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的話,必須要請當地的風水先生看過以后才知道的,因為這個有很大的針對性的,總歸請專業的風水先生才是最主要的
謝太歲
謝太歲,顧名思義,就是感恩太歲神靈,感謝太歲神在這一年里對自己的護佑。當然,前提是你在去年有參加過拜太歲、化太歲。
在道教的信仰中,每年都有一位輪值太歲星君在主管著世人在全年的方方面面。依人的生肖會有值、刑、破、沖、害等沖突關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太歲。
在犯太歲時,人們通常會遭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口舌是非事情,甚至在身體、事業方面出現問題等。拜太歲后,我們并心懷善念的去踐行善行,我們在這一年里能夠平安順利度過,是離不開神靈保佑的,而謝太歲正是為了感恩值年太歲星君及本命星君在這一年里對自己的神恩護持。所以說,謝太歲既是修行,也是信仰,更是禮節。
謝太歲與我們在春節期間拜太歲是一個承接的關系,有些類似于我們在神靈前許愿和還愿的意思。但這里又不同于還愿,更多的是帶著一種感激之心去行答謝之禮。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此處所說的善人并不單單指指善良之人,而是指不違背道,行事合道的人。個人的禍福吉兇雖然是自身及累世的承負而來,但神靈常懷慈悲之心,以法度人。當我們許愿祈求神靈護佑時,神靈會依據個人福報累積等情況進行考證,最終來判定賞與罰。如果我們善良正直,堅信大道,多積善業,這正是道經里所說的“善人”,久而久之,自然能在神靈的判定和加持下達成我們的愿望。
當我們的愿望達成后,我們再來到神靈面前,感恩神靈使自己道心堅定,誓愿不退,從而得以實現目標,這個過程就是還愿。我們也要明白,許愿還愿并不一定局限于物質方面。比如,許愿今后盡自己能力幫助大眾,那所還的愿就是做個好人善待他人。
我們再回到謝太歲上,拜太歲就如許愿般祈求值年太歲星君和本命太歲星君的護佑。而謝太歲也同樣如還愿時對神靈的感激之意。這既是人神間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莊重的承諾。
如何謝太歲?
1、對于往年幫忙處理化解太歲的信眾,可以把當時郵寄的元寶疊開,連同太歲符,找一個干凈的地方焚燒掉即可。有條件的信眾最好是在當地找一座道觀去拜謝庚子年盧秘大將軍。如果所去的道觀里沒有元辰殿,也就是沒有供奉六十太歲神,可以拜謝斗姆元君,以表感謝,同時焚燒掉元寶和太歲符。時間在庚子年小年,或年尾均可。
2、以往在我們這化解太歲的信眾,可以將太歲符郵寄到我們這里即可。
拜太歲
太歲神最早是道教供奉的神靈,后來漸漸普及為民間信仰。在道教傳統中,太歲神一共六十位,即六十甲子神,又稱歲神。歲神每歲輪值,一年一換。
相傳,他們審查人間善惡,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世間人民為了求平安,漸漸就形成了在新舊年交替之際拜太歲、謝太歲、破太歲的習俗。
總而言之,就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令新的一年幸福美滿,諸事吉祥。
“拜太歲”后要記得年尾“還太歲”,以酬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還太歲”最適當的時間為每年的冬至前,即農歷12月22日至23日左右,方法跟一般還神步驟一樣,同樣準備生果及香燭即可。去年我本命年的時候拜太歲的時候用的是旺旺大禮包,換太歲的時候用的還是旺旺大禮包,首尾相應,感覺會比較好。
完全可以請本命太歲護身符化解。太歲符分陰陽,男士請陰符、女士請陽符。
犯太歲,通過拜太歲及佩戴太歲符,是會有明顯效果的。
因為本命年時,自己的本命太歲星君與當年的值年太歲星君相臨(主傷害、易破財、防盜賊、感情挫)、相沖(主兇險、運勢乖、易損財、意外傷)、相刑(主刑災、犯口舌、礙工作、慎出行)和相害(主疾病、財務慎、犯小人、事業頓),所以需要拜太歲,與神靈溝通,獲得神靈的感應和保佑。拜太歲的時候最好準備妥當,可以選用像旺旺這樣具有好意兆的食品,還可以選用蘋果這樣具有平安意義的水果做貢品,其他的就是寫年歲、太歲名的紅紙和焚香了。