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貓不在十二生肖里面的說法有很多,下面簡單的說兩個。
第一個故事: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當時森林里舉行了一次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選舉,每個小動物都會得到一份參加活動的請帖。請柬上寫道:十二生肖是在明天早晨第一個到達小溪邊的十二只小動物的名字。貓咪和老鼠住在一起,還是一位好朋友,小貓咪告訴老鼠明早把它叫起來,老鼠欣然同意了。
二天前,老鼠已經起來了,但是它并沒有去叫醒貓,也許是故意的。耗子出發了,走了一會兒,牛很快地追在耗子后面。鼠想:“牛每走一步,我就走十多步,這不是快把牛趕上來嗎?”于是鼠故意裝出一副好心的樣子說:“牛大哥,我給你唱個歌,好嗎?”牛高興地說。鼠叫了起來:“啦啦,啦啦!”鼠唱得很小,牛聽不清,就對鼠說:“你唱得大聲些。”“牛大哥,我不唱歌了,如果我騎到你的背上給你唱歌,你會聽得更清楚嗎?”牛以為這是個好主意,便把老鼠放在他的背上。耗子邊唱邊高興地想,這頭牛真是個傻瓜。
于是,牛把老鼠背到小溪邊,老鼠立刻跳到牛的前面,成了第一、第二牛。下一個和下一個十個小動物也被選為十二生肖。貓兒醒來后趕緊跑到小溪邊看看,活動已經結束。從此,貓很討厭老鼠,見老鼠就抓。
第二個故事:雖然貓是臘祭八神之一,受到人們的禮遇,但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傳頌的十六國時期,貓并不存在。很明顯,12點前后,家貓還沒有真正進入中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在的家貓最初源自印度的沙漠貓,而印度貓進入中國的時間則從漢明帝前后開始,因為當時中印交往頻繁,通過佛教。
根據文獻記載,我國的十二生肖最早出現于西周春秋時期,并已在東漢時期流傳至今。可見,十二生肖早在西周就已經存在了,這表明西周以前人們通常看到的只是較大的、性情兇猛、尚未被馴化的野山貓,而非現今人們飼養的家貓。所以十二生肖中有狗有鼠,而沒有貓的生肖中則沒有。
有很多關于十二生肖中沒有貓的傳說,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貓鼠之爭。這里是一段簡短的演講,請欣賞:傳說中的混沌初分,玉皇大帝下旨普召天下的動物,按天干地支中的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酉、戊、亥),選出十二個屬相。這個消息震驚了貓和老鼠這兩個相親相愛的朋友,他們決定去參加一次婚禮。貓對鼠說:“我有個貪睡的毛病,明天一早你去天堂應選,到時候就叫我一聲”,鼠說:“漢問題,我一定要叫你。”早上起來,老鼠卻違背諾言,偷偷起來,不辭而別。
無數的禽獸聚集在靈霄寶殿準備進行應驗。五帝按天地之別,選出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等十二種動物,作為其屬相。當玉帝準備安排這一時刻的時候,豬用妙言騙得玉帝的信任,玉帝便將這一順序交給了豬。
玉帝一走,十二屬相就鬧出了爭斗的序幕,尤其是小鼠與黃牛的爭斗比大,哄騙黃牛“聽百姓的話”。因此,黃牛和老鼠來到街心市場,當黃牛經過人群時,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此時,老鼠突然爬到牛的背上,站在牛的角落里,這下可惹得人叫:“好大的老鼠!”…
小鼠回到自己的瓦礫里,眾屬相都不服氣,只有豬暗自高興。他以為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的魚才會魚目混珠,他自己也可以從中漁利。因此,老鼠被豬排在第一,黃牛排在第二。也就是鼠,丑牛,寅虎…老鼠回到家,高興得不亦樂乎,把睡著的貓叫醒。貓兒問道:‘時間到了沒有?’老鼠得意地說:‘早過了,咱也要爭第一了!’井向貓兒夸耀道。
貓咪生氣地說:“我反復叮囑你,你為什么不叫我呢?”鼠大口大口地說:“自己的事自己干,我叫你去,也許你還會占我的位子!”貓咪聽到這句話,氣得胡須直豎,怒目圓睜,張開尖利的爪子,一箭步撲上去,把老鼠給吃了。
從那以后,老鼠和貓這對好朋友反目為仇,成了冤家。只有一席之位,而貓卻占不到。
很久之前,貓還是有參加十二生肖的競選的,只是最后落選了,讓老鼠給排上了。 當時,貓和老鼠報名競選十二生肖的首位,大象和牛報的是第二位,獅子和老虎報的是第三位,兔子和松鼠報的是第四位……但最后,大象輸給了牛,據說是牛對評委說:“評上我,我就會一輩子心甘情愿地給人類當奴仆。”獅子輸給老虎,是因為老虎拿它祖輩的虎骨什么的賄賂了當時某些評委;至于兔子為什么贏呢?僅僅是因為兔子和住在廣寒宮的大美人嫦娥有親戚關系……如此等等,落選者和中選者,在那個久遠的年代,演繹著許多欲說還休的故事。 但或許只有貓和老鼠的競選一波三折,最富戲劇性了。當時,貓作為人的寵物,多數評委們是有心要讓貓當選的,考慮到貓比老鼠的個頭大,力氣也大,遂決定讓它們比賽挑東西:一擔為燈芯草,一擔為石頭。貓挑選了挑燈芯草,不料天公不作美,貓走到半路,本來風和日麗的天氣,卻突然下起大雨,刮起大風,一擔燈芯草被雨淋濕后,重量倍增,加上又刮著大風,貓也就挑不動了。等到貓把燈芯草曬干,風小之后,已延遲好些時日,到達目的地時,老鼠早已到達了。據說,當時評委會想以不可抵抗的因素取消比賽的結果,并要作出擇日再作比賽的決定。但事先給老鼠知道了消息,她充分發揮了機靈善變的本領,逐一找到各位評委。每次,她見到評委時都會露出它二枚金黃色的大牙,許諾說:“若您支持我,我會把這二枚金牙贈送給您。” 最后,在老鼠的周旋下,十二生肖評選委員會作出了貓和老鼠比賽結果有效的決定。老鼠如愿地排上十二生相的首位。至于事后,有評委向老鼠索討金牙時,老鼠齜著嘴里的大黃牙,嘻嘻哈哈地說:“我哪有金牙,只有大黃牙啊!”據說從那以后,人們才愛打老鼠,不僅僅是因為厭惡老鼠愛小偷小摸,亂咬亂食的劣跡,而是出之對老鼠的欺騙行為的深惡痛絕和報復。當然,貓是因為輸給老鼠而對其懷恨,才見到老鼠就抓的。
小時候總喜歡問為什么每當我問奶奶為什么十二生肖里沒有貓時,奶奶總能耐心的跟我解釋道,當時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來參加十二生肖選拔大會,其實憑借貓的本領,貓本可以進十二生肖的,但是開大會的這一天貓竟然遲到了,所以最終導致他沒能進十二生肖。
再大一點,我以同樣的問題去問母親時。母親給我解釋道,其實十二生肖里邊兒有貓因為兔子在某些地方是被稱之為山貓的。由于兔子的別名里有貓這個字,所以就當做貓已經被列入十二生肖內。雖說母親的這種解釋有些牽強,但當時的我還是信以為真,而且母親的解釋要比奶奶的解釋更可信。
長到我自己能那段和猜測年紀,我認為貓沒能進十二生肖是因為貓的能力不夠強,而且不怎么招人待見。小時候,村子里很少有人養貓,為數不多的幾家養貓主人企圖貓捉老鼠的本領。如果不是因為這一點,估計他們也不會養貓的。貓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特別喜歡鉆被褥,特別是對于那些家里有孩子的人來說是很介意的,畢竟動物怎么都干凈不到哪兒去。
不過后來我又發現貓和老鼠相比,老鼠除了偷糧食,好像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如果從作用大小的角度來評判是否進入十二生肖,老鼠是第一個沒有資格進去的。我就是這樣成功的把自己給推翻了。
后來,學的知識多了才明白貓為什么沒有進十二生肖。其實十二生肖發源于夏朝的天干地支理論,并且逐漸與天干地支相配,這種形式也逐漸固定下來,十二生肖也由此產生。而在距今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夏朝時,是沒有貓這一寵物的。貓這種動物,我原來的祖先是來自于印度,當時這種動物在印度被稱之為沙漠貓。據記載,在東漢時期這種沙漠貓才傳入中國。從時間上來算,東漢時期要比夏朝晚了一千多年,也就是說在十二生肖已經成立之后的一千多年才有貓的出現。從時間角度來看,十二生肖中沒有貓也是合情合理。畢竟在那時貓還算不上什么家喻戶曉的動物,更是沒辦法同十二生肖里任一動物相較高下。
時間久了,我們早就習慣了十二生肖里沒有貓的存在,再了解貓沒有列入十二生肖累的原因之后更不為奇了。
中國的十二生肖中之所以沒有貓這種動物是因為十二生肖文化誕生之時中國境內并沒有貓這種動物。就十二生肖的誕生時間來說,它在先秦時期便已形成。雖說是十二生肖的確切源頭至今仍無定論,但是在記載著秦朝相關文化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卻已經出現了有關于十二生肖的記載。不過當時的十二生肖與現在并不完全一致,與現代一致的十二生肖則是出現于漢朝時期。
先秦時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并沒有十二種動物,其中雞這種動物前后出現了兩次。除此之外,蛇的位置也被蟲占據。待發展到東漢時期,這些不同點便消失不見。東漢時期一本名為《論衡》的古籍中所提到的十二生肖不論是動物抑或是動物的排名都與現在一樣。自這之后十二生肖便徹底定型,未曾再發生變化。
看過十二生肖的起源之后再來看看貓傳入中國的時間,中國古籍中有關于貓這種動物的最早記載是在西漢時期。貓的起源地是距離中國非常遙遠的古埃及,后來隨著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逐漸增強,貓也跟著一點點靠近中國,最后在西漢時期成功進入中國。在貓未來到中國之前中國古人并不知曉它的存在,所以也不可能將其加入到十二生肖中。
雖然十二生肖文化在貓進入中國之后的東漢時期進行過一次修改,但是當時貓并沒有得到大規模普及。而十二生肖中所涉及到的動物卻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所以貓依舊沒能被排進十二生肖中。待進入經濟繁榮的唐宋時期之后,貓這種得到才開始逐漸流行開來,有關于貓的詩畫也隨之增多。后來越南從中國引入十二生肖之后因為越南國內沒有兔子,所以他們就將兔子換成了貓。
寅虎的讀音是yín hǔ,卯兔的讀音是mǎo tù。
寅虎,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三位。在時間上表示上午3時至上午5時。卯兔,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四位。上午5時至上午7時即卯時。
十二地支與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舊式記時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丑時等。
擴展資料: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
寅(虎)(凌晨3時至5時):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時,正是老虎開始活動的時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老虎。
卯(兔)(清晨5時至7時):
卯時是太陽已東升,開始放萬丈光芒的時候。在十二生肖中屬于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二地支與生肖
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 十二生肖馬
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