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指天,地,人三界,傳說各個界都有主管。據說分別是玉皇、閻王、和人間的君主。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構成這三種世界的基礎物質,幾種物質之間互相生克,缺一不可,包括人身也需要這幾種物質特性的物質構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身在三界之中,但是不受這種基礎規律的制約。脫離這些物質規律的生克規律,不受控制和約束
包括各界的主管。
跳出三界外,就是說這個人不在三界之內了,在天界就是神仙,在佛界就是佛爺,在人界就是人,在阿修羅界就是妖,在魔界就是魔,在冥界就是鬼了,所謂三界,就是天、人、冥,所以,跳出三界外的意思就是說,他既不在天上為上仙,也不在人間為人,死了以后到地府連排隊都排不上,因為不用去排嘛~
不在五行中,五行你知道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不在五行中就是說每次遇到危險時都能逢兇化吉,轉危為安,而且避免五行相克,可以讓自己不受世間煩心瑣事干擾,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你這個人就根本不存在了!就算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啊,如來佛祖啊,觀音菩薩啊,耶酥基督啊,真神安拉啊,這些大神法力再高也無法查出你究竟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說在這個清爽、純潔、美麗、神往的世界上根本,永遠,徹底的沒有這個人!
道教神仙修行到高層次了,據說能夠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比如悟空睡覺時曾被黑白無常前來勾魂,悟空就當場懟了兩位勾魂使者:“俺老孫已跳出三界五行,早已不歸地府管轄,怎么你們還敢來勾我?”可見道教傳說中,跳出三界五行就等于長生不老了,不歸地府管轄也不用被勾魂。那三界五行具體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三界一般就是指天、地、人這三界,細分下來的話還會更詳細,跳出三界是指在修為境界上超出了這三界的生靈,再也不歸天上的玉帝和地下的閻羅王管了,也就是說能夠長生不老、超出六道輪回之外。人界就是指我們凡人居住的世界,這里面都是蕓蕓眾生、普羅大眾,要超出我們這個世界對神仙們來說很容易;地界則是指閻羅天子統領的陰間世界,專管人們去世之后的懲罰惡人、往生投胎、六道輪回等工作。
天界就顯得要高級且復雜一些了,道教把天界劃為了36重天,下面28重天屬于三界、還在三界范圍內,最上面的三清天及大羅天就算是三界之外了。三清天就是道教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的居所宮殿,大羅天則是道教最高最廣的天界,由三清尊神統領,在這里施行教化。
五行在道教中的說法,就是指構成宇宙萬物的金木水火土這5種基本元素,實際上就是指我們所居的這個物質世界、物質空間。跳出五行則是指神仙們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能夠超出我們這個物質世界,達到另一種形式或者精神形式上的存在,是超脫于物質之外的更高生命形式,也只有達到這樣的生命形式,才能跳出五行長生不老。
是道教術語。
意思是,認為在“三界”和“五行”這個范圍里雖然也可以超脫生死,但是有約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脫離這個范圍,不受這個范圍約束,最終超凌三界,逍遙太清境,就是真正的自由自在,長生不老。
擴展資料
三界五行:
(一)、三界
(1)、欲界
是指有各種欲望和情感的眾生居住的地方。
(2)、色界
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還是需要依靠物質(色,指各種有形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
(3)、無色界
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消除,已經不靠任何物質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
此三界眾生,欲界和色界眾生多由積善之功得生此二界,無色界眾生則需要斷除淫欲和一定的靜定修持才能夠得生。色界比欲界壽命福報長久,無色界比色界壽命福報長久,但是福盡壽終,依舊落入輪回,沉淪苦海。
(二)、五行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廣泛地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水、木、火、土。
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而道家講死后有鬼,但不一定有六道輪回(道家的輪回是后來加上去的),所以只要不死,或者死了但鬼靈不散,就算跳出來了。
說不在五行中,就是講不再受五行運化主宰,尚書“水曰潤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從革。”就是說萬物在五行運化中循環,水潤木生火至頂,土得這一循環,到金由生轉死,復成另一循環之滋養,即再成水潤。成仙了就不再受五行運化制約,不再有壽元耗盡身體被滅的限制而死。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太清 (道教術語)
百度百科-三界五行
12筆劃,屬火。
一般五行完全可以看偏旁部首來看
但像“博”這樣的字從偏旁部首是沒辦法看的
所以我們要從它的字義上來看
在五行學理論中,一般認為:凡具慈善性、生發性者五行為木;
凡具文明禮儀和發熱發光者五行為火;
凡具敦實性和包容性者五行為土;
凡具智慧和流動性者五行為水;
凡具仗義性和質地堅硬者五行為金。
根據字義五行法劃分漢字五行屬性須注意如下幾點:
仁 ,博 這樣的字 五行屬木
血為火,辰為土,北為水等等
現在很多字和古時的五行屬性劃分有了很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