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屬雞的大人物有哪些,屬雞的富豪名人

    生肖詳批八字合婚八字精批終生運勢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別
    出生日期
    感情狀態
    單身有伴

    內容導航:
  • 歷史上屬雞的名人都有哪些
  • 哪些偉人屬雞?
  • 歷史上屬雞的名人有哪些? 屬雞的雙魚座的呢?
  • 十二生肖數一數二的大人物是哪個肖
  • 歷史上屬雞的名人有哪些? 屬雞的雙魚座的呢?
  • 屬雞的明星有哪些
  • Q1:歷史上屬雞的名人都有哪些

    有很多屬雞的名人,隨便給你例舉一些:

    1. 漢武帝劉徹

    2. 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

    3. 北魏大臣李先

    4. 思想家家孟子

    5. 明成祖朱棣

    6. 隋文帝楊堅

    7. 唐玄宗李隆基

    8. 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鄧世昌

    9. 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董必武

    10. 無產階級革命家、家、軍事家、戰略家葉劍英

    11. 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

    12. 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

    13.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

    14. 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

    15. 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

    16. 元曲四大家之一,詩人馬致遠

    Q2:哪些偉人屬雞?

    屬雞的名人太多了,例舉一批有代表性的吧。
    類:
    孟子——戰國家
    劉徹——漢武帝
    孔明——三國軍師
    楊堅——隋文帝
    李隆基——唐玄宗
    朱棣——明成祖
    鄧世昌——清代軍事家
    董必武——近代軍事家
    葉劍英——近代軍事家
    李先念——前國家主席
    文化類:
    老子——道家始祖
    墨子——戰國思想家
    司馬遷——史記大師
    白居易——唐朝詩人
    蘇東坡——宋代詞人
    馬致遠——元代曲人
    張立——清代詩人
    矛盾——近代作家
    歐陽中實——現代書法家
    鐵凝——現代作家
    敖歌——現代作家
    雨田——現代作家
    王立群——現代史學家
    石述思——現代作家
    趙博——現代畫家
    娛樂類:
    趙本山
    王菲
    丁蕊
    滿文軍
    潘美晨
    王小利
    鐘欣銅
    謝娜
    張娜拉
    于娜
    李尹瑄
    周渝民
    金在元
    鄭希怡
    范冰冰
    李小璐
    全智賢
    余文樂
    金淶元
    陳浩民
    孫楠
    許晴
    方文山
    孟庭葦
    伍詠薇
    商業類:
    呂不偉——秦國巨商
    卓王孫——漢代巨商
    巖光成——宋代巨商
    胡雪巖——清代巨商
    李祥政——近代巨商
    黃光裕——現代巨商
    唐曉軍——現代巨商

    Q3:歷史上屬雞的名人有哪些? 屬雞的雙魚座的呢?

    只知道屬雞的
    民間的生肖屬相之說是否真實靠?聽者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生肖屬相源于古代的紀年方法,也就是說,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每隔十二年便函有一個輪回,那么古往今來各屬相的名人已是數不勝數,由于自己屬雞,所以摘抄歷史中部分屬雞名人,無聊之舉而以。
    封建帝王
    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名劉徹,漢景帝子。在位50多年,是西漢國力最強盛的時期,西漢自高祖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以來,經過"文景之治",到武帝之初的70年間,生產發展,國家積聚了大量財富。在這個基礎上,武帝又在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實行重要改革和建樹,在我國早期的封建國家歷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
    隋文帝(541--604年)
    名楊堅,隋朝創立者。楊豎在北國中央歷任要職,并襲爵隋國公。他既是北國皇定的至親,又是強有力的軍事統帥。580年北國宣帝死,8歲的兒子繼位,為靜帝,不能親政,楊堅輔政。次年他廢靜帝自立,國號隋,定都長安。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滅陳,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
    唐玄宗(685--762年)
    名李隆基,后世又稱為唐明皇。他上繼唐太宗和武則天兩代的經營,到他統治時期,唐朝達到極盛,歷史上把玄宗統治時期叫做"盛唐"。唐玄宗前后兩個所號,從713年至741年為開元,742--755年為天寶。開元時是他統治最穩定也是唐朝最繁榮的時期,歷史上又把這29年叫做"開元盛世"或"開元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即開元時期,他在大臣姚崇的支持下,對武則天統治后期以來一度混亂的政局進行了整頓,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使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和。他還對官員冗累、財政困難和軍制混亂等嚴重社會問題進行整頓和改革,成效顯著,安定了局面,發展了社會經濟。當時國強民富,文化發達。但他晚年沉緬女色,寵愛楊貴妃,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生活腐化,朝政腐敗。京師、中原地區武備空虛,西北和北方各節度使掌握重兵。元寶十四年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很快攻陷洛陽,向長安挺進。次年,唐玄宗倉惶出逃,隨行將士在馬嵬驛殺楊國忠,逼唐玄宗縊殺楊貴妃。玄宗逃至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肅宗收復長安后,唐玄宗于758年由蜀回到長安,762年在寂寞中死去。
    文臣武將
    諸葛亮(181--234年)
    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家、軍事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從小父母雙亡。東漢末年隱居鄧縣隆中,讀書交友,品評時事,他自比管仲、樂毅,人稱為"臥龍"。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發展力量,實現統一。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計劃,占據荊州,聯孫抗曹最終統一全國。此后他全力輔佐劉備,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幫助劉備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奪取荊州,成為鼎立三國的一足。王安石(1021--1086年)
    字介甫,號半山,撫明臨川人。22歲中進士。早年在地方任職時就注意改革吏治。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1059年上萬言書,主張變法。他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選拔人才;國家財政困難,主要不是因為官多傣祿多,而應從增加社會財富入手,以發展生產作為理財的前擔。
    鄧世昌(1849--1894年)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年畢業于福州船政學堂,善長測量,駕駛,精能英文。畢業后曾在四海服役,任管駕。后被李鴻章調入北洋海軍。1894年在黃海海戰中,率政遠船沖鋒在前,陷于敵艦包圍。在彈盡艦傷之時,他仍鼓勵士兵沉著應戰,下令向日軍旗艦吉野號猛沖,準備與之同歸于盡,但不幸被日軍魚雷擊中,鍋爐爆炸,他與全艦200余名官兵壯烈犧牲。
    思想大家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墨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又說是宋國人,曾為宋國大夫。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弟子自食其力,過著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游歷各國,宣傳"兼愛"和"非攻",主張人人彼此相愛,反對人壓迫人,反對兼并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孟軻,戰國鄒人,戰國時期的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業于孔子的門下,自以為得孔子學說的真傳,是繼孔子之后最有名的儒家大師。和孔子一樣,為了實現其主張,他帶著車子數十乘,竺從數百人,游歷了宋、騰、魏、齊等國,但其主張不為各國所用。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一書中。
    文人藝師
    梁啟超(1872--1929年)
    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1890年師康有為。1895年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主張變法救國,梁啟超是維新運動的活躍人物,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唯新變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經濟學說。主張改良,反對革命。
    詹天佑(1861--1919年)
    字眷誠,廣東南海人。1872年以幼童留學美國,為中國所派的第一批留學生。1878年進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881年回國后,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廣東博學館,廣東海圖水陸師學堂。1891年完成了灤河大鐵橋工程。1905年,清成立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詹天佑任總工程晌兼會辦。京張鐵路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
    革命先驅
    董必武(1885--1975年)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的創始人之一,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名賢琮,號璧伍,又名用威,湖北黃安人。
    葉劍英(1897--1986年)
    廣東梅縣人。早年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0年夏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驅逐桂系軍閥之役。1976年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墨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又說是宋國人,曾為宋國大夫。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弟子自食其力,過著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游歷各國,宣傳"兼愛"和"非攻",主張人人彼此相愛,反對人壓迫人,反對兼并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他反對奢侈、浪費。為了興天下這利,除天下害,主張"節葬"和"節用"。他還反對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強調人的能動作用。墨子及墨家學派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墨經》中匯集了當時自然科學、認識論、辯證法、經濟、正法、倫理學等方面的許多重要知識,其中一部分是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另一部分則是理性推斷。墨子對力學、幾何光學等都作了深入研究,是科學史上光輝的一頁。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孟軻,戰國鄒人,戰國時期的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業于孔子的門下,自以為得孔子學說的真傳,是繼孔子之后最有名的儒家大師。和孔子一樣,為了實現其主張,他帶著車子數十乘,竺從數百人,游歷了宋、騰、魏、齊等國,但其主張不為各國所用。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一書中。孟子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的倫理思想,主要是"仁義"說,他是性善論的宣揚者。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群為輕"的重民思想,具有進步意義,這是為其"仁政"的主張服務的。孟子善于辯論,他批駁了各種非儒家學說,其中主要是墨家學說,他的立場,主要是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邊。
    梁啟超(1872--1929年)
    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1890年師康有為。1895年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主張變法救國,梁啟超是維新運動的活躍人物,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唯新變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經濟學說。主張改良,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凱司法總長。1915年反對袁復辟,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討袁。后退出政界,專心學術,反對馬克思主義學說。1918年游歷歐洲,歸國后宣稱歐洲文明已經破產,應從中國"固有文明"中尋求真理。宣揚資產階級治學方法,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開白話通俗文體的先河。晚年在南開、清華等大學講學。常識淵博,著述頗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多方面,著作被編為《飲冰室合集》。
    詹天佑(1861--1919年)
    字眷誠,廣東南海人。1872年以幼童留學美國,為中國所派的第一批留學生。1878年進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881年回國后,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廣東博學館,廣東海圖水陸師學堂。1891年完成了灤河大鐵橋工程。1905年,清成立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詹天佑任總工程晌兼會辦。京張鐵路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他不懼帝國主義的嘲笑和實際存在的重要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兩道著名的隧道工程,提前兩年完成任務,在中國鐵路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12年在漢口創立中華工程會,次年改為中華工程師學會,任會長,1919年4月在漢口病逝。

    Q4:十二生肖數一數二的大人物是哪個肖

    在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屬相,你屬虎,他屬兔,我屬龍等等。欲知一個人的年歲幾何,只要問一下他的屬相便大概知曉了。
    每當新春佳節來臨,由于華夏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都愛說今年是龍年,是屬龍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后年則是馬年……。追溯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自然地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話題。
    十二生肖的典籍記載
    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考證云:“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于何時?有史料云:它最晚應形成于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征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于夏,流傳于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
    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陜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復雜,不易在民間流行。于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并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后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后邊排著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云。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么。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著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說:“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說:“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余,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彩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舍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說:“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么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并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后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說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說:“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說:“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后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后。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說:“要說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鑒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便說:“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鑒定一下更好:”于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贊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說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群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么大一只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后,見貓剛剛睡醒,便說:“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么?你為什么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說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說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后面,心里很不服氣,后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后,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說:“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說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并排列次序后,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
    十二生肖的來歷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征,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Q5:歷史上屬雞的名人有哪些? 屬雞的雙魚座的呢?

    只知道屬雞的
    民間的生肖屬相之說是否真實靠?聽者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生肖屬相源于古代的紀年方法,也就是說,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每隔十二年便函有一個輪回,那么古往今來各屬相的名人已是數不勝數,由于自己屬雞,所以摘抄歷史中部分屬雞名人,無聊之舉而以。
    封建帝王
    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名劉徹,漢景帝子。在位50多年,是西漢國力最強盛的時期,西漢自高祖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以來,經過"文景之治",到武帝之初的70年間,生產發展,國家積聚了大量財富。在這個基礎上,武帝又在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實行重要改革和建樹,在我國早期的封建國家歷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
    隋文帝(541--604年)
    名楊堅,隋朝創立者。楊豎在北國中央歷任要職,并襲爵隋國公。他既是北國皇定的至親,又是強有力的軍事統帥。580年北國宣帝死,8歲的兒子繼位,為靜帝,不能親政,楊堅輔政。次年他廢靜帝自立,國號隋,定都長安。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滅陳,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
    唐玄宗(685--762年)
    名李隆基,后世又稱為唐明皇。他上繼唐太宗和武則天兩代的經營,到他統治時期,唐朝達到極盛,歷史上把玄宗統治時期叫做"盛唐"。唐玄宗前后兩個所號,從713年至741年為開元,742--755年為天寶。開元時是他統治最穩定也是唐朝最繁榮的時期,歷史上又把這29年叫做"開元盛世"或"開元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即開元時期,他在大臣姚崇的支持下,對武則天統治后期以來一度混亂的政局進行了整頓,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使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和。他還對官員冗累、財政困難和軍制混亂等嚴重社會問題進行整頓和改革,成效顯著,安定了局面,發展了社會經濟。當時國強民富,文化發達。但他晚年沉緬女色,寵愛楊貴妃,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生活腐化,朝政腐敗。京師、中原地區武備空虛,西北和北方各節度使掌握重兵。元寶十四年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很快攻陷洛陽,向長安挺進。次年,唐玄宗倉惶出逃,隨行將士在馬嵬驛殺楊國忠,逼唐玄宗縊殺楊貴妃。玄宗逃至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肅宗收復長安后,唐玄宗于758年由蜀回到長安,762年在寂寞中死去。
    文臣武將
    諸葛亮(181--234年)
    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家、軍事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從小父母雙亡。東漢末年隱居鄧縣隆中,讀書交友,品評時事,他自比管仲、樂毅,人稱為"臥龍"。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發展力量,實現統一。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計劃,占據荊州,聯孫抗曹最終統一全國。此后他全力輔佐劉備,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幫助劉備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奪取荊州,成為鼎立三國的一足。王安石(1021--1086年)
    字介甫,號半山,撫明臨川人。22歲中進士。早年在地方任職時就注意改革吏治。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1059年上萬言書,主張變法。他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選拔人才;國家財政困難,主要不是因為官多傣祿多,而應從增加社會財富入手,以發展生產作為理財的前擔。
    鄧世昌(1849--1894年)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年畢業于福州船政學堂,善長測量,駕駛,精能英文。畢業后曾在四海服役,任管駕。后被李鴻章調入北洋海軍。1894年在黃海海戰中,率政遠船沖鋒在前,陷于敵艦包圍。在彈盡艦傷之時,他仍鼓勵士兵沉著應戰,下令向日軍旗艦吉野號猛沖,準備與之同歸于盡,但不幸被日軍魚雷擊中,鍋爐爆炸,他與全艦200余名官兵壯烈犧牲。
    思想大家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墨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又說是宋國人,曾為宋國大夫。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弟子自食其力,過著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游歷各國,宣傳"兼愛"和"非攻",主張人人彼此相愛,反對人壓迫人,反對兼并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孟軻,戰國鄒人,戰國時期的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業于孔子的門下,自以為得孔子學說的真傳,是繼孔子之后最有名的儒家大師。和孔子一樣,為了實現其主張,他帶著車子數十乘,竺從數百人,游歷了宋、騰、魏、齊等國,但其主張不為各國所用。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一書中。
    文人藝師
    梁啟超(1872--1929年)
    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1890年師康有為。1895年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主張變法救國,梁啟超是維新運動的活躍人物,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唯新變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經濟學說。主張改良,反對革命。
    詹天佑(1861--1919年)
    字眷誠,廣東南海人。1872年以幼童留學美國,為中國所派的第一批留學生。1878年進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881年回國后,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廣東博學館,廣東海圖水陸師學堂。1891年完成了灤河大鐵橋工程。1905年,清成立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詹天佑任總工程晌兼會辦。京張鐵路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
    革命先驅
    董必武(1885--1975年)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的創始人之一,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名賢琮,號璧伍,又名用威,湖北黃安人。
    葉劍英(1897--1986年)
    廣東梅縣人。早年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0年夏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驅逐桂系軍閥之役。1976年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墨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又說是宋國人,曾為宋國大夫。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弟子自食其力,過著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游歷各國,宣傳"兼愛"和"非攻",主張人人彼此相愛,反對人壓迫人,反對兼并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他反對奢侈、浪費。為了興天下這利,除天下害,主張"節葬"和"節用"。他還反對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強調人的能動作用。墨子及墨家學派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墨經》中匯集了當時自然科學、認識論、辯證法、經濟、正法、倫理學等方面的許多重要知識,其中一部分是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另一部分則是理性推斷。墨子對力學、幾何光學等都作了深入研究,是科學史上光輝的一頁。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孟軻,戰國鄒人,戰國時期的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業于孔子的門下,自以為得孔子學說的真傳,是繼孔子之后最有名的儒家大師。和孔子一樣,為了實現其主張,他帶著車子數十乘,竺從數百人,游歷了宋、騰、魏、齊等國,但其主張不為各國所用。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一書中。孟子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的倫理思想,主要是"仁義"說,他是性善論的宣揚者。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群為輕"的重民思想,具有進步意義,這是為其"仁政"的主張服務的。孟子善于辯論,他批駁了各種非儒家學說,其中主要是墨家學說,他的立場,主要是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邊。
    梁啟超(1872--1929年)
    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1890年師康有為。1895年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主張變法救國,梁啟超是維新運動的活躍人物,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唯新變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經濟學說。主張改良,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凱司法總長。1915年反對袁復辟,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討袁。后退出政界,專心學術,反對馬克思主義學說。1918年游歷歐洲,歸國后宣稱歐洲文明已經破產,應從中國"固有文明"中尋求真理。宣揚資產階級治學方法,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開白話通俗文體的先河。晚年在南開、清華等大學講學。常識淵博,著述頗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多方面,著作被編為《飲冰室合集》。
    詹天佑(1861--1919年)
    字眷誠,廣東南海人。1872年以幼童留學美國,為中國所派的第一批留學生。1878年進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881年回國后,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廣東博學館,廣東海圖水陸師學堂。1891年完成了灤河大鐵橋工程。1905年,清成立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詹天佑任總工程晌兼會辦。京張鐵路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他不懼帝國主義的嘲笑和實際存在的重要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兩道著名的隧道工程,提前兩年完成任務,在中國鐵路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12年在漢口創立中華工程會,次年改為中華工程師學會,任會長,1919年4月在漢口病逝。

    Q6:屬雞的明星有哪些

    王菲、閻維文、馮鞏、趙本山、葛優、范冰冰、羅中旭、伊能靜、竇唯、毛寧、尹相杰、艾敬……
    韓星比如野蠻女友全智賢、明朗少女張娜拉、集萬千愛慕于一身的姜東元、金來沅、成宥利、趙仁成

    展開全文
    下一篇:下一篇:天蝎座世界名人有哪些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