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你關心你保佑你
初級境界——煉精化氣:旋照、開光、融合; 中級境界——煉氣化神:心動、靈寂、元嬰; 高級境界——煉神返虛:出竅、分神、合體; 大乘境界——聚虛合道:渡劫、大乘、飛升。 修真階段論修真之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筑基、旋照、融合、心動、靈寂、元嬰、出竅、分神、合體、度劫、大乘、這十一階段一:筑基鑄造身體基礎,可以用簡單的符咒。祈福禳災,驅病救人。 二:旋照修行起步階段,可以看出修真者的種種跡象,符咒上可以表現出異相。如:飛行,起火,爆炸。體內丹田位置有發光的蓮子形物體發育。 三:融合筑基的身體跟修為開始結合在一起,是個能力提升的階段。蓮子生長發育并開花,蓮花清晰的生長于丹田。 四:心動修真的第一個危險階段,心靈出現悸動。蓮花開始結出獨有的心臟,兩顆心的跳躍和對真意的迷茫,是心動期的特點。 五:靈寂波動后的平穩,步入真正修真的前階段,符咒等已經頗懼靈驗,可以幻化形體,展現萬千幻想,法術等威力大漲。開始與武術界有本質上的區別。 六:元嬰蓮花心臟發育成一個本相嬰兒,真正步入修真殿堂。可以使用飛劍飛行。法術道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符咒等已經具備某些實體的性質。 七:出竅類似元嬰性質的神識可以飛出體外,進行諸如觀察,操控物體,影響其他低修為的心志等活動,對物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 八:分神可以操控分身了,可以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可以同時對不同的地點施加影響。 九:合體外神與元嬰結合在一起共同修為,分身基本趨近實體化,好象再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十:渡劫修為趨近大乘時,身體已經具備宇宙萬象,是一個能量與精神的完美結合體。與之相對的一方面會產生相反性質的能量集合,兩種力量互相吸引,趨向與共同湮滅,天劫就是這樣產生的,所以不論你身在何方都是躲不掉的。渡劫的過程就是違反宇宙定律的過程。 十一:大乘鞏固修為的果實,慢慢累積力量,直到圓滿。就會白日飛升!大乘期的修真者很少出現,大多隱居等待飛升。 不知,是否滿意?有不到位的,請見諒!
加就是增加,持就是接受并保持。加持,是佛教,尤其是密宗派行者常用的一個術語。
加持就是用外力強制某一人或事物,接受一種新的能量,使其改變原來的狀態和樣子。
佛教中說加持,是指修行到一定階段的佛教修行者(進入一個較高的生命量級,具有高于普通人的生命能量),在意念的作用下,把自己的愿望(美好祝愿)和能量直接強制作用在某一物品(吉祥物),使其具有保佑護持功能,輔助佩帶者趨吉避兇,心想事成。
和加持相關的術語:
“開光”和“加持”,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通過佛教儀式,將佛菩薩的慈悲愿力,加注到物品、人、甚至任何事物之上,從而賦予其神圣的力量,或是趨吉避兇、或是辟邪招財、或是帶來智慧。
開光,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儀軌而已。最初,佛像建成后在寺院要舉行一個類似于落成典禮的儀式,請佛菩薩的化身與般若智慧安住于佛像內,同時也向大眾昭示佛法,表示佛法長住,提醒大眾不忘佛恩,精進修行,開啟自性光明。
在佛像落成儀式上,需要在儀式上將佛像擦拭一新,并且給佛像繪上眼睛。釋迦牟尼佛在《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講:“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所以這個儀軌也叫做“開光”。
加持最初是在密宗里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加”是加被,“持”是任持。也就是說加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佛菩薩的力量加被于你,二是自己要受持“加被之力”。也就是說,佛菩薩的大悲心跟眾生的信心,兩個合攏來,就是加持,缺一不可。而加持的核心,則是你的受持。
consecration﹟開光,神圣化
佛在心中
恭敬心,虔誠心為最重要。
一般居士不需要特別禮儀。有機緣就念部經。
看什么佛像,如果觀世音菩薩就念普門品大悲咒心經,
地藏菩薩就地藏經,阿彌陀佛就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等
地方要清潔,整齊,高處。
總之不要有太多的顧慮,佛菩薩慈悲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