產物,要因天之序,中國就是心國,一切從心開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靈魂心靈 一旦覺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來佛傳入中 國的梵我一如!
?為了使您的事業家庭運行在恰當的地位;恰當的限度;恰當的時間 (即最佳、最好、最合適)。使您的事業臻至完美,并保住完善狀態。一定好好研究體悟易經。
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
身家國同構,天地人合一。李時珍《七經八脈考》說:“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之”,用一人之身體天
地之象,宇宙之象,用一人之心追求宇宙真理,自覺了再去覺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一個好好修身的人才
能夠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個珍愛生命,好好修身的人,您不會
把破壞江山,破壞宇宙和諧當事業干!你們往那里一坐,你要學過《皇帝內經》,就是一個小周天,坐在
那如果腿盤上的話就是一個標準的小周天,這個地方從會陰學穴開始到這里,這個地方叫做督脈,下面
的叫任脈又到會陰穴,舌頭一抵上顎,天池穴一打開整個身上的任督二脈一通,那就是一個周天。地下
的24快骨頭督脈上對應著24個節氣,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腎為水。人身體上就是個小宇
宙,小天地。我講到這里你就知道為什么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就知道
為什么大學里面講: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老子告訴你:修之以身,其德乃真。莊子告訴你:先有真人而
后有真知。一個不認識自己的人,一個不向內關照的人,你離真理越來越遠,你離宇宙的本相越來越遠
這是我們文化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們往那里一坐,學過易經的人知道,兩個眼睛是斷開的,斷
開的為陰爻,兩個耳朵是斷開的,陰爻,鼻子中間是斷開的,陰爻,三個陰爻加在一起是坤卦。嘴斷不
開的,大小便斷不開,乾卦。乾坤兩掛中間的這個位置,人中穴。里面就是任督二脈的銜接點。所以清
華大學的校訓就是乾坤兩掛的內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卦坤卦放
在一起就是個泰卦,你坐在那兒就是個泰卦,地天為泰,我們都知道國泰才能民安。人一站起來又是一
個大周天,腦袋是圓的,腳是方的,會打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拇指走的經絡是腎經,腎為水,水生木,
這是肝經,木生火,這是心經,火生土,這是脾經,土生金,肺經,所以打拳的時候,五行都是攢蹙的
,再回來以后,陰陽又是深刻的,所以經絡一通開,內外一抽合,這是太極拳,否則你打的那最多的是
太極操,或者是太極舞,那根本都不是。太極拳是個修身的拳,是一個文化拳。最早的太極拳的拳譜,
現在都沒人打了,太極拳根本就是一個文化,幾個動作一通,從無極打到太極,太極一出來兩儀、兩儀
打完了,從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四象打完了,然后打八掛,從前掛打到空掛;從自強不息打到厚德載物
,然后打六十四卦。所以孔子說:一個人一但把易經整明白了,人就沒有什么疑惑了。所以雖然孔子史
書記載他:過目成誦,記憶力強,但學易, 韋編三絕。把竹簡用牛皮繩穿起來,三次,磨斷多次。 ?
人是之然的產物,要因天之序,中國就是心國,一切從心開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靈魂心靈
一旦覺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來佛傳入中
國的梵我一如!
朱熹提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即生此人,則天又在人類"的"天人合一"思想。鬼
谷子在《陽符經》中更是深刻地闡明"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必定
人也"。
善易者不占,道德一旦讀懂了,閻王見了拱手,牛首馬面結束皈依,十八層地獄獄逍遙,三十六宮,宮宮均在,所以說《道德經》章章解難,行行消災,字字滅罪,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道德經》是在所有的宗教之前,一部讓人覺悟的經典!
心懷大夢,道可達人;心存大美,道不遠人;心兼大愛,道必助人;心生大智,道定成人。
《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尺宅是大腦寸田是心,先修心,再拜佛!
天人合一,人心靜,四海靜,人心安,眾生安,人心平,天下平!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
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例如日本江本勝博士的《生命的奧秘水知道》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
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襖怪不能使之兇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
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襖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荀子天論》
?人養屋,屋養人,
?精滿神旺氣足,當一個人活得精彩,激情,很有斗志,活得很美的時候,他的身與心,身心與周圍的
人和事,環境都產生了愛的共振,也就是佛家講的梵我一如,也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即大自然)與人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相應相合的統一整體。天是一個超巨系統,人是
一個子巨系統;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信息亦可在人身上體現出來。研究人的生命現象不能從自然
界剝離出去,只能在天人一體的整體關系中去把握。人身是一個小天地,宇宙亦是一個大人身。這是觀
察人體生命的根本立場和方法論。
天人合一理論是上乘修煉的理論基礎。它既是天人整體觀的哲學凝煉,也是修煉到高層次的境界。
生死由天,富貴在人。
易華齋首席預測師,原名張大文,1954年出生于遼寧古城義縣城內,原籍山東。精通周易預測、四柱命理預測、八宅風水、姓名預測學等。出身于書香世家,祖上所傳易學典籍代代相傳。其父張鼎元畢業于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期東北大學第一期畢業生,后為民國學者,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并繼承祖上所傳四柱六爻等絕學并精通英法日俄四國語言,張大文在父親熏陶下,從小喜歡中國神秘文化,四歲能順逆背六十花甲,小時候只要遇見肓人算命必糾纏不休,在求學階段只要發現易學書籍,便愛不釋手,刻苦鉆研,進入社會后一直研易,即使在動蕩年月也從未間斷對易學的研究,1995年放棄國有企業廠長一職,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易學事業之中,苦鉆周易象數、鐵板神術、六爻預測、四柱命理預測、八宅風水、姓名研究等。通過大批的實踐論證了古人的許多錯誤之處,并悟出了許多獨到見解,在實踐預測中的準確率更可高達 90% 以上,是國內預測準確率最高的預測專家之一,在許多朋友的推崇下,于 2008 年加盟易華齋文化信息咨詢中心,繼續用所學之易學知識為大眾服務,在此期間筆耕不輟,續寫父親著作《宜州頌長聯》,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長聯!~
附:《宜州頌長聯》
偉哉!燕郡義州富壯觀,凌河浪西來爽氣,醫巫閭東映峰嵐,奉國寺雄睽滄海,遼浮屠聳入晴天,萬佛堂窟吞旭日,八寶塔陣列顛邊,安泰門眺青山塞外,龍口水憑游旅賞玩,朱瑞碑閃祥光大地,石湖瀑托銀布廉翻,……古遺可述,新景尚繁,三輿交會,載貨盤彎,群芳婉桂,殊彩縈寰,永存形色,勝友仰瞻,過客謂:阿誰塑千秋要縣。
豪也!籍麟先祖多好漢,慕容垂南展,旬都帥北朝蒙殿,賀鄉賢退導桑田,趙長史直陳密叛,雪樵叟令宰中原,馬子丹師驚倭膽,李杜老揮赤幟松江,佟彥博滅飛敵侵犯,王錚氏懷故土穹空,吳仲翁佐學良兵諫,…… 往者當歌,今哲更煥,五界互攜,聚謀克儉,廣庶奇材,共德奪冠,正茂英杰,俊人贊嘆,鯫生曰:我輩題曠代宏篇。
-----摘自《閭凌詩文集》第一集
費國卿
《宜州頌》長聯點評:
此聯作者張鼎元,原義縣進修學校語文教師,終生執教,誨人如耕,花甲耳順,退閑家中,但筆耕雅興未衰,悠閑之余,投筆謳歌千年古邑義州城,于是《宜州頌》長聯便應運而生。省市縣報曾以高評刊登,頗令廣大讀者仰慕。我有幸拜讀聯文,咀嚼品味,悟出五大特點:
一、此聯構思奇巧,格局新穎,耐人頌讀。上下聯首句分別寫“偉哉!燕郡義州富壯觀”,“豪也!籍麟先祖多好漢”緊扣人杰地靈點題作為總起,引出義州古城十大景觀和十位名人,并分述各自的形象和特色,妙語驚人。結尾采用問答形式新奇別致,上聯句:“過客謂阿誰塑千秋要縣?”下聯答:“鯫生曰我輩題曠代宏篇。”共同表達了人民創造歷史的哲理。啟人深思。此筆毫無上下合掌之痕,卻有異曲同工之效。
二、長聯在中國古今聯群中為數不多,此聯上下共四十二句,洋洋二百五十字,無一重字重音,雖與中國長聯之最《大觀樓》聯相比略遜一籌,但各有特色,當數現代聯作中嫻于詠物頌人聯語之上乘,如此杰作,長而不顯其長,俗而不失其雅,可見作者豐厚的語言功底。
三、此聯巧用刪節號作用非凡。意在古老縣邑好景不限十處,名人不只十位,選“十”是個吉祥數,正如我國近年來評十名杰出青年,十位改革家等舉動一樣,頗具代表性,足見作者心寬意廣,行文意味深長。刪節號后,聯意急轉由懷古轉為頌今,這便顯現出聯意之真諦,表達了作者撰聯之初衷,以避厚古薄今之嫌。
四、此作聯藝特色鮮明,篇長韻雅,對仗工穩,平仄協調,立意高遠,讀者頌之上口,品之有味,雅俗共賞,魅力無窮,以其聯作的感染力誘人流漣忘返,蓋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
五、文以載道乃文藝作品之靈魂。此聯主題深邃意在筆端。上聯寫十大景 觀,下聯列十位名人,聯文字里行間,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意,熾烈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讀來似在懷古,細品方覺意在頌今。如上聯中的“古遺可述,新景尚繁”,下聯中的“往者當歌,今哲更煥”,閱后可領略改革開放后,縣容縣貌“群芳婉桂”之佳境,育人納賢“廣庶奇才”之盛舉,可摸可睹,義縣古城人杰地靈便不言而喻,實為點睛之筆。
軟件都不準的,給你推薦一個免費幫人的師傅?
那玩意不能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