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只要真心相愛不管哪天結婚都是黃道吉日呢,比方我和我老公吧,結婚的時候家里人說要選日子,要去算八字,我們倆都不信這個都沒去做,一樣過得幸福,而且感覺結了婚比談戀愛的時候倆個人要過得更好。只要兩人相互信任,相互寬容,相互關心我認識兩個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只是咱們上代人的想法,好像80后出生的人沒有這樣子太多的講究吧。祝你們幸福噢
要簡單的話就看日歷,上面有寫宜忌諸事;更加謹慎的話就去日館看個好日子,選個吉時裝修動工。望采納,謝謝。
《漢書·天文志》記載:“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黃道天空中共分布著十二個亮度最高的星座,它們是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等。所謂黃黑道是天體中的自然現象,古人總結了這種現象對人類影響的規律,圍繞二十八宿星運行、值日,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趨吉避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
黃道日有小黃道日和大黃道日兩類。大黃道日通常以青龍黃道為首來進行推算,有六個黃道吉日和六個黑道兇日;同時,每日的十二個黃黑道時辰也用大黃道來推算。小黃道日是以月建為首順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沒有大黃道日可用,即選小黃道日。
黃道吉日的推算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十二值日”,另一種是十二地支配“十二神煞”。
十二值日為:黃歷以“建日、除日、滿日、平日、定日、執日、成日、收日、破日、危日、開日、閉日”等日以定吉兇。將“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個字分別注在黃歷中的每個日期的下方。凡與“除、危、定、執、成、開”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黃道吉日;與“建、滿、平、破、收、閉”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黑道兇日。
『十二值日口訣』:
除危定執-黃(黃道),建滿平收-黑(黑道);
成開-皆可用(黃道),破閉-不可當(黑道)。
十二神煞為:“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等十二吉兇神煞。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為六黑道。 擇吉日的基本原則就是八個字:“以事為綱,以神為目”,或者是“以事為經,以神為緯”。這兩句話的意思都是說,選擇吉日因事而起,根據所辦事情的性質去尋找最能帶來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時明確最可能造成大災大難的兇神惡煞,然后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與所理之方,這便是所需要的“黃道吉日”與吉山吉方。然后推算出兇神惡煞所值之日與所理之方,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兇日”與兇方。
因此,擇吉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日子里有哪些神煞,其吉兇宜忌如何,力量大小與善惡輕重之程度怎樣等等。接著根據所要辦理的事情,尋找最適宜于它的吉神,以及它最忌諱的兇神,趨吉避兇。從原則上說,每一位事情,都有一至若干個最適宜于它的吉神和為它所忌諱的兇神。所辦事情明確,所宜所忌神煞清楚,然后根據諸神煞之所從起,逐一推排,即可獲得所需的吉時吉方。
吉兇宜忌取舍原則:
據《協紀辨方書》卷十:“凡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凡吉兇相抵,德喜之事仍忌;吉不足勝兇,則從忌不從宜。”
具體而言,吉兇神煞互相摻雜及其對待方法不外這樣六種情況:
其一,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
其二,吉足抵兇,遇德則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宜亦從忌。
其三,吉不抵兇,遇德則吉勝,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四,兇勝于吉,遇德始相抵,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五,兇又逢兇,遇德從忌不從宜;不遇,諸事皆忌。
其六,兇疊大兇,遇德仍諸事皆忌。
并非一遇兇煞,不分力量大小輕重主次一概回避。 首選黃道日,然后根據己的八字進行擇日,再過濾掉民俗忌日,最后每日的宜忌按照“建除法”的規則去挑選,這時所挑選的日子就是最適合自身的。
一、首先黃道吉日
黃道吉日是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六神所在的日子。
二、使用八字擇日
使用自身的年歲干支信息與當日的五行干支信息進行運算,去掉沖、克、刑、害對自身不好的日子,挑選有助自身的好日子。
三、再過濾掉民俗忌日
各地的民俗忌日有很多,下面只列出最主要的一些忌日,擇日時最好避開下面的日子。
四離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叫做離日。一年中共有四個離日。
四絕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絕日。一年中共有四個絕日。
四廢日:春季:庚申、辛酉日。夏季:壬子、癸亥日。秋季:甲寅、乙卯日。冬季:丙午、丁巳日。
十惡大敗日:日逢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為十惡大敗日。
三娘煞日: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這種機率就不會太高。
楊公忌日: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在玄空家的眼里,在這十三個日子里不宜辦大事。
四、按照建除法確定每日的宜忌進行選擇。
那種老日歷不是有關于這個分析,宜事與不宜之事。
選擇吉日良辰,舉行重大的事務,是歷史悠久的人類活動舉措必備。這是一個傳統,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經常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一個人的四柱八字決定了這個人在某年有喜事或有兇事,既然是喜事那無論你選到什么樣的日子此年必是應吉,既然此年應兇就算你選再好的日...
擇吉者,擇日也,顧名思義即選擇吉日辦事以求趨吉避兇錦上添花之效。選擇吉日就是“造課”或稱“選日子”,其造課的原則很多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必須要配合用事主人命中的喜用神來造課。民間有些庸師造課,不問用事主人的生辰八字,更不會結合主人的喜用神來造課,結果同樣的日課有人升官而有人坐牢,有人應吉而有人應兇,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導致了有些不明事理的人振振有詞:"擇吉根本就沒有用。如果有用的話那為什么同樣的日課卻有人應吉有人應兇呢?"這就是沒有結合用事主人的生辰八字來造課的惡果。擇吉造課的另一個原則就是選取日柱,如果用事主人的八字用神為木,那么用事日課的日干就必須是甲乙木,而且日柱必須是干支一體或干支相生如甲寅乙卯甲子乙亥柱而不能是截腳的甲申乙酉日,還要避開一切兇煞之日方為吉日。造課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以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論為主,神煞象數為輔,二者缺一不可。任何只談神煞不談生克制化或只談生克制化不談神煞的做法都是片面的,都是不可取的。經常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一個人的四柱八字決定了這個人在某年有喜事或有兇事,既然是喜事那無論你選到什么樣的日子此年必是應吉,既然此年應兇就算你選再好的日子也是徒勞,那么擇日又有何用呢?如果說擇日有效那豈不是與四柱八字相矛盾嗎?誠然,擇吉是不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的,一個人的四柱八字決定了這個人某年有兇這是不可避免的,同樣一個人的四柱八字決定了這個人某年有喜那也是逃也逃不脫的,但是擇吉卻是可以起到"增吉減兇"的作用。該年有兇若選了個好日子就能減兇,如果是血光之災說不定破點財就可以了事;該年進財如選了個兇日說不定本來可以進財一萬的結果卻只能進一千,這可以在相同的八字在同一年均應兇但這位喪妻而那一個卻破財的實例中得到例證。 每日擇吉天干:
甲已日、吉時:子、丑、午、未、酉、戌時大吉大利。
乙庚日、吉時:子、巳、午、申、酉時大吉大利。
丙辛日、吉時:丑、寅、巳、辰、戌、亥時大吉大利。
丁壬日、吉時:丑、寅、未、申、戌、亥時大吉大利。
戊癸日、吉時:寅、卯、巳、午、亥時大吉大利。
附:擇吉須知, 擇取吉日,必須配合命理生肖,避去六沖,而盡量擇取貴人日時。
方法如下:
(一)避免年命六沖之日:凡人命與用事日相沖,則勿用,因為六沖主變化不寧。
年命六沖之日:
子日沖馬年生人 丑日沖羊年生人 寅日沖猴年生人 卯日沖雞年生人 辰日沖狗年生人
巳日沖豬年生人 午日沖鼠年生人 未日沖牛年生人 申日沖虎年生人 酉日沖兔年生人
戍日沖龍年生人 亥日沖蛇年生人。
(二)選用本命貴人日:
按天乙貴人是命理擇日之大吉神,有逢兇化吉之力,又主助力極多,最宜選用。
列表如下:
公歷生年尾數:四、八、零,即天干甲戊庚年生人,天乙貴人是丑日或未日。
公歷生年尾數:五、九,即天干乙己年生人,天乙貴人是子日或申日。
公歷生年尾數:六、七,即天干丙丁年生人,天乙貴人是亥日或酉日。
公歷生年尾數:二、三,即天干壬癸年生人,天乙貴人是巳日或卯日。
公歷生年尾數:一、即天干庚辛年生人,天乙貴人是午日或寅曰。
例: 一九九九年出生的人,尾數是九,是己年生人,則可用子日,或申日的吉日則是本命天乙貴人的大吉日子,用事大吉。 (三)選用本命貴人時:
日辰時訣:甲戊見牛羊、乙己鼠猴鄉、丙丁豬雞位、壬癸蛇兔藏、庚辛逢虎馬、此是貴人時。
例: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一日(甲戌),日辰時訣:甲戊見牛羊、牛(丑時)羊(未時)此是貴人時,用事大吉,以上貴人日時以此類推。
注: 1、以上大吉日時,是昔日風水大師楊筠松擇日所用,三煞五黃及一切諸般兇神惡煞均于此時回避。因此,凡二十四山,無論修造、作灶、安葬、開張等百事佳大吉大利。
2、凡擇日造作均于避開生年相沖,如申年(猴)出生忌寅日(虎)。日辰相沖: 如子日(鼠)沖午日(馬),以此類
風水擇日基礎擇日就是擇吉,擇吉是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人類為了生存,生活環境就必須安全,而擇吉的目的,就是為了安全。擇吉就是人類選擇、利用有利條件避開和克服不利因素所做的一種努力,趨吉避兇,近利遠害,這同時也是人類的天性或本能。擇吉就是人類運用智慧和經驗,尋找、確定人世間種種活動的適宜時間、空間,其要領在于盡可能充分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以上三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所造成的適時機遇。擇吉同時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增加人們的信心和決心。擇日(擇吉)的誤區及正確擇日(擇吉)的方法
擇日(擇吉)的目的就是趨吉避兇、祈福禳禍。而目前大量的日(月)歷、通書等充斥市場,質量參差不齊、內容短缺、吉兇神未完全注明、宜忌錯漏等。淺而易見的事實就是不同版本的通書有時內容不同,宜忌的注解、吉兇甚至相反,使人疑惑不解。所以使用錯誤通書擇日(擇吉)便是擇日的一大誤區。擇日的另一大誤區是使用正確通書擇日,但以為只要是黃道吉日等吉日,就可以做各項民事活動。殊不知,即使是相同的民事活動,同一個吉日,對于不同人來說,對其中一部分人來說是吉的,但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卻是兇的。即使是相同的民事活動,相同人,也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修陰宅風水這項活動,假設人事方面相同,也應分為生基、兇喪、遷移等情況,因為上面這三種情況的擇日條件、方式等不同,選擇的吉日也不同。
正確的擇日(擇吉)方法應該是以事件(指各項民事活動)為準,結合當事人,根據擇日(擇吉)規則,選擇吉日吉時來進行活動才是正確的擇日方法。如嫁娶,首先以新娘的出生日期為條件,選取新娘的出嫁大利月份,再從出嫁大利月份中選出適合出嫁的吉日,從適合出嫁的吉日中,結合其他當事人的出生日期,選取大家都適合的吉日,并以該吉日為準,選擇吉時,嫁娶擇日(擇吉)至此完備。其他各項民事擇日(擇吉)依此類推!擇日的重要性及其影響擇日的目的是趨吉避兇,所以在涉及諸如婚姻嫁娶、修造動土,等等,重大事項時必須選擇吉日吉時,否則必會造成不良后果,本堂雖未敢斷定所有的不良后果均由此產生,因為有部分則好也碰上了吉日良時,但肯定由此產生的不良后果卻不少。
諸如:
婚姻嫁娶的擇日婚姻嫁娶的擇日原則是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為主的,并參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俗話說:“子靠出生時,女靠行嫁年”。所以若是把此原則顛倒或不顧,將會導致婚后的婚姻出現問題,甚至離婚,反之,若是按此原則辦事,則大吉利是,特別強調的是嫁娶擇日最好選擇女方的行婚大利月,但同時,其他人(特別是公、婆、新郎)也應是重視的,這關系到家庭的和睦與否。如此擇日,關乎一生的幸福、快樂、和睦,何不為之呢?
修造動土的擇日修造動土的擇日是涉及到較大的事項,首先必須弄清楚該山向是否適宜動土?是吉是兇?是吉的方可動之,是兇的,則應堅決不動!如為陽宅修造,除了考慮座向分金是吉外,因為涉及動土,還必須考慮家中有沒有身懷六甲之人,日之胎神及月之胎神所占之處,等等。如為擇下葬日,則必須考慮是否為重喪、復日等,是否沖及孝子、亡人,因為風水講究的是乘其生氣,天人合一,若沖亡人,則先人都不安穩,焉能蔭益后人乎?若沖孝子,則必兇上加兇,有可能再見死人。故凡涉及動土之事,擇日更不可免,否則便有可能喜上見兇,兇上加兇的情況出現,輕則傷人,重則奪命乎!
擇日生子若是到了預產期甚至超過了預產期的孕婦,擇日生子未曾不可?因為大部分超過了預產期的孕婦,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最終難以順利生產的。若果如此,選擇一個好的日子,首先能趨吉避兇,使手術更加順利,母子更安康,另外,選擇吉日吉時,可以預知四柱八字的搭配,選擇好的日時,便為你的孩子選擇了較好的四柱八字,預示著孩子的未來更加健康發展、興旺發達,為其未來事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當然,我們追求提倡的仍是順其自然,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趨吉避兇也是我們必須選擇的。以上數例,足以說明擇吉是重要的,同時也是我們追求的,必需的,其他的事項或大或小與此相似,此處不再論述!
擇日之乘兇葬法如死者三日、七日、旬內,擇日安葬,不忌年月諸兇,不須昭告地祗,斬草名曰盜葬,當日清曰開壙,盡一日之內或墳三日之內謝墓,吉。或大寒節五日后,或清明節先后謝墓也可。
擇日之安葬從權法擇大寒節五日后,立春節之前,乃新舊歲官交承之時,先擇日破土,又擇吉日安葬,如開山立向,不忌年月日時克山家,更不忌太歲月家諸兇神殺,就立春前謝墓,或于來年寒食節后清明節內,用人夫工匠,盡一日之內,加土謝墓,則無禁忌。
設從權之法:如遇貧乏之家,或死于四、五或六月、七月,炎蒸酷熱之天,衣食尚且不足,棺木自然薄削,臭穢莫堪,豈可久停,必致敗害,故不得己,從權葬之,術士宜諒。喪家稍有力者,則抬出陰幽之所,掘土壓之,使伏土氣,免致敗害,另擇吉日埋葬,使生人致福,死者得安,乃術士仁人之心,亦喪家子孫之幸也。
合壽木作生墳擇日作生墳合壽木宜擇生合六甲旬空月日,正四廢日、傍四廢日、通天竅日,忌生命建破魁罡年,又宜擇木命納音生旺有氣日,忌入墓日。合壽木宜天德、月德、月空方、忌三煞方。子午卯酉生命忌子午卯酉年,寅申巳亥生命忌寅申巳亥年,辰戌丑未生命忌辰戌丑未年。水土命宜巳申亥子戍月日,忌辰月辰日。金命宜巳午未申酉月日,忌丑月丑日。木命宜亥子丑寅卯月日,忌未月未日。火命宜寅卯辰巳午月日,忌戌月戍日。寅午戌命忌寅卯辰方,申子辰命忌申酉戍方,巳酉丑命忌巳午未方,亥卯未年忌亥子丑方。
擇日課之彭祖百忌日甲不開倉,財物耗完;乙不栽植,千株不良。丙不修灶,必見火殃;丁不剃頭,頭主生瘡。戊不受田,田主不詳;己不破券,二主并亡。庚不經絡,織機虛張;辛不合醬,主人不嘗。
蓋房動工,又稱“動土”、“開基”。一旦選好房址,便可請風水先生擇吉日祭神并預備動工。
各地的動工儀式略有不同。但一般要行“報土”祭拜之禮。“報土”即由建房工匠向“土地公”報告動工時間。因建房挖地基,恐打擾土地公,故先向土地公打招呼,以求吉利。報土時須擺“三牲”(多為豬頭、雞、鴨)和一些水果、糕糖。南靖人用茶、茶點、紙錢祭拜。福州一帶擺豬頭、螃蟹敬天帝;莆田人辦素茶祭土地公、天帝、宅神,早晚還要插香。龍海人“報土”后,請工匠用瓦刀到房基的四角敲敲,并將12張涂有“壽面””的紙箔埋到地下,稱“報之”。拜完土地公還要燒約200張“壽紙”,燃放鞭炮。廈門、同安等地除拜土地公外,還要請“當境佛”(即本村人信奉的佛,如“三忠公”等)到家,并在家中貼“鳳凰到此”、“麒麟到此”之類的符令。
報土時,有些地方還要祭“魯班先師”、“楊公先師”(傳說為堪輿創始人楊筠松)等。閩西人擇吉日動工時,要安奉“楊公先師”牌位,開墻基時要宰雄雞,滴雞血以驅邪。大田人動工前要請風水先生將5張寫好禱詞的紅、黃字符貼在竹片上,再將竹片插在房基的后緣線上(即屋側水溝的外緣線上);貼著字符的一面對著房屋坐向。上杭習俗在宅基地上打一小木樁,上端扎紅布、木樁上有“土地公”的神號牌位,俗稱“起譜”。開工時邀齊木匠、泥匠在“譜”前燒香。永定的禮儀是在破土前祭楊公先師,將“楊公符”貼在約1米長的竹片上,豎立于縱軸線末端,并適當離開施工位置,使之起到指定縱軸線的作用。與此同時,木匠師傅拜“魯班先師”,泥水師傅拜“荷葉仙師”。祭拜時,東家須用三牲、香紙、紅燭虔誠恭祭各祖師(楊公師居中),然后請風水先生再一次用羅盤校定方位。風水先生以“分差差一線,富貴不相見”等諺語,表示自己功夫深奧神秘,天機莫測,夸示其工作的重要性。待方位再次標定后,立下樁標,始可鳴炮動土。
動土儀式較簡單,一般按風水先生擇定的時辰及選定的地址,先燃炮,再由主家或工匠鋤(鏟)幾次土就算禮成。福州、南平一帶多由工匠執鋤,挖三下土表示“破土”。閩南、閩西一帶鋤一二下即可。破土時,應擇吉日。晉江人以丑、寅時為佳,以為天降小雨更妙。為示開工吉利,莆田、惠安等地破土時還須穿上象征喜慶的紅衣。尤溪人要將挖出的頭幾筐土向上堆放,以取興隆之意。各地均忌破土時講不吉利的話或發生口角。福安人以為此時爭執,日后住入新房會不安寧,家人多口角。
打地基禮儀較繁復。打地基又叫“奠基”、“下基石”。俗話說“地打牢,萬年興”。民間向來看重打地基。羅源一帶,開基時,掘地數尺,填上泥石。為防觸犯土地公,事成后還要制作一個“偶人”(即立一牌子,上用紅紙書上戶主名),供上香、燭、果,用一破傘遮住,祭祀謝罪。莆仙一帶正式砌墻基時要舉行“動合”儀式(即以三牲齋果祭土地公),奠基畢行“放合”禮,墻基用紅布披合,將扁筐、錘子等裝入紅袋,忌亂扔亂丟工具。永定人開基挖石腳坑,砌石時先在縱軸線端安放“五星石(以5塊小石象征星辰),按一定方位排定,以呈天地合一的吉象。閩南華安等地奠基時要壘“奠臺石”。依房屋規模而定,3間屋的奠3臺石,5間屋的奠5臺石(即將3個或3個尖頭朝上成錐形的石子置于大廳中央,石頭高低不一,中間最高,兩旁依次降低,呈“山”形)。地基搞好后,當地人還通行用長條形大理石為底面。但條石不可覆于臺石上,因3臺石或5臺石表示人丁興旺,如果被條石所蓋,是為“蓋丁”,犯了農家大忌。除砌石腳、挖墻腳基外,整個房宅的地基均要夯實。閩北、閩西一帶多用一根圓條硬木穿過樹墩打夯,工具簡陋,但很實用。
在大田等縣,舊時俗傳,若新房在舊宅基上興建,在拆舊房時木工要祈天公,并身貼紙符,以驅趕舊屋鬼神,使之免傷主人。在平潭,一些人家原定來年蓋房。因聽信風水師之言,認為明年不利“打基石”,往往要提前一年下基石,到次年才蓋房。這種情形各地均常見。
地基挖好后,民間通常還要請星算先生擇吉日吉時正式開工建房,以祈房主平安吉利。開工后,除請少數有技術的木、泥、瓦匠外,多請親友族人合力相幫。福建民間建房,常由親友“幫工”。開工日除給工匠紅包外,還要宴請親戚和工匠。建筑過程中,逢初二和十六“做牙”日,也要宴請工匠和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