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
夜里11點到1點都屬于子時。
感父母生養之“恩”
戴“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之德
君子以厚德,然后可以承載萬物矣。
23點(晚上11點)是時辰交界,是前一天的亥時、與後一天的子時的交界。因為亥時是一天之中最後一個時辰,所以23點也是日子交界。
如果正正踏入23點,則可以算是子時了,日子也算是後一天了。例如今天是乙卯日,最後一個時辰是丁亥時,是從晚上21點0分0秒到22點59分59秒為止。踏入23點0分0秒就屬於“明天”了,是丙辰日、戊子時。——這是第一個層面,最基本的概念,必須清晰。
這個時間必須要注意,并不是你手表的時間,而是太陽相對於地球經度的夾角,所謂天頂多少度、天底多少度。或者不說太多天文學詞匯,日常一點。我們古代使用日晷確定時辰。日晷就是擺一塊有刻度的東西在地上,上面插有一枝針,太陽照到指針的影子反映在刻度中,從而確定時辰(你在百度搜一下就很多圖)。故此日晷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太陽相對地面的角度,我們確定時辰必須使用這個角度。
可是問題我們未必有這個儀器,而且晚上也沒有太陽照耀(其實古人還有公式換算的)。我們怎樣計算呢?
其實我們使用的“北京時間”是東經120°的時間(并非北京所在地的時間),而我們出生地多數并不在東經120°的地區。日晷擺放在你的出生地所量度出來的時間時辰,與北京時間并不吻合。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日晷放在一個東經120°的地方(大約在杭州),日晷指針的影子所反映的時辰,跟我們鐘表的北京時間就完全吻合了。故此,除非你在杭州這類東經120°的地方,否則我們都使用了一個不屬於我們地區的時間。因而,我們要把這個鐘表時間轉換回我們當地時間(即當地太陽夾角)。
假如你出生城市是武漢,武漢在東經114°左右,而你使用了一個比自己出生地多6°的地方的時間,1°等於4分鐘(24小時除以360°),也就是你使用了一個比自己時間快了24分鐘的時間,你就必須調整回來。你在武漢使用北京時間,必須是23點24分才開始進入子時,24分之前仍然是亥時。——這是第二個層面,起碼要這樣換算,我們的時辰才叫做基本準確。
同理,你如果在洛杉機出生,你就必須把時間~~從美國西部時間調整為本地時間。
然而,我們地球自轉,并非完全僅僅受太陽牽引。地球周圍還有很多星體,都會與地球產生相互牽引,這是萬有引力定律。只不過那些星體不是很大、不是很近,作用力比較小。但作用力依然存在,故此我們每天其實并不是整整24小時。有時我們一天只有23小時58分16秒,有時卻有24小時2分3秒……因此,我們計算時辰,某一天可能提早了2分鐘,某一天可能又推遲3分鐘。以上面武漢出生為例子,假如當天有24小時2分3秒,那麼便要到23點26分3秒之後才進入子時。——這是第三個層面,必須計算到第三個層面才算是完全準確。
不過,這個時間非常難計算,需要一堆天文常數去推算才能得知。又或者使用一個方程式曲線去預測。反正是一些天文學的方法,哪怕天文學家,手工計算也要算很久,通常是借助計算機。故此,有時我們就忽略這幾分鐘。只要你出生的時間在計算完第2層面之後并不是剛剛23點交界,一般也就不用計算第三層面。
ps:另外,清朝之後紫微斗數開始多人使用,紫微斗數論命則分早子、晚子,跟傳統子平八字不一樣。23點之後雖然依舊是子時,但未過24點(0點)的話,則屬於前一天,叫做前一天的晚子時。當過了24點,則叫做後一天的早子時。日子的劃分跟八字略有不同,但通常古人生活上是以八字所說的日子交界為交界,即23點作為日子交界。
一般來說,你要算命,無論對方使用子平八字,還是紫微斗數,最重要是你提供準確的出生時間,幾點幾分,你出生地的經緯度(或只提供城市讓算命先生給你查)。
我個人比較討厭網友一來就說自己是什麼時辰,“是什麼時辰”是我說了算,不是你說了算。只有出生小時分鐘地點,這些是你說了算。所以,把你的資料準確表達就可以。
能不能吻他跟水平座沒有關系~
給他暗示來吻你要比你吻他要好些。
算后一天,晚11點到次日1點之間,就是子時了,也就是新一天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