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合風水的要求,首先要確定龍的五行屬性,到底是金龍、木龍、水龍、火龍中的那一條龍?格龍就成了定向的依據。例如來龍的方向格定為子山午向,如果按照24山正五行來說,子山所在的方位屬水。所格之龍就是水龍,其他仿此。例如來龍的方向格定為子山午向戊子來龍,依顛倒五行來講所格之龍就是火龍,其他仿此。不論你用哪一種方法,三合風水的定向都是按龍的五行屬性來定向,水口又剛好是同一局的墓絕胎水口。
比如所格之龍是水龍,三合風水的選擇坐山一定屬水。
1按照24山正五行運用的就選24山正五行屬水的坐山。
2依顛倒五行運用的就選72龍納音五行屬水的坐山。
三元風水又如何呢?
我只能用打比方來講。
比如所格之龍是子山戊子龍,
1按照三合法則,24山正五行運用的就只能選24山正五行屬水的坐山。
但依三元風水之法則可選其他五行坐山,只要水法合,比如可以選配坤山艮向或午山子向等等其他五行坐山。
2依顛倒五行運用的法則就只能選72龍納音五行屬火的坐山。但依三元風水之法則可選其他納音五行坐山,只要水法合,比如可以選配乾山巽向中的納音或辛山乙向中的納音庚山甲向中的納音等等其他的納音五行坐山。
3 毫無疑問,三元風水比三合風水靈活的多,三合風水十分局限。
1、 地盤(正針,正五行)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和八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 四維(干艮巽坤)組成。作用主要用于陽宅立向(玄空法與入地眼以 此盤立向,與格龍。
地盤正針山的字顏色,通常用紅黑兩樣顏色標明,紅色字為陽,黑色 字為陰。壬,寅,午,癸,戍,申,乙,辰,甲,坤,干,子為陽庚,亥, 卯,未,丁,巳,酉,丑,艮,丙,巽,辛為陰。
2、 人盤(中針):
主要用于消砂,首先要確定人盤廿四山五行,甲丙庚壬子午卯酉為火, 乾坤艮巽為木,寅申巳亥為水,辰戌丑未為金,乙丁辛癸為土。
消煞生克訣:克我者為官鬼,生我者為印綬,我克者為財,我生者為泄氣,比肩者為幫扶。
3、天盤(縫針):
主要看來水和去水,在郭楊風水 的理論體系中,講龍分四式,水分四局。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子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 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 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 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三合命數》論三合應期:地支三合以中間帝旺之神五行為準,若為命中所喜,則可斷喜事應期,若為命中所忌則斷壞事應期,所應人物,以原局流年大運中三合位所屬天干代表的十神為依據,所應人事,以三合中間帝旺之神所主五行代表的食神為依據。
《三合命數》作者蔡聞斌老師利用三合斷應期一實例:
傷官 七殺 日主 劫財
乾造: 癸 丙 庚 辛 (午未空)
亥 辰 寅 巳
此造用傷喜財,則財為妻,蔡聞斌老師斷其1887年有對象,1890年結婚,因為正財在天為乙,在地為卯,故斷長生位(亥)為相遇時間,寅為建祿則為結婚時間,具體所應月份為乙酉月,正是因為乙蔭庇了寅的原因,利用三合位斷應期十分準確有效(所斷之前要弄清喜忌,男命為喜的為妻)。
雙山五行是楊筠松首創的,用于消砂納水的五行。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戍,乾亥,是以地盤十二支氣為根本的雙山。也就是說,天盤壬子是地盤子氣,癸丑是丑氣,艮寅是寅氣……依此類推,天盤乾亥是地盤亥氣。在地盤是一干(維)輔二地支,即壬右半宮輔亥支,左半宮輔子支。癸右半宮輔子支,左半宮輔丑支……八干四維本宮是不代表生氣的。在天盤是一干(維)輔一地支的。即壬輔子、癸輔丑、艮輔寅……乾輔亥。八干四維也是不代表生氣的。
雙山五行,本名雙山三合五行。由于它的五行屬性產生于四局(水火金木)的生旺墓三合,所以稱為三合五行。
水局的長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庫在辰。申子辰是三合水局。由于天盤的壬子與地盤子宮同宮,坤申與申宮同宮,乙辰與辰宮同宮,所以坤壬乙也是屬水。
火局的長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庫在戌。寅午戌是三合火局。由于天盤的艮寅與地盤的寅宮同宮,丙午與午宮殿同宮,辛戌與戌宮同宮,所以艮丙辛也是屬火。
金局的長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庫在丑。巳酉丑是三合金局。由于天盤的巽巳與地盤巳宮同宮,庚酉與酉宮同宮,癸丑與丑宮同宮,所以巽庚癸也是屬金。
木局的長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庫在未,亥卯未是三合木局。由于天盤的乾亥與地盤的亥宮同宮,甲卯與卯宮同宮,丁未與未宮同宮,所以乾甲丁也是屬木。
土局位于中央沒有方位,由于地母坤土與水生申是同宮,因此土局同水局,雙山三合五行只有四行,而沒有土行。
所謂消砂納水,就是察審明堂內所有的峰砂、入首龍,以及來去的水等。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卻較為復雜。
八字:己丑 壬申 辛亥 辛卯
五行:土土 水金 金水 金木
方位:中中 北西 西北 西東
生肖:牛
五行缺火,金命
五行起名補救及常用字五行分類
通過命理測算,知道了一個人的五行情況,又知道了漢字的五行特性,那么就可以對癥下藥地取名,救其五行的偏缺了。
與漢字的五行特性(形、義、數)相應,對五行偏缺的補救就有形補、義補、數補三種形式。
某些漢字可從形體結構上一眼便看出其五行特性,所以在取名中對五行偏缺的補救,最簡便、運用最多的補救形式便是形補。如認為一個人缺金,取名時就用含“金”的字,像欽、鐵、鋒、鎮均可。缺木、水、火、土時亦是如此。有些人命里不只缺一行,而是缺兩行或多行,這時就須考慮幾行同時補救。如一個人被認為缺木、缺水,取名時就宜木水兼顧,如取名“柳漢”、“澤根”,或單名一個“沐”字或“汀”字。總之,概括地說,形補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句話:缺什么補什么。
此外,有一個量的原則,那就是:缺多少補多少。同時缺金,有的人缺得多一些,有的人缺得少一些,故須分別對待,缺得多的宜多補,缺得少的宜少補。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碰到如“金鑫”、“森林”這樣的名字,這肯定是認為其命里缺金或缺木太多,故而予以大補。而有些人只是稍缺某一行,就只須稍加補救。如稍缺水,可用“潤”、“沐”、“清”等補之,切忌用“海”、“江”、“濤”等大水,否則會因補過了頭而泛濫成災,適得其反。
為使讀者一目了然,現將取名時用于形補的常用字分類如下:
金 鑒、鑾、鑫、針、釣、鐘、鋼、鈞、欽、鉤、鈕、錢、鉆、鐵、銅、銘、銀、銳、銷、鏗、鎖、鋒、錫、鎮、鏡、鏢。
木 術、本、未、樸、朱、機、杠、杖、村、材、杏、束、杉、條、杞、楊、李、杰、杭、林、枝、樞、杯、柜、棗、果、采、松、格、楓、親、柱、標、榮、柯、柄、棟、查、相、柏、棚、柳、樹、柔、欒、校、樣、桂、醒、栗、桐、檜、桃、橋、樺、格、桑、根、梁、梓、彬、梧、檢、梨、梅、植、森、棠、集、椿、楠、楚、楷、榆、榕、寨、檳、榜、模、橫、樵、橙。
水 永、求、尋、泰、泉、森、黎、滕、馮、習、沖、次、決、冰、冷、冶、況、洗、凈、涼、凌、準、寒、凝、灑、匯、漢、江、汕、池、汝、湯、滬、沈、汪、沅、沐、沛、沙、沂、注、泳、沫、法、河、泱、泊、沿、澤、泓、波、濟、洲、洋、潔、洪、洞、活、派、洛、津、流、潤、浪、濤、浦、泊、浮、涂、浴、浩、海、浜、涌、淡、深、清、添、鴻、淇、漸、淮、灣、渡、游、湛、港、湖、湘、溫、滿、漠、滇、源、滔、演、滴、瀟、漂、漫、澎、潮、潭、潘、澄、激、濡、瀚。
火 燈、燦、灼、靈、煬、炎、煒、炬、炫、熒、炳、煉、熾、炯、爍、耿、煙、燁、烽、煥、眾、悼、焰、煌、燎。
土 去、圣、圭、在、寺、至、塵、地、社、堅、均、坎、塊、幸、坦、坤、坡、垣、城、壘、培、基、堂、塔、增、墨、壅、僵。
此外,有些漢字可從其含義上歸入相應的五行。
如:劉、列、剛、創、判、別、利、刻、制、前、荊、劍、副等字都含有“利刀”旁,這可歸入金類。
如:藝、艾、節、芳、芝、芍、芒、蘆、勞、蕓、芬、花、芹、蘇、范、蘋、茉、若、茂、苗、英、苑、熒、荊、茜、薦、草、茶、茹、莎、蓮、莉、荷、萍、營、黃、菲、萌、菊、萄、蕭、落、蔣、蒲、蓉、蒙、藍、薔、慕、蔓、蔡、藏字含有“草”頭可歸入木類。
如:魚、魯、穌、鮮等字含有“魚”字,雨、去、雷、雪、霜、雯、需、霈、震、霄、霖、霏、霓、霞、霸、露等字含有“雨”,這都歸入水類。
如:光、輝、耀等字含有“光”字,曰、旦、早、旬、旭、井、旺、昆、昌、明、易、昂、春、顯、映、星、昭、晏、暈、曉、哺、晨、普、景、晴、量、晶、智、暖等字均含“曰”字,都可歸入火類。
如:山、歲、岑、島、嵐、巖、岳、峙、幽、峨、峻、峰、崛等字均含“山”字,砂、石、研、碧、磊、磁、碩等字均含“石”字,田、甲、由、申、富、略、奮、備等字均含“田”字,瑪、璣、玫、玲、珍、玳、瑣、琪、瑤等字均含“王”字,有“玉石”之意,以上均可歸入土類。
前面曾經提及,古人萬事萬物都按五行去歸類,納入五行系統之中,故而在古人五行系統之中的這些事物,便也可以用于補救。如缺木者,可用東、春、角、規等字去補救;缺火者,可用南、夏、赤、衡等字去補救;缺土者,可用中、黃繩、甘等字去補救;缺金者,可用西、秋、商、辛等字去補救;缺水者,可用北、冬、羽、黑等字去補救。因為它們都屬于相應的五行。
以上所論“形補”和“義補”都是說的“補缺”,即是某人命理中缺少五行中某一行,或者某一行或幾行偏少,于是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予以補足,以達到五行平衡的目的。然而廣義的“補”——不論是形補還是義補,還包括對某一行偏盛的情況進行補救,這種補救實際上是克制,即哪一行偏盛,就用與其相克的一行去克制。具體是:
金氣偏盛,便以火去克制,因為火克金,取名宜用(在形上或義上)屬火的字;
木氣偏盛,便用金去克制,因為金克木,取名宜用屬金的字;
水氣偏盛,便用土去克制,因為土克水,取名宜用屬土的字;
火氣偏盛,便用水去克制,因為水克火,取名宜用屬水的字。
如前所述,五行還可按筆畫數去分,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任何一個漢字都可通過筆畫確定其五行歸屬。
如:“璣”字為六劃,屬水;
“申”為五劃,屬土;
“周”為八劃,屬木;
“王”為四劃,屬金。
對于筆畫超過十劃的字則減去十劃以后再以余下的筆畫數為準,超過二十畫則減二十。如“雯”字以十二劃,減去十,余二,故屬火;“鑫”字為二十四劃,減去二十,余四,故屬金。
很多寶寶的父母都將五行和五格混為一談,弄不清它們之的區別。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五行
五行學說是深探宇宙間存在的自然規律、洞察萬物變化的一套符號和信息系統,也是中華文化的基礎理論體系,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并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日益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形成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元素,繼而構成了整個物質世界。這五種物質相互滋生、相互制約,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和”二字,只有五行平衡協調,萬物才能和諧有序,興隆昌盛。因而五行起名的原則是平衡五行。
按此理,中國古代的易學大師,把漢字的基本筆劃和部首分成了金、木、水、火、土五種類型,具體分類如下:
木型基本筆劃和部首:丨、乙、ㄗ、艸、三等。
火型基本筆劃和部首:丿、ㄨ、忄、心、火等。
土型基本筆劃和部首:一、ㄅ、阝、扌、幺等。
金型基本筆劃和部首:ノ、口、幾、刀、戈等。
水型基本筆劃和部首:亠、冫、氵、辶、月等。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如果想按照五行來給寶寶起名,不妨看看這些做為參考。當然,五行是不是平衡,缺什么,應該補什么,要算過生辰八字才能知道。
五格
五格剖象法是目前較有影響的一種取名法。在公元1918年初,由日本學者熊崎健翁根據中國《易經》的數理學說,對姓名學進行較為系統的整理后創立。
它主要是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將人的姓名按照《康熙字典》中的繁體字計算出筆畫,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加減,得出五格數理關系。其中,天格乃祖先留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地格代表自己的前運(以38歲為界限);人格是自己的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外格是命運的靈力;總格是自己的后運,主中年至晚年的命運。其中天格、地格、人格合稱“三才”。然后再對照《五格數理表》,來觀察姓名所暗示的意義,決定這個字是否選用。
在姓名學界,有個別學者認為五格起名法沒有科學依據。但大量事實及統計都表明五格剖象法具有合理性。但就像任何一個起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一樣,五格剖象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是分析名字對命運的大致影響趨勢,不可能做到非常詳細。例如名字相同的人,命運不同的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單一姓名學說局限性的最直觀證明。因而只看一個人的五格肯定是過于片面。同時參照五行,才能更為全面地對一個名字做出分析判斷。
這些知識轉載自起名通官方網站,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可以在線咨詢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