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發現了物質的磁性,由此發明出了指南針,并在此基礎上創制了羅盤,用以進行風水勘察。
羅盤在風水堪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勘察龍脈來向還是確定一個風水局的坐山朝向,都離不開這種工具。但現今而止,羅盤經過近兩千年的演化,與各家各派的改良,已經形成了一種極為復雜的系統,其層數越來越多,風水含義愈加豐富,同時有了類別的區分,這就給現代風水堪輿中對羅盤的選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風水羅盤大致可分為三元盤、三合盤與綜合盤三類。
三元盤又名“蔣盤”,其主要特征為盤上有先天與后天六十四卦,此類羅盤多為風水學中的理氣派所用。
三合盤又名“楊公盤”,其中主要特征為盤上有三層二十四山向,此類羅盤多為風水學中的形勢派所用。
綜合盤則是將理氣與形勢兩派相結合,制出的一種復合盤,現代風水堪輿中多是形勢理氣相結合,因此多采用綜合盤。
羅盤的尺寸(盤面直徑)有多種,但理論上,其尺寸上限為一尺二寸,下限為二寸八分。在實際使用中應盡量選擇大一些的羅盤,因為羅盤越大,就越精確,風水中對方位的要求極為嚴謹,所謂“一線生,一線死”、“分金差一線則吉兇”有變即是此指。因此,使用越精確的羅盤,在調理風水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幾率就越小。
羅盤本身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工具,因此在挑選羅盤時,有幾點必須注意:第一,羅盤指針必須平直,上翹、下沉、歪斜者絕不可用,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情況會造成視覺上的誤差,而是這些情況本身就說明羅盤的磁場出現了問題,在使用中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
第二,天池底部的紅線必須直指南北。將磁針對準紅黑線時,南面要與天干的“午”正中相對,背面與天干的“子”正中相對,不可有分毫之差。
第三,羅盤材質以木質為佳,但須確保其木質材料干燥,否則會出現變形的情況,這種變形一般很小,肉眼很難觀察到,但以足夠對風水勘測造成影響。金屬材質的羅盤盡量不要選用,尤其是鋼鐵材質者,很容易被磁化,長期使用必然出現問題。
第四,羅盤指針必須轉動靈活無礙。磁針如果轉動不暢,說明羅盤的磁場已經被干擾失準。
以上只是為風水初學者在選用羅盤方面提供的一些建議。而在風水學中,羅盤的選用本身就是一門學問,需要大量的經驗方能準確無誤地使用,才能了解羅盤的精妙。
按玄空,以地盤為用。
羅盤盤面有三個方位:正針(地盤),磁針方位依靠天池內的磁針指示定位南北方位;中針(人盤),羅盤中間的二十四山向是極星方位,稱為中針;縫針(天盤),在羅盤外圈的是日景方位,稱為天盤。
校正羅盤:以羅盤十字線任一條,一端壓在二十八宿虛宿和危宿中間的界縫,即周天三百六十度 的零度,另一端壓在張宿三度,即周天三百六十度的一佰八十度,如果天池海底南北紅線與外方盤十字線的南北相吻合,就證明所使用的羅盤是正確的,否則,必須移動磁針,使海底紅線與上述南北線相吻合。
第二層: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為體,為基礎,根本,宇宙的本源,是宇宙原來的自然現象。
后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的性能為人的需求而加以運用而作的。殷周時期沒有針形的磁針(指南針),用的是日照方位的土圭方位,所以我們的先天坤卦方位應在土圭北,即縫針的正子位,唐朝晚年才發明了針形的磁針。
第三層:坐山八煞
坐山八煞是以坐山與水論吉兇,是固定的坐山和八煞,不是以向與水論吉兇,坐山八煞以正五行論吉兇。
楊公風水的八煞指金木水火四大局,每生十二宮的墓絕二宮為煞,四大局合稱為八煞。
第四層:向上天干黃泉
口訣:庚丁坤上是黃泉,坤見庚丁不可然,巽宮最嫌居乙丙、乙丙須防巽水先,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當乾,甲癸向中休見艮,艮流須知甲癸顛。
楊公古法風水的四大局,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乙丙交而趨戊,辛壬會而聚辰,為 金、木、水、火四大局,庚丁坤上是黃泉是指斗牛納丁庚之氣的金局,水出坤申為水沖臨宮,主應喪成材之子。巽宮最嫌居乙丙是指乙丙交而趨戌的火局,水流巽宮也為水沖臨宮,主應喪成材之子,余類推。楊公古法風水的黃泉指金、木、水、火四大局,每生十二宮的死宮為黃泉,四大局死水上堂為黃泉水上堂。
第五層:正針二十四山向
正針二十四山向位于羅盤三針內層,稱為內盤,以天地人三才而分稱為地盤。正針所示方位為磁針所指方位。正針及七十二龍以及縫針是楊公創制的,所以正針和縫針又合稱為楊盤。
下圖就是一個典型的三合盤,天地人三盤都是二十四山,地盤立向,位于最內層(下圖不算天池,從內數第四層)
人盤是第七層,較地盤逆時針轉7.5度,消砂用
天盤是第十一層,較地盤順時針轉7.5度,納水用
按八卦的一卦三位:3x8=24山。24山、一山一向即24向。每山名稱自己找八卦看更清楚、更有啟發性。
以下順序從正北方開始,順時針轉:
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