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隨手說了一個“友”字讓算命先生測,算命先生問:“你要測什么事?”崇禎回答說:“軍務!”算命先生沉吟了一會兒,故作驚訝說:“(友)字乃是“反”字出頭,預兆著反賊出了頭,大事不妙啊!”崇禎一聽急了,忙改口說:“不是這個友字,是有無的有字。”算命先生聽了更加吃驚,他說:“這就更不妙了啊!(有)字的字形,類似(明)字的右半邊,這預兆著大明江山只剩下一半啦!”
崇禎一聽更加著急,他趕緊再次改口說:“也不是這個有字,我說的是申候酉雞的酉字。”算命先生見崇禎短短時間改了三個字,就故意嘆息著說:“哎,依照這個字推測,就更不好了,(酉)字這個字,看起來就是(尊)字的中間部分,無頭無腳。尊就是代表至尊的天子,如今天子無頭無腳,看起來大明的氣數已盡,無法再延續了啊!”
崇禎皇帝當時去測字,但是他說出來的所有字寓意都不好,所有的字最終的最終的寓意都指向國家的滅亡。所以讓他非常惶恐,嚇得臉色蒼白。雖然按常理來說,國家的滅亡是不應該由算命先生來決定的,但是在古代特別信神鬼之類的東西,也正因為如此,崇禎皇帝才會對算命先生所說的話如此害怕。
當時明朝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崇禎皇帝才會決定去找算命先生測字,雖然崇禎皇帝非常擔心國家的滅亡,但是他去測字的時候還是很希望算命先生能向他說他側著字寓意都很好。但是崇禎皇帝說了三個字,這三個字所測出的結果都是不祥之兆。崇禎皇帝也因此得出來可能明朝真的要滅國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個算命先生是李自成的謀士。雖然這個謀士并不認識崇禎皇帝,但是他通過重生皇帝身邊跟著太監推測出他一定是皇族。也因此無論崇禎皇帝說哪個字,他所算出來的結果都不是好結果。
其實如果崇禎皇帝不去上面的話,明朝可能不會滅亡。因為在崇禎皇帝也算過命之后,他得出了明朝是一定會滅亡的結果。逼迫自己的妃子還有孩子,最后自己也了。而李自成也順理成章地攻破了城墻,推倒了明朝。崇禎測字這件事在歷史上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證實。只是傳說傳下來是這樣,但是當時具體發生了什么我們也不能知道。
這是發生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的事情。當時李自成已經兵圍京城,大明朝形勢日益危急,心情煩悶的崇禎便帶貼身太監王承恩喬裝出宮,打算實地觀察下北京城中的情況。
巧合的是,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也在這一天偷偷溜進京城,打算借此探明城中虛實。這宋獻策精通六爻八卦、周易和奇門遁甲,他曾在李自成起義之初,制造“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意思是說“姓李的將來要稱帝”,從而讓李自成的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也正因為此,李自成非常器重這位宋獻策,所以這次在攻打京城之前,李自成特意派他到城中打探消息。宋獻策在進入京城后,特意喬裝打扮成一名算命先生,還在北京城墻根擺開了卦攤,卦攤上一面布幡迎風招展,上書:“鬼谷為師,管恪為友”八個大字。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崇禎在京城微服閑逛時,恰好來到了宋獻策的卦攤前。當然,崇禎并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反賊李自成的軍事宋獻策,但宋獻策卻早已經猜到眼前這人非同一般。
因為,宋獻策看到崇禎旁邊的太監王承恩,不僅嘴上無須,說話娘娘腔,還油光滿面,便斷定他是個有身份的太監。此時這位王承恩對他面前的那人表現得是卑躬屈膝和近乎夸張的尊敬,這讓宋獻策有理由斷定,眼前這人至少是皇族,否則哪里會有這樣的派頭呢?
因此,宋獻策看到崇禎走過來時,就主動大聲招呼:“客官要測字嗎?保管百靈百驗,不靈驗不要錢!”此時崇禎本就因為國家大事而煩憂,現在看到這個算命的,一時間病急亂投醫,便徑直走過來詢問。
崇禎最開始說了個“友”字,宋獻策便詢問崇禎想要測什么內容,崇禎答言道:“現在天下大亂,我想問一問國事如何?”
宋獻策一聽,心中頓時一驚,他現在越來越覺得眼前這人與崇禎肯定有莫大關系,至少能夠在崇禎皇帝面前說上話,所以他決定“攻心為上”。
于是,宋獻策假裝沉吟片刻,然后搖頭說:“這個‘友’字,遮去上邊那半撇就是‘反’字,寓意反字出頭,也就是反賊將要出頭,國家危矣!” 崇禎心中頓時一驚,連忙改口說自己想測的是“有”,而非“友”。
宋獻策眉頭一皺,說那局勢就更加不好,因為這個“有”字,剛好是取“大明”這兩個字的各一半所組成,寓意明朝將只剩下半壁江山。
崇禎強作鎮定,又表示自己想測的是“酉”字,而非“有”字。這時,宋獻策連連搖頭嘆氣,說這個“酉”字就是沒了頭腳的“尊”,如今九五之尊都沒了頭腳,大明恐怕是真要滅亡。
崇禎聽完后后臉色蒼白,顧不得給錢就倉皇離去。看著崇禎狼狽離去的背影,宋獻策得意的笑了起來,毫無疑問,這場“攻心之計”取得了圓滿效果。
事實果不其然,等到崇禎回到宮里后,頓時感覺大明滅亡已是上天注定的事情,于是前途渺茫的他逼著皇后和妃子們上吊,然后又殺死自己的女兒,把兒子交給手下保護出了宮,最后自己來到景山上吊。于是乎,李自成輕而易舉便攻破北京城。
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崇禎測字”的故事。雖然,雖然這個故事被傳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問題是,它并不是出自正史記載,而是部分野史所杜撰。并且從邏輯上來說,它也經不起推敲。
因為,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京城一片亂糟糟之際,崇禎怎么可能有心思微服出宮?他即便出宮,也是帶著侍衛到城門口督戰,絕不會微服私訪?再退一萬步說,即便崇禎微服出宮,哪有這么巧就剛好碰到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還特意找他測字?而恰好宋獻策又猜出了崇禎的身份?
最后,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明朝氣數已盡,這個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當時朝廷里的大臣都已經開始在各種改換門庭,甚至宮女太監都已經開始在四處奔逃,崇禎又何必特意去找算命先生來測國運嗎?因為這已經是明白的事實。
更何況,崇禎在位十七年,又聽說過他通過鬼神來測算國運的事情么?一件也沒有!雖然崇禎是亡國之君,但他卻不是傻子,更不是昏君,他基本的智力還是有的,在當時那種內憂外患之下,通過算命測出的結果,又有什么用呢?
據說崇禎皇帝喬裝混入京城民間,巧遇一算命先生,從而導致測字后,六神無主,往后更是讓大明加速滅亡,實際是如何,也無從據正,這些均是蠱惑亡明的小道而已,上不得臺面。
崇禎早年當得是一名明君,17歲登基執政時,力排魏忠賢黨羽,一系列的為政舉措,不僅清除宦官之禍,還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但也過于削閹,導致文官膨脹,從而讓整個明朝處于內亂、外患,水深火熱之中,明朝滅亡前夕,當時的他,也被各方軼事所“征編”,例如找算命先生之類。
崇禎這一生兢兢業業,力圖復興明室,在絞盡心碎后,一翌出的皇宮打算散心,在散心途中,巧遇一算命先生,臨時想測一測自己的命運以及明朝命運。
貴為皇帝,能從政這么多年把握,說實在的,他并不信這算命一事,當時也實屬無力回天,測一測聊表安慰而已。
軼事里,此次測字有三個版本,那就是測了“友、有、由”,這三個版本了,均記載的軼事差不多,均是描繪明朝即將滅亡,一些駭人聽聞的結果。
甚者,連宋獻策這種“未卜先知”的高人都等到了崇禎,可見有多不當真,之所以在民間傳說的有板有眼,不外乎明朝的確亡了,歷史,永遠都是勝利者來譜寫的。
如果,明朝沒有在崇禎手里滅亡,或者因為他延續了幾百年,那么,版本可能就是,“友、有、由”的先結交“友”能之人,為朝廷力挽狂瀾,再,“有”一方美談,“由”此百年大業可期。
當然,此處用的釋義,過于讓人貽笑大方,但粗語更能詮釋當時滅亡與勝者的故事。
至于,最終如何蕓蕓,也只能道聽途說,看一看即可,也八卦閑語一二。
民間傳說大概是這樣的,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束手無策,滿朝文武也毫無辦法。于是,心情郁悶的崇禎換上便服,到宮外閑逛散心。
走著走著,就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崇禎心想,來都來了,要不算一卦吧。于是,他就隨便說了一個“友”。
算命先生一聽,趕緊說:這個字非常不好啊,“友”和“反”相像,是“反”字出頭,反叛之人有了出頭之日,朝廷危險了。
崇禎一聽,太夸張了吧,于是趕緊改口說:“你聽錯了,我說的是有無的有。”
算命先生說:那更糟糕了,把“有”字拆開,上面的大沒有了一捺,下面的“明”缺了個日。“大明”缺了一半,肯定不好啊。
崇禎估計這時候臉都綠了,趕緊改口說是“酉”。
算命先生故意找茬一樣,對崇禎說:你說的這個酉,大兇啊!那就是把“尊”字截頭去尾,你想想吧。
崇禎徹底沒招了,又說了個“幽”。算命先生告訴他,“幽”字是山中兩根繩,上吊的意思,不能再算下去了。
好吧,怎么算都是大明必亡,太慘了。民間傳說這算命先生李自成軍事宋獻策(也有說李巖),故意跑去刺激一下崇禎帝的。
這民間傳說你們信嗎?肯定不能信啊!
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帝根本就沒有閑工夫出宮。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李自成軍兵臨城下,開始攻城。第二天,李自成就派投降的太監杜勛進城,找崇禎秘密談判議和,不過當天就談判破裂了。
三月十九一大早,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城門迎接李自成,崇禎帝自縊身亡。
短短的兩三天時間,還有一天是談判。崇禎哪有閑工夫出去遛彎,出去算卦?民間傳說的李自成軍攻打京城很困難,一直打不下來,損失慘重,都是瞎扯的。
第二個問題,崇禎十七年的農歷二三月份,北京城鼠疫高峰期,大街上死尸遍地,到處都是得病的人。就連皇宮中,都出現了鼠疫病人。這個時候,崇禎怎么敢出門上街?出去看什么呢,北京城到處都是病死的人,十室九空,哀嚎遍野……不怕傳染,那就上街找死吧。
不過,據說崇禎確實找了道士進宮,但目的不是為了算卦,而是祈福祛災,制伏在宮中流行的“鼠疫”。
明崇禎17年,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禎,雖知大勢已去,但他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堅守不出,等待救兵。
闖王軍師宋獻策裝扮成一測字先生混入北京城內,在皇宮外面擺起一測字攤。這日,崇禎帶上太監王德化,喬裝改扮,溜出皇宮,讓宋獻策給他測字。 王德化先寫一“友”字,宋獻策說:“ ‘友’這一撇遮去上部,則成‘反’字,再照字形來解,恐怕是‘反’要出頭。” 王德化又寫一“有”字,宋獻策沉吟半響,小聲說:“這個‘有’字更為不祥。你看,上部是‘大’字缺一捺,下部是‘明’字少半邊,分明是說,大明江山已去一半。”崇禎劈手奪過王德化的筆,寫了個“申酉”的“酉”字遞給宋獻策。宋獻策便假裝神秘地說:“此話說與客官,切莫外傳。你看,這‘酉’字,乃居‘尊’之中,上無頭,下無足。據字形看,分明暗示,至尊者將無頭無足。”
崇禎聽完宋獻策的話,三魂已掉了二魂。第二天,崇禎皇帝帶著王德化,在煤山自縊身亡。北京的守城官兵,即刻軍心散亂,義軍順利地進駐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