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于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后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后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除人道以外的其它五道,按目前的科學手段還無法觀測到。所以你想要的科學根據是沒有的。
佛家六道,是高僧們個人主觀感受,而非科學的客觀觀測。
佛教思想:六道輪回(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以及地獄 )。
輪回理論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 六道者:一、天道,二,修羅道,三、人間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武道無涯 說得很好,我再羅嗦幾句加以解釋:
六道輪回是佛教的世界觀,并不屬于道教的觀念,且和道教的世界觀有出入。所以孰是孰非的爭議一直存在。不過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文化的交融,最終道教主流也是承認六道思想的(當然有些教派會排斥,很正常),并且“六道”一詞也見諸很多道教高真的文論中。
至于輪回,則不得不提魂魄;無論佛道,都認識到人的精神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復雜構成的;這就是說,并不是簡單的死后去哪里就能解釋的。
道家認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各有名稱,分別是:胎光、爽靈、幽情;分屬天路、地府和墓地;死后各去各所——這就是你所提的在家人告訴你的內容。是屬于道教的理念。至于六道,可以解釋為,當靈魂度過中陰期再相聚后的去處。
輪回靈魂之說,駁雜多端,莫衷一是。佛道各有見地,并不能說孰是孰非。至于究竟如何,呵呵……時機到了就都知道了。
至于地藏王菩薩的問題,是佛道思想的沖突、也是立足點差異造成的不同判斷。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機緣來抉擇,倒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安心念佛,百無一失,萬法究竟,只在靈臺。
這些問題存疑研究可以,莫擾了正業才是。
道教有輪回 不叫六道叫六橋
所謂六道輪回是指金橋, 銀橋, 玉橋, 石橋, 木橋, 竹橋.
第一道是金橋:給在世時修煉過仙法、道法、佛法,積有大量功德的人通過,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銀橋:給在世積聚功德、善果、造福社會的人通過,成為擔任神職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間香火。
第三道是玉橋:給在世積聚了功德的人經過,轉世為有權貴之人,享富貴榮華。
第四道是石橋:給在世功過參半的人經過,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橋:給在世過多于功的人經過,投身貧窮、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橋:給傷天害理、惡貫滿盈的人經過,分作四種形式投身:一為胎,如牛、狗、豬等;二為卵,如蛇、雞等;三為虱,即魚、蟹、蝦等.四為化,如蚊、烏蠅、螞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