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逢五
☆吉祥溫馨提示---老公的生肖* *年類別:【因人而異】
2011年9月恭候您搬家的黃道吉日:
避開老公生肖【庚申 木 猴】的沖日、【金日】和入戶門朝向【君知】的煞向日
2011年9月02日 農歷08月【木日】05日 星期五 沖虎(甲寅)煞南
2011年9月04日 農歷08月【水日】07日 星期日 沖龍(丙辰)煞北
2011年9月06日 農歷08月【金日】09日 星期二 沖馬(戊午)煞南
2011年9月10日 農歷08月【木日】13日 星期六 沖狗(壬戍)煞南
2011年9月14日 農歷08月【金日】17日 星期三 沖虎(丙寅)煞南
2011年9月19日 農歷08月【水日】22日 星期一 沖羊(辛未)煞東
2011年9月23日 農歷08月【金日】26日 星期五 沖豬(乙亥)煞東
2011年9月24日 農歷08月【木日】27日 星期六 沖鼠(丙子)煞北
2011年9月26日 農歷08月【水日】29日 星期一 沖虎(戊寅)煞南
2011年9月29日 農歷09月【土日】03日 星期四 沖蛇(辛已)煞西
吉時:避開17-19點的沖時后任選。
★恭賀您喬遷之喜!
大師好,我老公屬龍,我女兒屬虎,我屬蛇,我想8月份搬家,不知那天好,請幫幫忙
這里是給黃歷固定的日子。要匹配個人。需要生成八字來看的。
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陰陽學說:
陰陽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云、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為之對應;地之四象,人有氣、血、骨、肉為之對應;人又有三百六十骨節以應周天之數;所以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節可以觀天、掌紋可以察天、地、人合一。發展到后來,甚至某命理師屈指一自,一看掌紋,能斷出兇吉,其實這種沒有任何科學據的論斷未免言過其實了。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也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別人納人這五大類的范疇。
五種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神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古代人認為這五類物質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志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迷這色彩十分濃厚的占星術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為厘論基礎衍生而來的.
(人體五行)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已同屬土,戊為陽土,已為陰土;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行五行寅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已午屬火,午為陽火,已為陰火;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戍丑未屬土,辰戍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干支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劍鋒金,甲戍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已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復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本大驛土,庚戍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金木水火土,代表不同的方位。【北方為水】,【南方為火】,【西方為金】,【東方為木】,【中央為土】。
02
五行也能表示季節的變化,【春天為木】,【夏天為火】,【秋天為金】,【冬天為水】,【土】表示每個季節的末月。
03
五行也能區分顏色,【青木】,【紅火】,【白金】,【黑水】,【黃土】。
04
五行也能表示身體的部位,【肝木】、【心火】、【肺金】、【腎水】、【脾土】。
05
所謂五行的相生相克,其實就是說彼此的矛盾統一,形成了一直循環。
06
其實從五行中也能看出我們的時運,簡單來說就是遇事要依循自然,凡事要遵循道理。
07
五行的循環是以其順序來排序的,南方是丙丁火,東方甲乙木,中方為土。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五行學說(最早在道家學說中出現)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中國西周末年,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系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于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墻”,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